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

因爲距離過遠的消息,幽州那邊胡人南下的消息是在過了近一月才傳到洛陽的,正趕上呂布帶着一羣家眷和家將來到洛陽,陳默是親自出迎的,畢竟呂布歸附朝廷,在政治意義上時很大的。

“主公何故愁眉?”呂布雖然沒什麼政治天賦,但卻有着野獸般的敏銳直覺,陳默雖然與平日裡沒什麼不同,依舊是那樣從容自若,但呂布卻敏銳的察覺到,陳默有些心不在焉,這可是許多智者都難以察覺的。

“這幽州剛下,就遇上胡人扣邊,那邊的部隊有些不夠,冀州降軍算上,也不足萬人,只憑鮑庚一人,不知能否應付過來。”陳默嘆了口氣,鮑庚是跟着他的老人了,從西園參軍的時候就是一起的,到現在也有十六七年了,一步步從一個軍侯到如今成了將軍,雖然陳默後來收了不少大將,但鮑庚這些人,還是用的最順手。

“鮮卑人?”呂布毫不掩飾自己對於鮮卑人的不屑和仇恨,見陳默如此說,呂布舉觴笑道:“主公若是放心,來年布願領兵前往幽州,助主公掃平邊患。”

“我說過,奉先能來,我便敢用,只是邊地苦寒,嫂夫人又有了身孕,明年正好臨盆,怕是受不得邊地苦寒吧?”陳默有些爲難的看着呂布,不信呂布?有一些,不過不是全部,呂布的性格很好琢磨,至於那些罵名……有些是呂布不會做人,有些就純屬背鍋了。

說來也是巧,呂布在南陽那麼多年都沒再有後,這次回了洛陽途中,卻是被診斷出來嚴氏有了身孕,四十多的女人了,按照醫匠所說,這個年紀的女人懷上,有些危險,呂布也有些擔心,但最終,嚴氏還是決定生下來。

“留在洛陽便是。”呂布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再拼一把,此番回朝,陳默準備給呂布驃騎將軍之位,卻被呂布拒絕了,只領了衛將軍之位,不是矯情,而是他呂布的功勳要靠自己打下來,不想被別人說三道四。

再說這些年除了欺負劉表、孫策這些人之外,也沒什麼大的建樹,再加上年紀越來越大,體能開始下降,趁着現在還拎得動畫戟,呂布想再拼一把,爲自己那未出世的孩子賺個更好地出身。

“也好。”陳默點點頭道:“不過還是去幷州吧,富貴還鄉,也是件好事,明年我將子義調到幽州,你去雲中,有機會的話,將河套給收回來。”

陳默確實有收河套的打算,當年漢庭將河套割給匈奴的目的,無外乎分化匈奴,目的也確實達到了,匈奴日漸衰頹,如今也只是靠着河套這塊地在修養。

但時過境遷,昔日強盛的匈奴已經不復存在,如今的草原霸主是鮮卑人,匈奴的存在,不但不能成爲大漢北方的屏障,反而漸漸有演變成禍害的趨勢。

可能當初是在幷州起家的原因,陳默對於草原勢力比中原任何一位諸侯都看的透徹,在大漢諸侯並起,相互爭奪廝殺的這些年,匈奴也好、鮮卑也罷,都在悄無聲息中壯大。

雖然眼下還威脅不到大漢,但若是置之不理,任他們如此壯大下去,對大漢來說,絕非好事,就像現在,鮮卑這樣肆無忌憚的南下劫掠,邊軍都有些遮擋不住。

雖說幽州屬於初定,還不是太穩,但駐軍足有萬人,這在十幾年前,就算不能完全擋住胡人南下,但也能擋住大半,並且讓胡人不敢太過放肆,但放到今天,鮑庚給自己遞來的書信中雖然沒有告急之意,但鮑庚的脾性,若不是覺得有壓力會給陳默寫信?

“多謝。”呂布點點頭,心中有些暖,果然還是跟着陳默舒服,自己什麼都不用管,雖然在南陽有張遼,他也不怎麼管事,但終究作爲一方諸侯,還是要考慮很多問題的,現在……打就行了。

“謝什麼?”陳默搖了搖頭,看着呂布道:“剛剛聽元直說,在南陽遇到一位奇人,與玲綺還頗有愛慕之意?”

不說這個還好,一說這個,呂布臉色頓時黑了:“一個匠人爾,會些花言巧語。”

說完,有些憤憤不平的舉起酒觴,一飲而盡。

“匠人啊。”陳默端着酒觴喝了一口,想了想道:“有時候我就在想,這士農工商的次序,到底對不對?”

“怎麼說?”呂布好奇的看向陳默。

“你想啊,農自不必說,人活着,就得吃飯,農對這天下人來說,乃是根本;商呢,雖不事生產,但可使貨物流通運轉,雖有人說,商人重利無義,但這天下沒他們也還真不行,若沒了商,百姓想買個什麼,沒地方買,以物易物這種交易方式很容易形成混亂。”陳默放下酒觴,看着呂布笑道:“再說這工,千百年前,人們住的是茅草屋、洞穴,跟那飛禽走獸也差不多,但後來有了房屋、城池,人們開始穿衣服,有了廉恥之心,這些靠的是什麼?這便是工啊。”

陳默看着呂布思索的神色,繼續道:“還有這耕作,一開始大家用的都是木質農具,更遠的時候可能是石器,後來纔有了我們這些農具,如果沒有工,現在恐怕大家連肚子都填不飽,更別說打仗了。”

呂布感覺有些頭疼,索性盯着陳默,怎麼突然說起這個來了。

“你說農、商、工各有用處,但士有什麼?士似乎並不能給這天下帶來任何好處。”陳默笑問道。

“你是說,士其實不應該存在?”呂布突然震驚的看着陳默,那他們征戰爲的是什麼?

“當然不是,士的存在很有必要,士負責文化傳承,如果這歷史只靠口口相傳,我們今日如何能知道千百年前發生了何事?而且務農也好,行商也罷,做工匠也罷,如果大家互不干涉,那自然相安無事,但人與人之間,總會有衝突,所以士或者說朝廷的存在,最開始,應該是解決這些糾紛,維持秩序,如果沒有人維持秩序,這天下要亂成什麼樣?”陳默連忙搖了搖頭,把呂布從這個危險的想法邊緣拉回來。

“也是。”呂布點了點頭,隨即更糊塗了,看着陳默道:“主公說這些到底何意?”

“我是想說,士也好,工也罷,其實都是這天下不可或缺的,本無高下之分,只是我們這些人,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有了高下。”陳默與呂布碰了碰酒觴笑道:“我聽元直說,那位奇人頗有能力,若果真如此,他日接替馬均成爲匠作中郎將乃至更高都未必不可,我想將工、農都在朝堂上謀得一席之地,這朝廷需要變,正需要這等有能力之士入朝,他日未必不能有個好出身,奉先何必因其出身而鄙夷其人?”

“話是這般說……”呂布還是有些彆扭,堂堂呂布的女兒,嫁給個匠人。

“這樣,反正也還不急於一時,先讓我見見此人如何?”陳默笑道:“我看人,還是頗準的,若此人品行不端,或是虛有其表,我幫你將他二人拆散,也省的你做這惡人。”

呂布顧家,這也是陳默對呂布比較放心的一個原因,打蛇打七寸,用人也是如此,當然,如果理解爲拿家人來威脅,那就很低級了,陳默想的是促成此事,讓呂布女兒、女婿都對他感恩戴德,呂布這種人,家人的話對呂布很有用。

至於呂布的妻妾,陳默不準備過多接觸,那樣反而會讓人牴觸,換做自己,如果自己女人不斷給自己吹枕邊風,哪個男人如何如何,陳默估計自己會先把對方弄死。

“也好。”呂布聞言點點頭,他本來就是這個想法,陳默現在提出來,正合他意。

“不說這些,你我多年未見,接風宴三日後再舉行,今日你我只論私交,到時候,怕是喝不得這般痛快。”陳默目的達成,舉起酒觴笑道。

“好。”呂布點點頭,跟陳默共飲一觴,感嘆道:“如今想來,昔日洛陽那些人,敵人也好,朋友也罷,如今還在的,也越來越少了。”

這點陳默比呂布感嘆更深,他當年在洛陽的人緣可比呂布好的多,曹操、袁紹、袁術、何顒、鄭泰、鮑信,後來隨着各自選擇不同,走上不同的道路,到如今,十幾年過去,多數都死了,留下來的,不管當初關係如何,如今再見都是敵人,像呂布這樣還能經常坐在一起喝酒的,真的不多了。

“你說的不錯,士人其實也沒那麼高,只是被人捧高了,不知自己斤兩,你可知道,我在南陽時,好幾次都想動刀屠了那些狗屁士人。”呂布喝的有些多,到最後開始對陳默倒起了苦水。

他爲何這麼容易就選擇歸附朝廷而不是做自己的一方諸侯?

太累了,而且那些士人各個看不上他,他學着陳默發了幾次求賢令,結果跑來的都是一些五大三粗的漢子,南陽經過這麼多年的治理,那麼大一個郡,生生被他治理成一座軍事重鎮,他也想南陽像洛陽一般繁華,但最終那結果跟他預想的,簡直就是南轅北轍。

大半個晚上,幾乎都是陳默聽着呂布在那裡大倒苦水,陳默也沒有不耐,不時幫呂布倒上一觴酒,示意他繼續說,當個聽衆便好,這個時候的呂布,顯然並不需要什麼意見,就是純粹發泄一下自己在南陽這些年的不容易,不被人理解。

有時候聽得叫人有些啼笑皆非,不過在陳默看來,南陽發展成如今這個模樣也未必是壞事。

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十八章 進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八章 結交第七十章 ‘家書’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五十章 情苦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四章 虛實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八十章 女人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七十一章 冷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十四章 膽氣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十三章 獵虎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
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十八章 進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八章 結交第七十章 ‘家書’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五十章 情苦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四章 虛實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八十章 女人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七十一章 冷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閒聊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十四章 膽氣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十三章 獵虎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