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流光溢彩飛過慶州,抵達豫章。
眼見山門在望,程心瞻停了下來,回首道,
“衆位道友,就送到這裡了吧,再往前我就得請你們進山喝茶了,你們這麼些人,我洞府裡可坐不下去。”
衆人聞言大笑,紛紛作揖告辭,口稱,“惟願程師早日締結金丹,得無量壽。”
程心瞻一直擡手相送,等人所有人都掉頭離開後才返回山門。
山門這邊已經嚴陣以待,畢竟數千人烏泱泱的過來,還是很容易造成誤會的。霍靜言也被驚動,看到是程心瞻回來了,這才笑罵,
“回來就回來,搞這般大陣仗!”
程心瞻連拱手求饒。
“是要準備結丹了?”
霍靜言認真問。
程心瞻點點頭。
“嗯,回宗吧!”
————
回宗後,程心瞻還是先去藏竹碑處,但依舊不見師尊影蹤,又回無憂洞報了個平安,然後就去了平頂山元陰殿,董副教主在這裡。
現在純陽殿副掌教還是空缺,董教主身兼二職,是明治山的分管教主,同時也是蓮花福地的分管教主。至於通玄祖師,雖然依舊是自己的祖師,但現在主責是執掌玉京峰,三年前去句曲山答謝,掌教讓董教主去而不是讓通玄祖師去,就是這個原因。
董教主領着自己出宗,現在自己回來了,自然是要來問安的。
董守仁見了程心瞻很是滿意,並拉着他坐下說了一些宗門和浩然盟的近況,又點撥了幾句結丹事項,聊一會後就放他走了。
他出了元陰殿,拐個彎就進了三清宮。
紀和合見到程心瞻回來,笑得很是開心,
“倒是比我想的還要早些。”
程心瞻則回,
“有上次犁庭的定穴經驗,其實這次給靈罡入體定穴開竅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早在半年之前就完成了,主要是想着多在承初真人和能嶽道長身邊再學一學東西,解讀經典,所以又拖了半年。
“直到這立春時節,冰雪消融,春風解凍,萬物復甦,弟子想着這正適宜締結水土生機之金丹,所以就回來了。”
紀和合點點頭,“好,好,那就去做吧,嗯,這樣,去五府山結丹吧,那裡靈機旺盛,也有仙人看護。”
程心瞻應下了,時間定在五天後。
等回到無憂洞,程心瞻反而沒有再去反覆推演結丹,而是放空心身,追貓逗狗,侍弄藥田,操琴和曲。
等到五天之後,他來到五府山。
仔細想想,也有好些年沒來了,再進來,發現這裡已經是樣貌大變了,處處都是古木森森,流水潺潺,一點也不像是十幾年前才造就的新山,反而像是萬年前就存在於此了。
外面是料峭春風初解凍,但這裡卻已經是子規聲中碧成帷。
他在綠蔭小徑裡按着記憶中的方向往山上走去,等到熟悉的山坡處,便看見了那一座還是通玄祖師搭的廬蓬,一點沒變。曲祖就坐在那裡,還有幾隻碧綠的雀鳥落在曲祖的肩上和膝上,嘰嘰喳喳的叫着。
在廬蓬對面,是人蔘果樹的幼苗,程心瞻驚喜的發現,這已經不再適合說是幼苗了,碧油油的足有三尺高,這已經是小樹了!
小樹泛着五彩的華光,當程心瞻走近後,感覺自己五府內景神都精神起來。
他走到廬蓬近前,行了一禮,
“見過曲祖。”
幾隻梳理羽毛的碧雀被他驚擾,振翅而飛。
曲仙也睜開了眼,笑着讓他坐下來,口中道,
“我聽和合說你去句曲山學存神道,都有三年了,感覺如何?”
程心瞻恭謹回道,“存神道高邈,僅僅略有所得。”
要是承初真人和能嶽真人在此,定要說程心瞻謙虛,如果他這樣的進益,都只能說略有所得,那句曲山裡就沒有幾個說自己能看懂黃庭經了。
“哦?”
曲仙卻是一笑,“老道雖不精於存神道,但卻知道存神道真髓在於「人和自然,內外混一」,既然你有所得,那爲何還會一張嘴就驚走鳥雀呢?”
程心瞻聞言一愣。
隨即他醒悟過來,連起身行禮,“多謝老祖點撥,弟子必謹記存神要義與謙慎之道。”
所謂響鼓不用重錘敲,曲祖只是說了一句就不再提了,
“坐坐坐,老道也就是瞎說說。我聽和合說過你的金丹之論,天水滋潤,地土生髮,注重長生根本,我覺得很好。接下來你就安心在這裡閉關結丹,不會有人來打擾你的,至於貧道,你就當不存在就好。”
程心瞻稱是,而且他還發現,曲祖說當他不存在就好,這話不是說着玩玩的,要是自己不刻意去看老祖,就真的感覺不到近在咫尺的這個人了,仙人彷彿化生成了光和虛無,天地靈氣的流通都透過了他。
自己還差得遠呢。
程心瞻警醒自己,隨即調整呼吸,拿出了掌教贈與的「雨澤沛霖罡」,擡頭就滴進了右眼中。
陽煞入體,從左眼陽殿到黃庭走的是「足陽明胃經」,成功犁庭,所以參考這個經驗,程心瞻選定了陰罡進黃庭的路線,同爲十二正經之一的「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屬腎絡心,五行在水,兩儀在陰,上至「俞府」穴,過腎府大竅,路過「黃庭」,也是通到足下。
只是有一點,「足少陰腎經」過水府和黃庭,很是符合「雨澤沛霖罡」的陰陽五行屬性,但是「足少陰腎經」與「足陽明胃經」不同,其最高起始穴位爲「俞府」,還在十二重樓之下,離右眼陰殿距離尚遠。
於是程心瞻又藉助奇經八脈中的陰屬的「任脈」和「陰蹺脈」,搭建起陰殿與「俞府」的橋樑。
「雨澤沛霖罡」在進入陰殿中後化作了一團溼漉的雨霧,同樣經歷了當初「黃極正戊煞」的遭遇,被熱鉛、桃煞、雲罡、飛劍反覆打熬凝形,最後化作了一隻青虎真形。
青虎最後被逼出陰殿,來到「陰蹺脈」上的「睛明」穴中,隨後沿「陰蹺脈」一路往下,等到了十二重樓附近就轉入「任脈」的「承漿」穴,再沿「承漿」-「廉泉」一線下行。
一回生,二回熟,程心瞻此時不等青虎入腎竅,直接敕令太陰皇君出水府,沿「足少陰腎經」飛昇上行,來接青虎。
太陰皇君與靈罡青虎在「任脈」的「天突」穴相遇。
程心瞻在句曲山解讀存神道經典,觀想各類神形,對內景神的理解又上了數個臺階,體內這些內景神的靈韻神威也是不同往日。月神手持寶劍,劍光如皎皎明月,直衝青虎而來。靈罡非凡物,乃先天靈機陰母與後天雨霖天象結合而成,自有天威在,此刻見月神攔路,咆哮一聲便撲殺過來。
只是可惜,兩者狹路相逢之處,正是在程心瞻的內景天地中,無論正經奇脈周天百竅統統站在月神這邊。月神此刻一劍斬出,便是內景世界裡的天地之威,這青虎又如何能擋?
月神將青虎斬碎,復又凝結,足足七次,纔將青虎降伏。
皇君飛身落坐在青虎背上,右腿屈膝盤放在青虎背上,左腿自然伸展落下,橫劍於右膝之上,右手按劍柄,左手懸在胸前結太陰真水訣,既有自在隨性相,但又有降魔伏妖之莊嚴寶相。
月神騎虎奔黃庭,在「任脈」中下行,等到了「璇璣」穴,把持劍在青虎身上一拍,青虎一聲咆哮,便左轉撞入「足少陰腎經」的「俞府」穴。
由於太陰皇君乃腎府之主,進入「足少陰腎經」後神威更甚,青虎走穴的速度也更快,沿着「俞府」-「彧中」一線一路下行,連過十一穴,到達「商曲」。
值得一提的是,在開闢這十一個竅穴的過程中,程心瞻又新悟兩道神通,一個是「靈墟」穴神通,另一個是「陰都」穴神通。
等到了「商曲」穴後,月神再拍青虎,拐入了腎府之中,腎府之中月華如水,腎精如瓊。青虎低頭舔舐瓊華,外界自然之雨水與內景人身之腎水在此交融,隨後,月神再領青虎出府,此刻,黃庭宮已在眼前。
月神催促,青虎咆哮一聲,闖入了黃庭。
不過久居黃庭的黃龍真煞已然將自己當作了黃庭的主人,此刻見一隻青虎洶洶闖入,頓時便被激怒,一個擺尾便衝了上去。
青虎低頭於月神,卻不怕這黃龍,見黃龍張牙舞爪過來,青虎也飛撲過去,扭打在一起。
見陽龍陰虎終於相會,程心瞻稍微鬆了一口氣,接下來便是陰陽交融。
不過他等了許久,卻只見這黃龍青虎兩不相讓,爭鋒相對,你抓我撓,根本不願共處,更別提交融了。
該上上手段了。
程心瞻練過許多爐丹,對於金石藥物不相容的問題,他自然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學問都在火上。
程心瞻心念一動,五府之中便各自飛出一道靈光,就像當初開闢絳宮時一樣,五色靈光匯聚到黃庭之中,進來之後便化生成了五色靈火。
黃龍青虎還在火海之上搏殺着,似乎是天生的死敵。
而程心瞻則是專心操弄着火焰,黃庭中的火海時而旺盛,時而低伏,時而赤紅,時而深黑。
在火焰的灼燒之下,黃龍青虎也在緩緩發生變化,先是黃者愈黃,青者愈青,這是罡煞中的雜質被火焰飛華,脫離了罡煞本身。隨後,黃龍青虎的動靜慢慢小下來,同時伴隨有雨幕和土塵的異象。
又不知過了多久,黃龍青虎才漸漸散去神形,化作一黃一青兩縷罡煞靈炁。
不過兩縷靈炁還是一觸即分。
不過程心瞻不急,源源不斷的將五行法力化爲爐火來熔鍊陰陽。但這樣對法力的損耗是巨大的,即便他以觀想法和吐納法同時食氣,但法力的生成還是敵不過消耗。
過了許久,程心瞻五府中法力終於所剩無幾,但兩縷罡煞靈炁還是沒有融合的跡象。
坐在程心瞻身側不遠處的曲仙看出了程心瞻當前的困境,準備出手爲這個極爲優秀的後輩攝拿五行——這是理所應當之意,不然爲何還要這孩子來五府山結丹呢?
因爲這裡被人蔘果樹吞吐過的五行靈氣稠密的像是深秋清晨的濃霧,也是因爲只有自己出手,才能夠保證足量的五行靈氣在不驚擾這孩子心神的前提下滲入他的身體中,化作精純的五行法力。
但也就在曲仙準備出手的時候,他注意到程心瞻忽然張開了嘴,並且十二重樓處有吞嚥的動作,左脖頸微微鼓脹。
“嗚籲———”
一聲像長笛一樣空靈而低沉的聲音從程心瞻口中發出,久久不散,伴隨着的,還有一股龐大的吸力。
五莊山上,濃稠的五行靈氣像是已經快要滿溢的湖,但此時的湖堤上出現了一個缺口,所有的水都向這個缺口涌來。靈氣洪流往程心瞻口中涌去,等到了口腔中,靈霧已經凝成了靈液,涌入他的「氣舍」穴中。
與此同時,在他的五府之中,五位內景神掐訣唸咒,將「氣舍」穴中的靈氣引出,運行周天,化爲法力,再送進黃庭中,化爲熔鍊陰陽的火焰。
這正是他在開闢「足陽明胃經」時領悟的「氣舍」神通,「鯨吸」,此刻便用上了。
在他身邊,曲祖才擡起來的手又默默放了下去,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五府山中,聽得鯨吟五次,程心瞻黃庭中的青黃二氣終於開始緩緩交融。
也就在罡煞交融、陰陽合一之際,以程心瞻所在的這座廬蓬爲中心,天上忽然開始下雨,地上有草木之處草木瘋長,無草木之處草木生髮。
這股勃勃生氣往外蔓延,一直蔓延到了五府山之外。
之前程心瞻衝宮,異象橫天,上一次犁庭,紀和合有所準備,將黃雲鎖在了大陣之中,但地動還是遠遠傳出去,以至於讓句曲山都知道了。
這一次,程心瞻結丹,三清山是嚴陣以待,打定主意不讓外人知曉結丹異象,現在魔道猖狂,又有鬼魅一樣的血神教在,萬不可出這個風頭。
所以在磅礴生機從程心瞻身上迸發出來後的第一時間,曲仙就拋出了手中的陰陽環,法寶迸發玄光,要鎖住這股生機,只是生機瀰漫太快,衝出五府山之外時,曲仙也只截停了六成。
與此同時,紀和合、時通玄、董守仁早有防備,三位齊出手,雲禁大陣全力運轉,平頂山大放光明,終於在生機衝出三清山前將其全部鎖住。
不過還沒等他們鬆一口氣,又有一股更爲龐大的氣機從五府山傳出,那裡華光沖天,所有三清山弟子都看見了,在宗門那處禁地的上空,出現了龍騰虎躍之景,龍是黃龍,虎是青虎。
而在三清山之外,整個豫章地界,都開始下起了雨。
三清宮中,紀和合目光落在三清山外,看着淅淅瀝瀝的春雨,暗自慶幸,心想:這孩子倒是挑了好時候,立春閉關,穀雨結丹,這本來就是下雨的時候,應該無人能看出來什麼。
而在五府山廬蓬裡,程心瞻內視自觀,只見在黃庭宮中,什麼黃龍青虎,什麼五色火海,此刻統統消失,僅有一顆渾圓無缺的金丹在大放毫光,將整個內景世界都照得明亮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