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

洛陽,大將軍府。

天空中飄落的雪花似乎遮掩了聲音,天地間變得有些靜謐,哪怕有人說話,感覺上好似都沒了往日的那種質感,天地間彷彿被洗滌了一遍一般。

轉眼間,漢授六年已經到了尾聲,時間不知從何時開始,變得有些快了一般,沒什麼感覺,便悄然流逝,這一年似乎發生了很多事情,但好像什麼也沒發生,日子就在那平淡無奇中悄然流逝。

陳默就這樣坐在庭院中,享受着這一刻的靜謐,雖然寒冷,但頭腦在這樣的天氣裡,似乎格外的清明。

“父親。”陳晉不知何時進來,對着陳默一禮,每年年末,陳晉都會回來與家人團聚。

“嗯,坐吧。”陳默點點頭,示意陳晉做到自己對面,扭頭看向自己這個兒子道:“恩師已經與我說了,你的學業完成的不錯,已經夠資格入仕了。”

“但晉兒總覺得似乎更加迷茫了。”陳晉搖了搖頭,學得越多,感覺就越迷茫,他覺得自己還不夠。

“你迷茫的那些東西,書院裡教不了,得你自己去尋找。”陳默點點頭,很多道理,讀書的時候是不明白的,因爲看到的現實與書中記載很多地方都是背道而馳的。

“孩兒不知該如何尋找?”陳晉不解道:“書中所學是否無用?”

“怎會無用?”陳默聞言笑了,搖了搖頭道:“書中所載,都是先賢總結出來的天地道理,或許有錯,但大多數是對的,這些學問,便是這世間的秩序,與法令不同,這些秩序,在人心中,但道理是這般,人性卻是自私,世人追逐無非名利,但這名利二字,卻最是複雜,它會衍生出很多東西來掩蓋原本清晰的秩序,能撥開這些東西,看到這世間真正的秩序,可稱爲智者,而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去撥開這些掩藏在秩序之外的東西。”

“不能直接說於孩兒嗎?”陳晉疑惑道。

“爲父以前,也問過你師公這個問題,但有時候,道可傳不可授,說出來的,是爲父的道,卻非你的道,有人追求享樂,有人追求壯大家族,也有人追求的只是在這亂世之中尋一存身之地,不同的人眼中的道是不一樣的。”陳默笑道。

“敢問父親的道是什麼?”陳晉好奇道。

“我的道?”陳默看着亭外的雪景,帶着幾分追憶道:“年幼的時候,爲父那時候年紀很小,如果沒有戰亂的話,爲父的道,大概就是多開墾幾畝地,家裡僱傭幾個佃農,做個里正或是亭長什麼的,那就算光宗耀祖了,後來太平教戰亂起,只想帶着你祖母活下去,再後來碰到你師公,算起來也算爲父運氣,學文習武,想的就是振興家業,讓我陳家這一支蓋過那所謂的嫡系,或者再做箇中興之臣;只可惜,洛陽戰火……到現在算起來也過去十多年了,有了你們兄弟,還有明兒,要說現在爲父的道,願天下太平,願我華夏子民能人人如龍!”

陳晉聽得有些懵:“這道不是一個?”

“自然不是。”陳默笑着搖了搖頭道:“人生在世,身如不繫之舟,你爲一普通百姓時,若想着匡扶天下,那是自不量力,人可以有遠大理想,但卻要着眼眼下,空談抱負也不過徒增笑料而已,便是心中有那遠大抱負,沒能力之前,你能走的路,通常不會多,你很幸運,能讓你挑選的路從出生那一日開始,就不止一條,但也有不幸,不管你選哪一條,身上的擔子天生就比別人多。”

陳晉有些似懂非懂。

“要入仕了,你準備何往?”陳默扭頭,看向自己的兒子。

“孩兒想先做個里正。”陳晉躬身道。

“你或許能做縣令或是縣丞,但里正卻做不了。”陳默聞言哂笑道。

“這卻是爲何?”陳晉愕然的看向父親,爲何能做縣令,卻反而做不了一個里正。

陳默想了想,看着陳晉道:“既然不服,就去做做吧,里正的話,在洛陽周邊挑選一處便可,其他地方,你真做不來。”

陳晉不解,他少年心性,這個時候學有所成,既然要入仕,是想要證明自己的本事的,自然要尋一些窮鄉僻壤,將這些地方治理好了,才能顯出自己的本事,在洛陽周圍,顯然不合他心意。

“給你半年時間,半年之後,如果連洛陽周邊這些地方的鄉莊都治理不好,就別說其他地方了。”陳默搖頭笑道。

這鄉里的事情其實不多,但這種地方,鄉黨情結是最重的,說難,真不難,沒什麼事,但說容易,作爲王超最基本的構成部分,想要在這些地方上做的如何出彩,真不容易,這還是陳晉自小跟陳默體驗過鄉莊生活,有些生活經驗,否則更難。

而且三老、里正一般都是從當地選擇德高望重者擔任,排外這種事情,在鄉里之間其實更嚴重,所以陳默纔會說或許可以當好一個縣令卻做不好一個里正。

只是見兒子有些年少輕狂,也沒阻止,只是讓他自己去試,或許真能呢,若是不能,失敗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其實並沒有壞處,畢竟就算是有着系統神仙幫助的陳默,也並非一帆風順。

“喏!”陳晉起身,對着陳默一禮道。

看着信心滿滿的兒子,那眼神中所透露出來的東西,讓陳默有些懷念,不知不覺,兒子也到了這般年紀了。

“去陪陪你娘,雪停了,就去上任吧。”陳默笑道。

“孩兒遵命!”陳晉躬身離開,陳默則繼續留在亭中賞雪,享受這份寧靜或者也可說是孤獨。

這場雪下的很大,足足下了三日方纔停止。

陳晉走了,帶着陳默給他安排的兩名護衛離開了,他要去赴任,以里正的職位來說,有兩個隨從都算是陳默給他開後門了。

給陳晉安排的鄉莊就在洛陽附近,是一處中原流民匯聚成的鄉莊,經過這些年發展,也有了自己原本的里正,只是隨着朝廷吏治改革,這吏也能升遷,在上一批的升遷中,被調去了其他地方出任三老。

如果是縣城的話,陳默的嫡長子,在這洛陽腳下,恐怕消息很快就會被傳出,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陳默之子入仕上任,洛陽周邊縣城都得到了消息,對於今年上任的縣令,年歲差不多的,都格外恭敬。

但到了鄉里之間,可就沒這個講究了,畢竟所有人做夢都想不到,陳默的兒子入仕,居然是從里正開始乾的。

里正作爲最低等的官吏,官吏一里之地,也沒其他副手幫忙,所以在鄉里之間,想要做事,就只能挨家挨戶的去詢問情況,鄉里之間,自有其一套規矩在裡面,陳晉光是適應和了解這些,就花費了不少時間,半年的時間,想象中的大事沒有,終日都是奔走在鄉里之間,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或是主持耕田。

半年的時間一晃而過,陳晉甚至都沒有察覺到,是陳默把他叫回來的。

此時已是炎夏,陳默看着黑了不少的兒子,笑道:“瘦了些,但也壯了不少。”

蔡琰則是有些心疼兒子,將陳晉拉到身邊,噓寒問暖,偶爾還會埋怨陳默幾句。

因爲甄宓臨盆在即的原因,所以陳默這段時間多半時候是在家陪伴的,倒也清閒,待陳晉安慰好母親之後,方纔來到陳默這裡。

“感覺如何?”陳默笑着讓人給陳晉端上些食物,詢問道。

“父親說的不錯,這鄉里之間,雖無大事,但規矩卻是頗多,有些與禮記相合,但有些卻是不同。”陳晉躬身道。

“各地風俗不同,你若以禮記生搬硬套,放到地方上,自然是不行的。”陳默笑道:“往上走走吧,里正、三老想要積聚政績很難,稍後我會將你調到河內做個三老,還是半年,看看如何做,明年會讓你去做縣丞,當然,你這半年若能有什麼功績,也可以提前上任,如今朝中都在猜測你在何處,有這個時間,也正好錯開他們的察覺,到時候再將你調到縣令之位上,那就順理成章,旁人也察覺不到。”

陳晉點點頭,隨即似乎想到了什麼,擡頭看向陳默道:“父親一早就是這般打算的?”

“這便是你身上常人所沒有的壓力,不管在哪,都會吸引旁人目光,這些目光,未必都是善意的,你還年幼,未必能分清這些善惡,鄉里之間雖無大功,但人情世故也最直觀,藉此機會,正好讓你明白這世間許多基本道理,你現在尚幼,過早參與到朝堂這些勾心鬥角之中,對你並無好處,這天下,從來不缺聰明人,但卻缺少聰明且能做實事之人,你將來要繼承吾業,若只是將目光放在這朝堂之間的勾心鬥角之中,會毀了你,對這天下,也絕無益處。”陳默笑道。

也就是說,包括自己這個兒子在內,所有人都被自家老子給算計了?

陳晉看着陳默的目光,有些吃驚,這一刻,他第一次體會到這個被世人稱爲第一智者的父親有多可怕,談笑之間,所有人似乎都在自家父親的掌控之中。

“靜心,去做自己認爲對的事情,現在的你,莫要想太多,再大的事情,有爲父!”陳默站起身來,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笑道。

“喏!”

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十章 黑子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章 授業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二章 里正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十九章 教授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章 殺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十五章 變味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十六章 鄉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六十章 人心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
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十章 黑子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章 授業第三十二章 清平能吏,亂世英雄第二章 里正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六十五章 滅門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十九章 教授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章 殺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十五章 變味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七十四章 逆轉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十六章 鄉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六十章 人心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