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

呼嘯的北風掠過沽河,冰封了河面,殘破的軍營裡,蒼涼的號角聲中,一名名漢軍手持兵器,自營帳中走出,冷冷的盯着對面洶涌而來的鮮卑騎兵,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沒有絲毫的畏懼。

這是一支降兵,在公孫瓚統治幽州的時候,便駐紮在此,後來公孫瓚敗亡,他們投了袁紹,袁氏亡,他們便投陳默,營中很多人都已經年過不惑,在這個時代來說,他們已經算是高齡了,但就是這樣一支不斷投降的部隊,卻如同釘子一般紮根在這沽河之畔,擋在鮮卑人的南下之路上,一擋便是近二十年!

頭髮已經半白的將領冷漠的眺望着那洶涌而來的鮮卑騎兵,滿是凍瘡的手中,緊緊捏着長矛,已經渾濁的眸子裡,沒有畏懼,有的只是冰冷的殺機。

“放!”眼看着敵人的騎兵已經踩踏着冰河席捲而至,將領手中的長矛一舉,下一刻,上百枚箭簇朝着那些洶涌而來的鮮卑人落了下去。

中箭倒地的騎士並沒能引起同伴的恐慌,冰冷的鐵蹄踩着同伴的屍體繼續前進,似乎沒有看到眼前這座軍營一般,洶涌的鐵騎就這樣頂着對方不時射來的箭簇繞着軍營奔走,不時靠近、放箭。

沒有箭雨匯聚的場面,營中僅存的將士已經不足兩百,根本無法形成箭雨壓制的效果。

鮮卑人並不急着攻營,哪怕這座軍營已經十分破舊,看上去好似隨時可能倒塌一般,但狼通常都會在敵人最虛弱的時候纔會發起致命一擊,草原人的生活習性讓他們身上有着很多與狼類似的地方。

“噗~”

縱身躍起想要借勢攀爬營牆的鮮卑人被冰冷的長矛刺穿了胸腹,但更多的鮮卑人如同潮水般涌來,殘破的軍營好似風中殘燭一般隨時可能覆滅。

越來越多的鮮卑人靠近營牆,營中的漢軍將士以同樣兇狠的方式與他們廝殺在一起,鮮血將軍營重新染紅,然後被凍結。

“嗚~嗚嗚~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自遠方響起,這並非鮮卑人的號角聲,飛奔而來的鮮卑斥候帶來了漢人援軍即將抵達的消息。

“這裡也會有援軍?”立於遠處的鮮卑頭人皺眉看向遠處那號角聲傳來的方向,皺了皺眉,將手中刀往聲音傳來的方向一指道:“殺了他們!”

一支千人隊嚎叫着朝着號聲傳來的方向洶涌而去,大地在鐵蹄下如潮水般後退,遠處的漢軍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那是一支數量龐大的漢軍,在發現鮮卑人意圖的時候,便迅速停下腳步,結陣迎向這支不知死活的鮮卑騎兵。

“拒馬陣!”鮑庚舉起了手中的長矛,朗聲喝道。

麾下的將士迅速結成一個拒馬陣,冷冷的看着洶涌而來的鮮卑騎兵,一張張長弓迅速拉滿,隨着鮮卑騎兵的靠近,鮑庚手中的長矛狠狠劈落。

“嗡~”

一枚枚冰冷的箭矢騰空而起,在空中匯聚成密集的箭雨,在抵達至高點之後,朝着洶涌而來的騎陣很很攢落。

“唏律律~”

剎那間,人仰馬翻,那奔雷般的氣勢瞬間一頓,這支有着完整建制的兵馬顯然並不軟弱,他們有着驚人的戰鬥力。

鮮卑人尚未將對方納入己方射程,便開始潰散,他們並不習慣這種正規的集團作戰,順境之下,他們可以勢如破竹,但若遇到強敵,鮮卑人並沒有漢軍那種鋼鐵一般的意志,也沒有打硬仗的決心和膽魄,千人騎陣在受挫之後,便迅速散開,撤退,這支漢人兵馬顯然並不好惹。

“進!”鮑庚眸子裡流露出淡淡的不屑,這樣的軍隊,若非佔着騎兵強大的機動力,鮑庚有信心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對方打的潰不成軍。

軍隊繼續開拔,向着那大營而去。

鮮卑頭人看着潰敗下來的勇士,一對濃眉漸漸皺起來,幽州不是剛剛發生戰亂?怎麼這麼快就有軍隊趕來了?權利的更迭竟然這般快?

此時的情形已經顧不得讓他們思考太多的東西,在發現這支漢人並罵的靠近之後,鮮卑頭人連忙將攻打軍營的將士們召回來,雖然那軍營好像已經搖搖欲墜,守營的將士也越來越少,但更強大的敵人已經出現,就算攻下軍營又能如何?讓他們跟漢人一樣守營嗎?他們並不擅長這個。

草原上的勇士,更崇尚進攻!

“打敗他們!”鮮卑頭人將手中的刀指向這支漢人軍隊,如果沒辦法擊潰這支漢人軍隊,就算他們殺入幽州,後路也會被這支軍隊擋住。

“吼吼~”

鮮卑騎士這一次並沒有集結衝鋒,而是以各自爲戰的方式開始繞着敵軍的軍陣狂奔。

“圓陣!”鮑庚迅速指揮將士改變陣型,漢軍陣型變化的迅速讓鮮卑頭人咋舌,緊跟而來的卻是一蓬蓬箭雨不斷落在鮮卑人的騎陣之中,肆意的剝奪着鮮卑人的生命,這支漢人軍隊的裝備更加精良,而對方的將軍顯然也清楚如何對付騎兵。

鮑庚雖不是邊關人,但他帶領過騎兵作戰,也與西北的羌人騎兵交過手,如何對付騎兵,鮑庚並不陌生,至於軍陣之間的變化,這是陳默麾下所有將領的必修課,其他不好說,但這軍陣之間的快速轉變而不使軍隊混亂,跟隨陳默久的,在這方面可說是爐火純青。

漢軍裝備的優勢在這一刻被髮揮的淋漓盡致,哪怕有鮮卑人忍受不住這樣的對峙,不顧一切的衝上來,前方那一面面冰冷的盾牌以及從盾牌後刺出的長矛,足以讓他們望而卻步,最後被從後陣射出的弩箭奪去了性命。

雙方的對峙和僵持持續了大半天的時間,漢軍顯然沒有敗退的意思,反而在不斷尋找戰機,一點點吞噬着鮮卑人的有生力量。

雙方這樣一直僵持了大半天,最終,鮮卑人眼見無法撼動這支軍隊,只能黯然退走。

“這便是鮮卑人?”鮑庚搖了搖頭,除了那機動力之外,幾乎一無是處,比之前交手的曹軍差遠了,甚至比冀州軍都差了不少。

可惜了,都是騎兵,追不上,否則定讓這些鮮卑人全軍覆沒。

鮑庚帶着人馬來到沽河畔,看着那座幾乎被屍體和鮮血掩埋的軍營,帶着人馬來到營外。

“我乃新任護烏丸中郎將,開門!”鮑庚看着轅門上正在清理的將士,朗聲道。

不一會兒,轅門開了,幾名營中將領昂首挺胸,大步從轅門中走出,來到鮑庚身前,插手一禮:“末將沽河都尉,參見將軍!”

“不必多禮!”鮑庚下馬,看了看軍營,顯然無法容納他的五千兵馬,當下命人重新覓地紮營,自己則跟着那守將進入軍營。

軍營很小,卻很整潔,不過真正讓鮑庚震驚的是,者營中將士,多半已生華髮。

“這……”鮑庚看向守將:“營中沒有年輕將士?”

“我們是降軍,初隨公孫將軍,後來公孫將軍敗亡,便投了袁公,大概袁公是覺得我等沒有軍人的骨氣,加上獷平也加了駐軍,沽河除了這個時節,其他時候胡人也過不來,所以一直只有我等守在這裡。”守將一邊陪着鮑庚走在營中巡視,一邊道。

“就算如此,也不該只有這些人吧?”鮑庚不解道。

“當年公孫將軍敗亡時,這裡尚有兩千駐軍。”守將的聲音裡,沒有太多情緒波動,彷彿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停在鮑庚等人耳中卻是沉默了。

兩千守軍,到如今這小小的營寨中,恐怕連兩百人都沒有吧?

不知怎的,鮑庚看着那滿營來取匆匆的半白華髮,喉嚨彷彿被什麼堵上了一般。

“既然獷平已立,爾等何不回鄉?”鮑庚身後,一名軍侯好奇道。

“回去能做什麼?”守將搖了搖頭:“殺了半輩子胡人,家鄉的人或許以爲我等都死了,不如留在此處,保家衛國,回去的話,如何耕作都忘了,每年冬天,我等都是抱着必死之心守在此處,只是末將不幸,活到了現在,既然活着,總得把當初答應將軍的事做下去。”

將軍是誰?他沒說,鮑庚也沒問,是誰已經不重要了。

“此處亦是一處要地,冬季沽河凍結或是枯竭,胡人可以輕易渡河,踏入我大漢疆界,我已向朝廷請命,在此駐紮一校,將軍可率部回漁陽休整。”鮑庚確實是發現這裡的漏洞之後,才率兵趕來,正遇上鮮卑攻營,在此之前,他甚至不知道這裡有一座堅持了二十多年的軍營,這些在公孫瓚時代就已經守在此處的將士,彷彿被遺忘了一般,新任的漁陽太守甚至都不知道有這支苦守二十年的老兵。

“多謝將軍好意,只是……”守將扭頭,看向鮑庚,插手一禮道:“還請將軍容許我等繼續駐紮於此,我等已無家可歸,此處便是我等歸宿。”

鮑庚想說什麼,但看着對方堅毅的目光,最終無奈一嘆:“有何需要,可告知於我,一應補給會及時送上。”

“多謝將軍!”

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十八章 進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二十章 徐晃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六十章 發泄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四十章 殺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九章 學藝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四百九十六章 傳位第二章 授業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五十章 情苦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十六章 設宴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四章 新朋友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二百零三章 袁術末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二章 里正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
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十八章 進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二十章 徐晃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六十章 發泄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四十章 殺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九章 學藝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四百九十六章 傳位第二章 授業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四百六十五章 順利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五十章 情苦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十六章 設宴第四百二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四章 新朋友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二百零三章 袁術末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二章 里正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