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暗手

收上黨陳默心中已經有了幾套計策,一套一套的來,太原、上黨這兩地拿在手中,再拿雁門就簡單多了,把糧道一控,雁門可沒有自給自足的本事,所以在陳默的計劃裡太原之後是上黨和雁門,至於西河,被陳默放在最後,至於更遠的五原、雲中,暫時陳默還不準備去動。

那些地方人丁稀薄,拿了沒用,反而會牽制陳默的戰力。

錚錚的琴聲在院落中流淌,雲思和娟兒陪在蔡琰身邊,雲思是懂音律的,自然能聽出這琴聲的水平,至於娟兒……好聽就行了,至於如何好聽,娟兒是說不上來的。

蔡琰靜靜地爲陳默撫琴,琴聲中帶着股寧靜之感,能叫人心神寧靜,如水的眸光卻是靜靜地看着在院落中製作者沙盤的陳默,雙方互不打擾,但陳默卻喜歡這種在琴聲裡思考問題的感覺,心神會比往日更加放鬆。

幷州只是暫安之地,若是依靠幷州想要做什麼大事那是不可能的,整個太原郡戶籍加起來鬥不過六萬,這可是幷州人口最多的一郡,也就剛剛接近二十萬,就算再加上上黨、雁門、西河等地,人口加起來,可能也就比現在的河東郡多一點,這幾乎就是幷州全部的人口了。

Wшw⊙ttKan⊙¢O 就算陳默掌握着糞肥在幷州推廣,陳默仔細算過,不算河東,以幷州的人口靠着各種鼓勵生育、墾荒的內政擴張到六十萬人口,恐怕至少也得二十年時間。

這還是在一切順利,沒有天災,沒有戰事的情況下。

陳默爲何想要吞河內?因爲河內也是富庶之郡,能夠發展起來,幷州短時間內除非遷徙大量人口進去,否則很難得到迅速發展的。

這年月,糧食重要,但人口更重要,但如今拿下幷州對陳默來說並不難,甚至接下來的戰爭都無需他親自率軍去打,但拿下幷州之後,自己必須儘快找到一處足矣讓自己迅速壯大的地盤。

一開始,陳默是想圖謀冀州的,但通過這次許攸來訪的意思,袁紹顯然已經開始圖謀冀州,雖然袁紹此時只有一郡之地,看起來似乎還不如陳默,但四世三公的名望太過恐怖,跟許攸商談的這些天得到的情報來看,袁紹雖然還沒正式開始動手,但冀州大部分士紳都是歡迎袁紹的。

跟袁紹鬥,陳默不怕,但肯定耗日持久,打消耗戰,陳默拼不過,最重要的是,冀州士人之心多半是向着袁紹,就算自己能夠攻略郡縣,守起來也麻煩,這也是陳默答應跟袁紹結盟的原因,既然短時間內打不過,那就聯手,政治上是不存在絕對的朋友和敵人的。

幽州跟幷州一樣,地廣人稀,而且還要面臨大範圍防範鮮卑、烏桓等胡人的侵襲,就算吃下,也是吃力不討好。

所以陳默最終的選擇也只有三輔之地了,只是董卓在,陳默沒辦法出手。

“主公,您找我?”楊平從園外小跑着進來,對着陳默一禮,又對着遠處撫琴的蔡琰一禮,在對蔡琰行禮的時候,絲毫不敢擡頭,生怕觸怒陳默。

“這幾日在安邑住的可還習慣?”陳默微笑着詢問道。

“多謝主公關心,安邑富庶繁華,在主公的治理下百姓殷富,能在此處做事,實乃卑職榮幸!”楊平連忙笑道。

“不錯,我說過,你是個人才!”陳默拍了拍楊平的肩膀笑道:“看來主簿之職不適合你,如今太原郡缺一個郡丞,我看你挺合適。”

楊平的心跳驟然加快了許多,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起來,身子躬的更低了一些道:“卑職一切,都是主公給的,不管主公要卑職做何事,卑職都萬死不辭!”

“不用萬死。”陳默伸手扶起楊平,笑道:“你這次去太原,其他事情不用管,只有一件事幫我做好。”

“請主公吩咐!”楊平肅容道。

“暗中收集王氏罪證。”陳默湊近,微笑道。

“王氏可是……”楊平聞言脊背一寒,指了指西邊。

“不錯。”陳默笑着點點頭。

“不知主公要的罪證是貪墨還是某位王氏族人……”楊平詢問道。

“全部,不管什麼,只要是王家族人的罪證都要,但有兩點切記!”陳默沉聲道。

“請主公吩咐!”楊平連忙躬身道。

“第一,此事暗中查探,表面上,我與王氏還是有些交情的。”陳默笑道:“另外,這些證據不管大小,都需證據確鑿,不能亂定,更不能有冤。”

世家大族,表面上雖然風光高雅,但很多東西都是經不起深究細查的,楊家雖然算不上什麼世家大族,但也是地方豪族,楊平作爲楊家的實權人物,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陳默這是要收拾王家啊,不過爲何收拾,楊平不知道,也不敢多問,當下恭恭敬敬的應了一聲喏。

“此事之後,若能做好,你便爲我從事。”陳默笑道,楊平這種人,你若將他長期放在地方,那可能回民怨四起,但若留在身邊,有些陳默不能做的髒活他卻可以,有人想不通爲何古代明君身邊也會有奸臣佞臣,這就是原因,一個君主是不能以單純好人或壞人這種非黑即白的觀點來看的,有些不適合自己做卻又必須做的事情,需要這些人來做,甚至幫自己背上罵名,陳默覺得楊平很適合做這種事,楊奉到現在對楊平還依舊是感恩戴德呢。

“主公放心,平定不負主公重託!”楊平努力壓抑着自己激動的心情,對着陳默一禮道。

“去吧,一會兒會有人將文書給你,儘快啓程!”陳默點點頭道。

“喏!”楊平躬身告退。

針對王家倒不是因爲之前的私怨,而是陳默覺得若想要將手伸到三輔,王允是個不錯的突破點。

只是如何攪亂如今三輔之地的局勢,陳默還沒想好。

“夫人彈了半日琴,想必也累了。”打發走楊平,陳默來到蔡琰身邊,伸手將她扶起來道。

“夫君不必以妾身爲念,當以公務爲重。”蔡琰順勢起身,對着陳默道。

“以後在家中便不必如此多禮節了,怪累的。”陳默笑道。

“公子,剛纔那人看着不像好人。”娟兒看着楊平離開的方向,低聲對陳默道。

“公事夫君自然有數,我等不可干涉!”蔡琰蹙眉看向娟兒,俏臉有些嚴肅。

“奴婢知錯!”娟兒嚇了一跳,如今這陳家宅院可不像以前那麼寬鬆,陳默不怎麼管,雲思和自己地位差不多,商量着來,如今按照規矩,蔡琰纔是這後院之主,蔡琰若要處罰她,陳默都不好開口求情。

這一次,陳默倒是沒攔着,娟兒在自己身邊待得久,有些沒規矩,正好蔡琰管管,陳默將楊平叫來後院說此事,就是不想別人知道。

“夫人這幾天身子弱,多走動走動。”蔡琰倒沒有苛責,初犯警戒,但若再犯,蔡琰這個女君可就得按規矩來了,陳默一邊帶着蔡琰往外走,一邊笑道。

蔡琰的臉紅了紅,輕應了一聲道:“有一事妾身一直不解。”

“說來聽聽。”陳默拉着蔡琰的手,一邊走一邊問道。

“夫君有天縱之才,棋藝、書畫皆通,爲何獨獨不喜琴?”蔡琰有些好奇道。

“也不能說不喜歡。”陳默笑道:“夫人彈的這些曲目,爲夫都懂,譜曲也能譜出來,更喜歡欣賞。”

這一點,蔡琰自然是知道的,自己這夫君並非不通音律,樂師想要糊弄陳默是不可能的,但既然能欣賞爲何不學,這讓蔡琰有些好奇,只是看陳默的樣子,顯然不太想解釋這些,蔡琰也就沒再多問。

陳默自然不能到處宣揚老師當年撫琴的那一幕,開始跟蔡琰談論一些樂譜問題,蔡琰在此道堪稱大家,而陳默也頗有心得,不過兩人談論的卻並非什麼高深曲譜,而是軍樂。

上一次以鼓號破了徐晃的混元一氣陣之後,陳默就一直在琢磨這件事,這計策遇上尋常戰陣其實沒什麼用,擾亂了敵軍,自家這邊也得亂,但若遇上善於用陣法的對手,這招可是頗爲有用,就像之前對徐晃,一通亂衝都能將對手給沖垮,若是根據陣型譜出專門的曲譜來,是否能讓敵陣爲自己所用?

這個想法有些天馬行空,想做到這點是極難的,但不妨礙夫妻之間拿出來探討探討,畢竟雖說成親了,但兩人之間的瞭解其實不多,共同話題倒是不少,陳默通過系統神仙獲逐漸獲得了過目不忘之能,但自己這夫人確是自幼便有過目不忘之能,胸中所學之豐,甚至超過陳默,兩人在一起,不會缺少話題,學識上,陳默恐怕都不及自家夫人,所以有時候陳默會拿一些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來跟蔡琰討論。

而蔡琰是那種性格比較較真的,聞言還真的仔細思索起來,最終搖了搖頭道:“陣法若真訓練成戰陣,變化無端,想要靠音律來破倒是有可能,但若向夫君所言一般通過音律讓對方爲我所用卻是極難。”

“突發奇想,夫人不必爲此勞心。”陳默看着認真思索的蔡琰,心中覺得有趣,笑道。

“但做一些限制,或許可行。”蔡琰邊走邊思索道……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六十章 獲罪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八章 煉獄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十四章 情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三章 人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六十章 獲罪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八章 煉獄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二十章 烏鴉嘴——曹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十三章 人窮志短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十四章 情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三章 人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