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州牧

一場大雨澆滅了戰火,廢棄的鄉莊,燒焦的房屋,還有地上那一具具屍體無不向人闡述着戰爭的慘烈。

“如今的黃巾賊,再不似中平年間那般容易對付了,可憐允誠兄啊~”這裡應該還是屬於東平郡的壽張縣,在經歷一番苦戰,終於將青州黃巾賊驅趕出去的曹操,有些疲憊的坐在一處斷臂上,接過夏侯惇遞來的麪餅,狠狠地咬了一口。

青州黃巾是在四月初的時候攻入了兗州,兗州刺史劉岱被殺,曹操也暗中派謀士陳宮等人去兗州運作,終於說服治中萬潛迎接曹操入兗州,這對曹操來說,是他逐漸開始脫離袁紹掌控的第一步。

不過想要入主兗州,至少得拿出本事來,曹操跟鮑信聯手迎戰青州黃巾,雖然最終得勝,不過在這過程中,鮑信戰死在亂軍中,曹操帶來的部曲也折損了不少,幸好,最後是自己贏了,這壽張一戰頗爲重要,贏了這一仗,黃巾的那股氣勢是被曹操打斷了,接下來會容易很多。

“主公!”戲志纔在曹洪和夏侯惇的護送下往這邊快步走來。

“志才,我們贏了,這兗州,是我們的啦!”曹操拎着麪餅站起來,笑道。

“臣知道,不過有個不好的消息!”戲志才點點頭,壽張之戰從開始佈局到何時出手都是他一手策劃的,雖然勝的艱難,但也在預料之中。

“哦?”曹操颯然道:“兗州有變?”

“是長安。”戲志才嘆了口氣道:“剛剛得來消息,陳默趁着西涼軍圍攻長安之際,攻佔了弘農,開始從關中接納流民送往洛陽,成皋、伊闕等關隘皆被其佔據,如今已經向袁紹上書,想要將洛陽上交給袁紹。”

曹操聞言怔了怔,隨即看向戲志才道:“志才以爲,袁紹會收否?”

“自然不會。”戲志才搖了搖頭:“陳默正是算好了這一點,方纔如此做,既能叫袁紹安心,又能實際佔據河洛之地,如今那陳默不去趁機攻打長安,卻再佔據弘農之後,又開始迅速經營河洛,顯然他也察覺到這關中不會如此輕易拿下。”

那是,關中幾十萬西涼軍,李傕、郭汜這些人也不是軟柿子,至少打仗是沒問題的,陳默能有多少兵力?

“所以,陳默佔據洛陽,其實是防備關東諸侯跟他搶長安?”曹操身邊,曹仁皺眉道。

“當是如此,此人已經將朝廷視作囊中物,而且以陳默統兵之能,我等便是得了兗州,想要攻入關中怕是難了。”戲志才嘆了口氣,他們現在連兗州都沒搞定,陳默卻已經把關中視爲自己囊中之物。

“還有呢?”曹操沉默了片刻,突然看向戲志才問道。

“?”戲志才疑惑的看着曹操。

“志才方纔說的壞消息就是此事?”曹操看着戲志才問道。

“主公覺得此事不算壞消息?”戲志才反問道。

“算嗎?”

“不算嗎?”

“我等如今連兗州還沒拿下,便想着攻入關中,志纔想的太遠了。”曹操搖了搖頭,重新坐下來道:“其實這事也不算奇怪,伯道此人你沒有與他接觸過,我這位賢弟做事頗有遠見,也很果決,而且其才……不下於我!”

戲志才疑惑的看了曹操一眼,爲何猶豫了一下?

曹操輕咳一聲道:“其實之前志才與我說攻入長安奪回天子時,我是心動的,但如今他封鎖了去路,我們想要再這般可就不易了,總之,先把目前我們的事情做好,等手中有了兵力,再伺機而動。”

“主公所言極是。”戲志才點點頭,曹操現在其實已經很快了,拿下兗州基本是定數了,但陳默突然來了這麼一手,讓局面朝着戲志才最不願意看的方向發展去了,若曹操能夠順利拿下兗州,而陳默在此期間拿下關中的話,未來曹操恐怕還得再袁紹麾下蟄伏一段時間,而兗州的地位,對於曹操來說也極爲不利,最好能拿下袁術,將豫州、徐州拿在手中,但即便如此,未來這北方也是三足鼎立之局,而曹操可能還是屬於比較弱的那一個。

“走吧,如今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先把兗州拿下。”曹操拍了拍戲志才的肩膀,轉身離開。

……

陳默得弘農、河洛之地的事情,也隨着徐晃公然進駐成皋而傳開,陳默以鍾云爲河.南尹,已經開始安排大量流民分批往河洛地區遷徙。

河洛一帶,鍾雲已經開始進行遷徙流民的事情,跟當初董卓遷徙流民不同,當時董卓只是將百姓遷過去,但卻並未進行戶籍登記,以至於等董卓回師長安之後,不少流民都成了關隴世家豪族的佃農、家丁,明明人口不少,卻收不上稅賦。

而這一次,除了沿途建立給流民發放糧食的補給驛站之外,鍾雲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對洛陽一帶的田地進行重新丈量,規劃遷民之後如何分配這些土地。

理論上來說,如今洛陽的土地都是無主之地,那就是歸陳默所有,分配權自然在陳默手中,而陳默也是這樣吩咐鍾雲的,洛陽的土地是歸衙署所有,如果有地契的,比如鮑庚的家族,可以憑地契認領自家土地,沒有的,那就只能租借,洛陽的地,短時間內不會出售,任何人敢胡亂購買土地,陳默這邊會直接重懲。

同時陳默又將自己所寫的屯田策交給鍾雲,鍾雲還得挑選一些精裝進行軍屯。

總之,關中大亂,最忙碌的不是西涼軍閥,而是陳默,麾下能派出的人幾乎都被陳默派出去負責這次遷民計劃了。

長安,未央宮。

“這算什麼?”李傕看着陳默遞上來的奏章怒道:“不但要給他陳默幷州牧的職位,這河.南尹鍾雲,弘農太守都是他的人?”

“如今我等剛剛佔據長安,諸事未定,不說各郡事宜,單是這長安城便是一團糟,那陳默是算準了我等如今無力他顧。”郭汜皺眉道。

“便這般讓他佔據弘農?”李傕皺眉道:“還有幷州牧也給他?”

這州牧和刺史可不是一個概念,州牧是主掌一州大小事務,而且還掌管軍隊,但刺史實際上只有巡查權,並沒有處理州務的權利,更別說軍權了,雖然實際上,陳默這個幷州刺史已經抓住了整個幷州的軍政權利,但實際上在大義上,陳默是越權了,朝廷如果願意,隨時可以以這個理由號召諸侯來打陳默,這次陳默向朝廷請州牧之位,正是要去了這個隱患,這諸侯紛爭,有時候名義上的東西可比實力都重要。

而陳默選擇的這個時機也是李傕、郭汜這些人沒辦法拒絕的。

“不然如何?”郭汜之前被呂布打傷,還有些虛弱,此刻臉色蒼白,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如今朝中不少人都是向着他,便是我軍中也有不少將領是親善於他的。”

陳默可是在董卓手下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現在,還有不少將領覺得陳默是屬於西涼軍的一部分。

緩了緩後,郭汜又道:“如今西邊馬騰、韓遂聯合各部羌族作亂,關東諸侯更是視我等如仇寇,依我看,陳默領了幷州牧也好,可以爲我們擋住關東諸侯,而且陳默此房上表要官,於我等而言,也未必就是壞事,他是第一個向朝廷上表稱臣的諸侯。”

如今對於西涼軍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佔領多少地盤,而是如何穩住朝廷的局勢,讓諸侯聽話,從這點上來說,陳默雖然越權,但主動上表朝廷也算是對朝廷或者說對他們的認可,受了這個幷州牧,那就代表陳默是支持他們這個朝廷的。

陳默從朝廷這裡獲得了好處,那其他諸侯也會看到這一點,一些跟袁氏不睦的諸侯,也會到朝廷這裡來獲得認可,他們作爲朝廷的實際掌控者,或許還能借此離間、挑撥諸侯關係,讓諸侯自相殘殺。

“那就給?”李傕皺眉道,他最不爽的是陳默明明什麼都沒做,但到最後卻似乎成了贏家一般,罵名他們都背了,好處陳默卻能跟着他們分上一份,這讓他們心裡如何不憋屈。

“給,還要多給!讓天下諸侯都知道。”郭汜點了點頭道。

李傕聞言,也只能點頭應下來,這朝廷的事情已經讓他們頭疼欲裂了,陳默這邊實際上安分一些就可以了。

劉協跪坐在皇位之上,看着殿下這些人旁若無人的商量着朝廷大事,一州州牧的冊封,這事不應該問問他這個天子嗎?

心中生出幾分悲涼之感,雖說董卓在的時候,也不怎麼好過,但實際上,董卓對他這個天子還是保持着應有尊重的,無論什麼事情,哪怕只是走個過場,董卓也會徵詢他這個天子的意見,一些不是太要緊的事情,董卓都會讓他做主。

如今董卓死了,王允也死了,劉協突然悲哀的發現,自己在這朝堂之上,就像個擺件兒,李傕、郭汜顯然並不像董卓那樣會在意他的感受和想法。

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九章 甩鍋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十七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五十章 情苦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十六章 將欲行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十四章 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十二章 夏夜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
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九章 甩鍋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十七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五十章 情苦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十六章 將欲行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十四章 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十二章 夏夜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戮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