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徐晃

陳默進到衙署的時候,衙署的火尚未完全撲滅,昨夜的廝殺基本都是圍繞着衙署、糧倉等幾個重要地方展開的,地面上的血跡尚未乾涸,衙署中許多家僕、婢女倒在血泊中尚未來得及清理。

城中的房舍有不少倒塌,雖然已經儘量控制,但若說百姓絲毫未曾受損,那是不可能的。

“主公!”王叔帶着人前來與陳默匯合,城中偶爾還會傳來兵器碰撞以及廝殺聲,不過有過戰鬥經驗的人都明白,這場仗已經結束了。

“王叔辛苦了。”陳默點點頭微笑道,王叔和鄭屠在這場仗中的表現讓陳默很滿意。

“末將分內之事!”王彪客氣道。

“王叔不必過謙,此時四門已經封禁,王叔帶一千兵馬留守此地,那些李樂麾下將領都留給王叔帶領,李樂兵馬交由我去破敵,至少在楊奉反應過來之前,我等要拿下京陵!”陳默笑道:“王叔留守此處,安撫民心便可。”

“主公放心,末將只要還有命在,必不叫賊軍踏入祁縣半步。”王彪拱手道。

“盡力便好,我會盡快奪得二城。”陳默笑道,楊奉此時也該得了消息,陳默要在楊奉出兵之前將平陶與京陵盡數拿在手中有些困難,不過如今他已得胡才大半兵馬,又有李樂降軍,接下來雖然不能如同破胡才、李樂一般將楊奉也拿下,不過也有了正面對戰的兵力,只是未必就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這場戰爭。

在確定祁縣已然無憂之後,陳默沒有久留,上午便帶着典韋和高順率軍出城,匯合了在城外遊弋巡邏的鮑庚。

“主公,有些不妙,昨夜截獲不少來自陽邑的探馬。”鮑庚飛馬來到陳默身前,插手一禮道。

陳默點點頭,看來楊奉那邊已經得到了消息開始動兵,思索片刻後,陳默扭頭道:“高順,胡才!”

“末將在!”高順和胡才策馬來到陳默身邊,插手一禮道。

“你二人率領三千部隊,儘快拿下京陵,帶幾名李樂麾下降將,若能說服京陵開城投降最好不過,若不能,儘快破城。”陳默沉聲道。

ωωω• TTKΛN• c o

京陵在汾河以東,若京陵不能拿下,那祁縣跟中都之間便不能連接,祁縣將成爲一片飛地,楊奉既已出兵,拿下兩城不現實,既然如此,便儘量將京陵拿下,然後再與楊奉交戰。

“喏!”高順與胡才領命,分了三千人馬離開,直奔京陵而去。

“鮑庚!”陳默看向鮑庚。

“末將在!”

“所有騎兵五人一隊,探查楊奉動向。”

“喏!”

陳默又下了幾條軍令,傳向各方,自己則帶着典韋和崔耿率軍來到汾河之畔,依水結營,與祁縣互成掎角之勢。

安營下寨之後,陳默進入大帳的時候已覺有些疲憊,這連日來奔波,哪怕他體質異於常人,無論前日多麼疲憊,次日總能精力充沛的出現,但有時候疲憊並非只是體力上,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疲憊,說服那些豪紳幫忙,藉着大婚將至,敵人戒心最低的時候趁機奪取中都,逼降胡才,而後又用胡才之手拿下李樂。

雖然從結果來看,陳默做的很穩,成果也頗豐,不過數日便盡得四縣,收攏萬餘降兵,但這過程卻是不可複製的,這中間哪怕有一環失誤,都有可能讓這次攻伐太原郡無功而返。

陳默是憑藉估算以及氣運的變化走到這一步,但依託氣運變化也不是萬能的,戰場之上瞬息萬變,當在得知楊奉出兵的消息之後,氣運的波動就沒有停止過,真正的戰場上,戰機一閃而逝,也是那氣運波動的瞬間,很多時候就算陳默察覺到機會,也沒辦法實施,機會就過去了。

大方向上,可以依託氣運變化來趨吉避凶,但真正到了兩軍對壘的時候,靠的還是統帥的指揮能力。

一路打到這裡,降胡才、斬李樂,都是劍走偏鋒,此時楊奉有了準備的情況下,就看雙方的指揮能力了。

兵力上陳默是落於下風的,除了屯在永安的兩千兵馬外,陳默這邊都是降軍,而那兩千兵馬,如今已經被陳默留在中都、界休以及祁縣駐守,如今陳默身邊的,基本都是降兵,而且還是兩支降兵組成的,聲勢浩大,但內部軍心、士氣都不算高,楊奉的兵馬也算不得精銳,但至少沒有君心不齊的問題。

現在楊奉率軍打來,陳默便是再自信也不敢說穩贏,如果他身邊都是河東將士,那就算兵力不及對方多,陳默也有必勝的信心,但如今手下一羣雜牌兵,陳默能夠明顯感覺到指揮時那種滯澀之感。

……

“將軍!”梗陽聚,徐晃帶着兩名將士來到楊奉面前,躬身一禮道:“我軍派出的斥候多備河東軍斥候截殺,目前能夠探得陳默主力當在祁縣一帶。”

楊奉點點頭,看着徐晃皺眉道:“如今不知敵情,會否那陳默又在算計?”

面對陳默,楊奉有些擔憂,畢竟上一次還沒對陣,就被陳默用計給逼出了河東,陳默打仗如何厲害,楊奉不知道,但陰人的手段實在叫人防不勝防。

“將軍此時若不能退河東軍,待河東軍在此穩住了陣腳之後,恐更難與之爲敵!”徐晃躬身一禮道:“爲今之計,可先派人勸說平陶守將歸降將軍,則可從兩側發兵,合擊河東軍!”

楊奉依舊有些遲疑,聞言皺眉道:“便是平陶投降,又有多少兵馬能來?”

“無需太多兵馬!”徐晃搖頭道:“平陶只是牽制河東軍兵力,令河東軍不能與我軍全力廝殺,末將願領一支兵馬爲先鋒,先去搦戰,將軍需儘快說服平陶投降,隔河牽制河東兵馬,如此一來,只是末將與平陶兵馬便可牽制陳默主力,將軍自領大軍強攻祁縣!”

“祁縣?”楊奉皺眉道。

“將軍且看!”徐晃來到地圖前,指着祁縣位置道:“雖不知陳默如何佈置,但陳默若結營,必依汾河,無論在何處,進可與我軍廝殺,退可退守祁縣,但若祁縣失守,則不管平陶能出多少兵馬,陳默都是受三面合圍之勢,便只能退守京陵。”

等於是比陳默多了一路兵馬,而這平陶一路別看不起眼,但卻頗爲關鍵,不是楊奉隨便分出一支兵馬便能跟陳默隔河對峙,後方有平陶縣城,這支兵馬就不必擔心後勤以及後方來敵的問題,不知虛實的情況下,這裡人數不多,卻是有可能源源不斷出兵的,這才能牽制陳默。

若是楊奉沒有佔據平陶,分兵去牽制陳默的話,很有可能被陳默直接給吞了。

“也好,去傳衆將前來議事!”楊奉思慮一番,也覺得徐晃說的有理,當下便命人將麾下將領傳來。

“命徐晃爲先鋒,楊平爲監軍,領軍五千,沿河而下,若遇陳默主力,只需牽制即可,其餘人隨我率軍前去攻伐祁縣!”楊鋒看向衆將,開始下令道。

徐晃聞言眉頭微皺,這楊平乃是楊奉親族,平日裡仗着楊奉族弟的身份耀武揚威,被徐晃收拾過幾次,如今楊奉將楊平派給自己,顯然是不放心自己,這種不放心,其實從當初楊縣已經開始了。

“末將領命!”有心拒絕,又怕楊奉疑心更重,心中猶豫了一下之後,徐晃還是躬身領命道。

當下,徐晃點齊了人馬,順汾河而下,楊平來到徐晃身邊,微笑着對徐晃抱拳道:“公明,你我雖然有些嫌隙,但如今大戰將起,這私人恩怨放到一邊,此番在下前來,就是輔佐公明,儘管差遣便是。”

楊平平日雖然跋扈,卻也並非傻子,徐晃是自家族兄麾下大將,如今對付陳默,還需要徐晃來打,之前楊奉也暗中囑咐過,只要徐晃沒有二心,不得給徐晃添亂,因此這次姿態放得極低。

“將軍言重了,在下自當盡力!”徐晃點了點頭,但願如此吧。

徐晃這邊動兵,自然瞞不過陳默的斥候,陳默這邊已經得了消息。

陳默將軍中衆將招來,微笑道:“徐晃此人,諸位可有了解?”

如今陳默身邊,除了典韋、鮑庚和崔耿之外,多是李樂和胡才的降將,不過都被陳默提拔過,歸屬感還是不錯的,他們久爲白波將領,跟楊奉曾經也算一家,雖然胡才已經說過徐晃的厲害,但陳默還是想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帳中衆將聞言,不少人微微色變,其中一將躬身道:“主公,徐晃此人頗爲驍勇,當初在楊縣混戰時,一把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亂軍之中不知斬了多少人,雖然那日一戰都未討得便宜,但楊奉正是在徐晃此人的輔佐下,受損最少,若非主公當日及時殺到,恐怕最終楊縣得勝的還是楊奉。”

“有些意思!”典韋咧嘴笑道:“若有機會,倒想會會此人!主公,不如明日我便去其軍前搦戰?”

“兩軍交鋒,你幾時聽過靠鬥將來決勝負的?”陳默瞪了典韋一眼,看向衆將道:“此人統兵如何?”

“這個我等不知,不過他所率部曲都十分驍勇,每每作戰都悍勇爭先,少有人能敵!”

陳默聞言點點頭道:“各自整頓部曲,無我命令,不得擅自出戰!”

“末將領命!”

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八章 煉獄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六十章 人心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二十章 人命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七章 太史慈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
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八章 煉獄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輸贏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六十章 人心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二十章 人命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巡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七章 太史慈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