此刻,這個在玄陽洞裡坐着的,纔是程心瞻的肉身,居胎光元神。
一直以來,在無憂洞裡讀書煉法的,是程心瞻的竹身,居爽靈元神。
化身對於他來講,是軀殼,是兵器,是法寶,是元神出遊時穿的衣服,很方便,但也永遠也替代不了真正的肉身。
他現在有兩具化身,一個是七節七孔竹杖化身,也是他最寶貴、使用最多的化身,常年有一道元神居住在其中,此身喜木。
另一個是九孔無塵蓮化身,煉成不久,此身喜水。
他正在煉第三具化身,一個喜火的化身。
這時,再細看火爐之中,就會發現並非空無一物。
金色的太陽丙火在爐中靜靜的燃燒着,在爐火之上,則是懸浮着一朵血紅的蓮花。
這就是程心瞻要煉的第三具化身。
這朵「浮生焚業火蓮」一直以來都被山魈用作鎮壓屍氣的厭勝之物,自打被他取回山裡後,就一直在用太陽丙火炙烤着,去除屍氣腐味,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過去,總算是徹底弄乾淨了。
還是那句「淮南爲橘,淮北爲枳,水土異也」。
此刻,歷經陽火洗滌,火蓮如同浴火重生一般,散發着明豔的光輝。蓮花花瓣時攏時舒,彷彿有清風吹拂,又彷彿是心脈跳動,更有股甘甜的醉人芳香飄蕩。
竹身把葫蘆、淨瓶以及兩顆金丹放下,轉身就走了,回了無憂洞,他還有別的事要忙。
肉身睜開眼,把兩寶兩丹接了過來。
程心瞻這麼安排自然是有道理的。
竹身喜幽好靜,這正與爽靈元神契合,是故放在無憂洞中觀書煉法。
肉身受劫雷影響,竅穴擁堵,需要早日通暢,是故要置於陽地,使得雷火交匯,煥發活力生機。
那麼接下來的煉化身、煉寶、煉丹,自然也都是由本尊親自動手。
他先是把兩寶兩丹都交給了兩個童兒,讓其先煉去器物上的魔氣污穢,就在吞毒鼎裡處置。這兩個童兒跟隨他日久,又分別擅長風與火,處理這些小事自然是沒問題。
隨後,他自身開始煉製火蓮化身。
有之前煉製水蓮化身的經驗,這對他來講不算難,但同樣不可掉以輕心。
煉製化身與煉丹煉器一樣,是調弄陰陽斡旋造化,同樣也是悟道參玄,煉法修行。不過煉製化身還有一點特別,因爲是煉製人身,更能觸類內丹,旁通命藏。
他手掐法訣,將體內的火屬法力渡入蓮花之中,蓮花得了滋補,於是蓮花底座之下便緩緩有雪白的根鬚生出。
這些新生的根鬚凌空飄搖,像是銀絲玉帶妝成的柳條,比之前在山魈手中鎮壓邪屍而生出的肉須顯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夜間。
雪白的銀華照入洞窟,傾灑在根鬚上,更顯得根鬚冰清玉潔。
在程心瞻操控之下,這些根鬚生長盤結,竟緩緩勾勒成人體骨骼經絡的模樣,甚是神異。
隨即,他又從洞石之中取出一個玉瓶,手指輕動,瓶塞便自行打開,飛出一道雪白的玉沙進入爐內。
這是「玄冥冰夷玉髓」,他遊歷北疆時從雪山裡挖出來的,用來塑骨造經是極爲合適的。
同時操弄爐火,改太陽丙火爲六丁神火,以巽風徐徐吹之,抽添有度,火勢如呼吸般綿長。「玄冥冰夷玉髓」飛沙附着在根鬚之上,在爐火灼燒下緩緩滲入根鬚中,同時,飛沙也使火色變化,青白如冰魄。
等到了月掛中天,子醜之時,他又祭出了星月留盂,這件法器還是他一境時從東天道攤上淘來的,初始品級比較低,只不過程心瞻一直拿他承接月華,又時時以法力溫養、填補靈禁,所以品級也在緩緩上浮,到現在也能一直用着。
星月留盂被他高祭在洞外空中,於是盂裡便緩緩有月華星露積存,再被他取來融進根鬚中,
這便是:
「偃月作爐鼎,白虎爲熬樞。」
於是這般,白日催根,夜裡塑骨,轉眼就是三十六天過去。
此時再看蓮花根鬚,已然是百骸齊備,經絡如網,自行散發着盈盈玉光。
等到了第三十七天,爐火回陽,由文轉武,大煉而燒之,於是蓮花紛紛脫落,被程心瞻拿出放置在一邊,再持續以陽火灼燒蓮蓬。
這般燒煉了九日,血色蓮蓬才緩緩溶解,像血一樣滴落到根鬚玉骨上。
這時,他又拿出一個玉盒,裡面裝着赤紅的流膏,此物喚作「赤明離玉膏」,是之前他拜訪四明山時,存思道長贈與他的禮物,是四明山丹山赤水裡長出來的特產,是滋補血肉的良藥。
爐火此時轉爲文陽,赤色玉膏被他投入爐中,在爐火炙烤下慢慢與蓮蓬所化的血露融爲一體,附着在根鬚玉骨上。
到了正午時分,他又祭出了一方寶鑑。
此寶鑑是他被加萬法經師時宗裡一同賜下的儀仗法寶,當時除了法袍與如意,還有笏板、醒鈴,以及這方寶鑑。
這是一面不常見的方鑑,而且尺寸頗大,像是一塊豎匾,長有九尺九寸,寬有三尺六寸。紫銅鏡面,六合金英鑄就鏡邊,鏡背上嵌着玄武盤鈕,稱作,
「曜靈通明乾元寶鑑」。
現在,他將此鑑外祭,把大日之光聚攏的彷彿一道火柱,直直射在蓮蓬化成的血肉上,在這個過程中,血肉緩緩涌動,漸漸有了人形。
這便是:
「赤鏡懸丹室,火龍熔血精。」
這般又過了二十七日,程心瞻掀開爐蓋,火蓮化身已然成形。
不過這具化身現在只是徒有其表,而無內在神竅。
程心瞻將化身置於對面抵膝盤坐,又把方纔脫落的蓮花召來。
蓮花有十六瓣,他便以蓮花爲紙,割血作墨,指弄陰陽,繪製符籙,添作竅穴。
如此又過了整整一個月,隨着一道道符籙打入到化身之中,三宮、五臟、七竅,一一齊備,化身也愈發形臻靈滿。
等到炎炎夏日,明治山上知了一聲高過一聲時,隨着程心瞻最後一道咒語聲落,
“左目觀天,青冥洞開,日曜通明,破妄見真!右目察地,黃泉顯形,月華徹照,幽冥現蹤!」
這具火蓮化身陡然睜開眼!
成了!
————
夏日炎炎,儘管天鞘山的地形特殊,又有烏雲遮掩,裡面依舊是暗無天日,可是天象就是天象,哪裡是人爲陣法能夠徹底隔絕的,所以陰沉的天鞘山內依然有一股燥意作祟。
不過這股燥意興許也不光是因爲夏日時節,畢竟這三個月以來,天鞘山可謂是沒有一天消停過。
三個月前,木廟長老率先發難,說是廟主李下槐接到土廟廟主田秀娥的求援消息,火急火燎就出了山門,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過,要找土廟要個說法。
而土廟自家廟主外出渡劫十餘年沒有消息,這忽然來個求援消息沒到自家廟裡,反而是求救木廟,還導致木廟廟主一去不復返,土廟怎麼可能會認,認爲木廟在胡說八道。
不過這個時候,火廟的長老也驚詫的表示,說同在那天,自家廟主也出了門,同樣沒回來!
木火兩廟這麼一說,水廟的也慌了,自家廟主也聯繫不上了!
於是水、火、木三廟馬上站在了一起,要土廟給個說法出來。
土廟能給什麼說法,直接揚言說是不是有人見自家廟主渡劫多年沒回來,起了什麼壞心腸,在這找藉口呢!
三廟自然大怒,他們是真聯繫不上自己廟主了,本就心慌,見土廟還在推脫嘲諷,差點當場打起來。
這天鞘山陰溼之地,但形勢卻如同一堆乾柴,一點就着。
不過就在幾天後,一身是傷的火廟廟主歸山,二話不說直接殺上土廟,憑着旱魃之威,當場斬殺土廟的大長老!
同樣惴惴不安好些天的金廟廟主鐵破鋒大驚,連忙上前詢問發生了何事,竟要同室操戈,這在天鞘山歷史上雖然也不是沒發生過,但也確實少見。
火廟廟主大怒,說是田秀娥聯合外人給自己下套,要襲殺自己,自己是拼光了身上的法寶,這才殺出一條血路逃得性命!
金廟鐵破鋒連問爲何,火廟廟主恨恨道,說的是田秀娥不知從哪找來的幫手,要裡應外合謀取天鞘山山主之位,成爲古往今來天鞘山的第一個女山主。
而在這之前,自然是要把自己這些廟主都收復了纔是,田秀娥說了,要是自己甘願獻出元神被種下屍奴印,便可留得一條性命。
可自己怎會答應?!
說到此處,火廟廟主連忙勸告鐵破鋒,萬不可出山門!
鐵破鋒自然是忙不迭點頭,而水廟木廟聞言則是大驚,連問可曾見過自家廟主?
火廟廟主當即便悲痛表示,雖然未曾親眼見到過,但是田秀娥在動手時分明用上了薛靈瓏與李下槐的隨身法寶!
此言一出,自然是石破天驚,水、火、木三廟精銳盡出,將土廟團團圍住。
這時,別說鐵破鋒,就是土廟自己都信了,因爲自家廟主也確實多次私下說過,立志要當山主的事。他們只是在心裡抱怨,自家廟主要做大事,爲何不提前與自己這些下屬說明呢?
火廟廟主怒火中燒,誰也攔不住,立馬調遣屬下,齊攻土廟,而水廟木廟自然也是以報仇之名攻入土廟。
眼看着三廟的人已經闖進了土廟寶庫和屍窖,金廟也坐不住了,鐵破鋒一聲令下,四廟齊攻土廟,又有兩個廟主操控着鎮廟邪屍領頭,當天就摧枯拉朽一般就佔據了土廟。
而土廟那些人,願意降的就降,不願意降的就拿來煉屍,肉身打散了就拿來煉器,總之是沒有半點浪費。
隨後就是坐地分贓了。
火廟廟主大方提出,天鞘山數千年傳承,之前也不是沒有內鬥,但五廟五脈是一直傳承下來的。而五行中土生金,兩者親和,便由金廟負責重建土廟傳承,寶庫裡關於土廟的傳承之物,應當由金廟收取。
鐵破鋒趕忙收了寶物,把胸脯拍得震天響,言說定然不叫土廟斷了傳承。
其餘的寶物,火廟廟主也提出讓水廟和木廟多拿些,畢竟兩位廟主極有可能已經遇害,兩廟羣龍無首,還是得多拿些資源,兩廟的長老們拿了資源後要抓緊煉屍修行,儘快推出新任廟主出來。
金廟廟主聽了略有不快,但當場人多,自家又已經拿了最爲核心的傳承寶貝,不好貪多,也勉強答應了。
而水廟木廟聽了自然是感激涕零。
分贓結束,出力又吃虧的火廟廟主立即提出,五廟得抓緊聯合更改護山大陣,莫讓田秀娥帶人打進來了!
於是改換陣法又忙碌了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裡,天鞘山封山,田秀娥未曾殺進來,外人也不知道天鞘山裡竟然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改完陣法不久後,表面上山裡終於安穩了一些。
不過暗地裡,又是激流洶涌,水廟木廟裡那幾個有望晉升廟主的長老都私下來找上了程心瞻,開場甚至都一樣,自然是言謝攻破土廟分贓時火廟的照顧。
而程心瞻的回覆全都一樣,一個字都懶得改,說的就是當初火廟無屍,攻破龍伯寨還是兩廟幫的忙,自己怎麼會忘呢?
開頭寒暄兩句後,每一個人找上門來的目的也都一樣,就是想在爭奪廟主之事請程心瞻說說話。
程心瞻自然是婉拒了,說這是兩廟內部的事,自己那天一時衝動滅了土廟,已經有了悔意,現在要是再插手兩廟廟主之選,傳出去不知道他單行嵬意圖何在呢!
於是,這些上門的長老又是無奈又是欣喜,不過不插手也好,且看看新立的土廟,廟主就是金廟鐵破鋒的徒弟,演都不演了。
不過如此一來,水木兩廟內部的明爭暗鬥就愈發兇猛了,甚至還鬧出了人命,多次火併還是程心瞻出手鎮壓的。
天鞘山就是在這樣的躁動中來到了處暑時節。
正是悶燥的時候,天鞘山裡又悄然蔓延起一個說法:
火廟廟主單行嵬,法力高絕,處事妥帖,能服人,應當舉爲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