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

襄陽城破了,雖然對於諸葛亮來說,早有準備,但這個時間點卻不在他的預料之中,如今他算是反應過來了,陳默這是在算人心,假意建砲臺,讓荊州守軍以爲陳默要在砲臺搭建起來之後纔會對襄陽發動猛攻,有樊城之戰的先例在前,包括諸葛亮在內,潛意識中都是這樣認爲的,所以諸葛亮做了不少佈署,包括就算棄城之後,陳默得到的也只是一座廢墟,甚至還要死不少人。

但陳默的突然出手,打亂了諸葛亮的所有計劃和佈置,在亂軍中,他是被張飛拖着上了船,城中的殘軍是管不上了,只能先保諸葛亮。

城破了,主將跑了,城中的守軍無所適從,有的直接投降,有的則打開城門向江陵方向逃遁,總之破襄陽的過程,比陳默想象的還要容易,諸葛亮在戰場上缺乏應變的能力。

當然,這不能說諸葛亮差,只能說經驗太少,畢竟相比於陳默這些打了二十多年仗的人來說,初出茅廬的諸葛亮經歷過的場面太少了,尤其是在戰敗的情況下,陳默相信,若換成劉備在這裡,絕對走的比諸葛亮要從容百倍。

“這個是連環鎖,只要無意間碰到這條線,屋子裡的機關就會朝這個方向彈射弩箭。”襄陽城中,陳默在一名降將的帶領下觀摩着諸葛亮留在城中的不少機關。

按照諸葛亮的打算,就算最終丟了襄陽ꓹ 也不會讓陳默好受,在這襄陽城中ꓹ 設置了大量的機關,甚至還準備將拿不走的糧草燒掉,不說給明軍重創ꓹ 但至少也要噁心一下陳默。

“這諸葛孔明,忒心黑了。”一旁的典韋看着一處處機關被拆解ꓹ 不少機關都是人容易去到的地方,饒是他見多識廣ꓹ 也被諸葛亮留下來的這些手筆給驚得有些毛骨悚然ꓹ 這次算是長見識了。

“別拆別拆!”陳默見有人要拆這些機關,連忙喝止道。

“王上,此物留着終究有些危險,而且到處都是這東西,城中百姓也無法居住。”徐晃有些疑惑的看向陳默,不明白這些東西留着幹嗎?

“諸葛亮可是個寶庫,把馬鈞叫來ꓹ 這些地方都坐上標記,讓這些荊州過來的將士們帶着馬鈞他們看看ꓹ 有無可用之物ꓹ 有則納爲己用ꓹ 然後拆除ꓹ 沒有的,便全部拆除吧。”陳默笑道。

這工匠之學ꓹ 儒家是排斥的ꓹ 但陳默卻覺得這些東西很有用ꓹ 不一定非要用在武器上,民生上也能ꓹ 反正留着讓馬鈞他們研究研究,然後再拆,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喏!”衆人聞言各自點頭,覺得陳默說的有理。

“另外,派人問問文遠將軍,可曾攔到諸葛亮?”陳默研究片刻後,讓這些荊州降將帶着人去做標記,一邊走出來跟徐晃道。

“聽降將說,諸葛亮等人是乘船走的,文遠恐怕還未曾攔截江面。”徐晃躬身道。

“可惜了,若能留下此人,於我朝而言,有大用。”陳默有些遺憾,不說諸葛亮治理之能,單是這些器物上的奇思妙想就很讓陳默欽佩,若能留下來,無論對民生還是對軍隊來說都有極大幫助。

陳默是真心喜歡諸葛亮這樣的人才,只可惜,錯投了劉備。

“王上,公達先生剛纔派人過來,襄陽不少士紳想要拜會王上,您看……”徐晃笑道。

“不急,晾他們幾日再說,通知文遠,向江陵進發,收復沿途城池,記住,不需要太快,以穩爲主,這裡畢竟是荊州地界。”陳默擺擺手,這些人來拜見他,多半是來探口風的,不過若是襄樊城破之前,這些人來見,陳默會很熱情,但現在襄樊已破,荊州幾乎已是陳默囊中之物,這個時候你再來,那這待遇可就不一樣咯,晾一晾這些人,也讓他們自己沉澱一下,想明白自己能給什麼又想拿什麼再來,到時候纔是談判的時候。

荊州以前的生態陳默自然是知道的,劉表以來,都是文治荊州,當年陳默還只有河東一地的時候,曹操還只是東郡太守,劉表已然雄踞荊州,後來陳默奪關中,曹操奪中原,劉表依舊穩坐荊州,再後來,二袁相繼覆滅,陳默和曹操雙雄爭鋒,劉表依舊穩坐荊州,一直到陳默一統北方,這荊州就沒怎麼對外發展過。

是劉表不想?

當然不是,如果劉表真的什麼都不想,當年也不會單騎入荊州了,但自此之後,劉表卻再不能走出荊州,這其中固然有江東方面的因素,但陳默覺得荊州世家的態度更重要,換句話說,荊州世家對荊州的影響力太大了。

劉備奪荊州,剔除了手握軍權的蔡家,然後聯合劉表的非荊州舊部,掌控了荊州軍權,這纔是劉備現在能打蜀地的原因,如果蔡家還在的話,劉備再厲害,劉表當年掙脫不了的束縛,劉備也一樣掙脫不了。

陳默跟劉表和劉備的情況又有不同,他是打進來的,所以不必像劉表、劉備那樣被荊州士族掣肘,以前是他們制定荊州規則,但現在,陳默來了,這規則自然得陳默來定。

當然,也不能太過激進,若是惹惱了這些人,重新反叛收拾起來麻煩,至少在陳默攻下江陵之前,陳默不準備跟這些人攤牌,能拖就拖,不能拖……就讓荀攸頂上去,直到他盡佔南郡之後,再回來跟這些人好好地商議一番。

畢竟現在荊州世家能給陳默的東西有限,最大也不過是江陵,如今荊州精銳都被陳默給打殘了,只剩一個江陵,對陳默來說,難度不大。

想了想,陳默搖頭道:“算了,直接動身隨軍同往江陵吧,讓公達留在襄陽負責糧草調運,告訴馬鈞,等這些諸葛亮留下來的機關都拆除後儘快趕往江陵,另外將軍中一部分工匠給帶上,隨我南征。”

“喏!”徐晃點頭答應一聲。

陳默出了屋子,也沒去衙署,而是直接上馬往城外而去。

“王上,不用休息幾日再走?”典韋有些詫異的看着陳默,一羣士人而已,用得着這麼躲着嗎?

“休息什麼?此前在軍中不也每日都在休息?換張榻睡而已,還是儘快拿下江陵吧。”陳默搖了搖頭,一邊往外走一邊道:“被這些士人纏上纔不得了,沒個十天半月都走不了,你讓人告知後方,儘快將那江心銅柱給我拆了,糧草運送,還是走水路更快一些。”

“王上放心。”典韋點點頭,跟着陳默一路出城,匯合了城外的軍隊,陳默倒是沒有真的直接走,畢竟他不累,將士們也累,他準備在軍營中休息幾天之後再走。

襄樊一下,荊州戰局陡變,附近的城池紛紛歸降,諸葛亮走水路繞開張遼之後,便迅速派人傳了紀靈前來與之匯合,將附近還在荊州軍控制下的縣城百姓紛紛遷往江陵,糧草也一同運往江陵。

消息傳到陳默這裡已經隔了兩天,原本是準備多休息幾日再走,但現在,陳默有些坐不住了。

“這諸葛亮到底在想什麼!?”陳默皺眉看着前方張遼傳來的戰報,眉頭緊蹙,南郡乃荊州最富庶之地,人口廣盛,可不只是集中在襄陽一帶,諸葛亮這麼一動,近百萬人被牽連進來,這讓陳默臉色前所未有的難看。

“拖延時間。”荀攸悠悠的給出了答案,這兩天他忙瘋了,既要處理襄陽周圍安撫事物,還要接待荊襄士人不時過來騷擾,對陳默頗有怨言。

陳默自然知道這個道理,荊州軍已經被打廢,諸葛亮自知不敵陳默,所以將這些百姓調動起來,不求能殺敵,但能靠這些百姓拖住陳默南下的腳步也是極佳的選擇,諸葛亮現在缺的就是時間,或者說劉備缺的就是時間,諸葛亮這一手,可說是利用了陳默對百姓的體恤之心。

有些噁心!

“襄陽之事,便拜託公達了,我這便動身去往前線。”陳默起身,沉聲道。

“王上放心。”荀攸點點頭,他今天來也就是發發牢騷而已,還能真的跟陳默說你做的不地道?

“典韋,通知三軍將領,即刻動身南下,另外告訴馬超、龐德、張繡三將,率領騎兵先一步趕去江陵方向,給我把能攔的人都給我攔住,荊州軍膽敢阻攔,殺!”陳默看向典韋道。

“末將這便去!”典韋察覺到陳默得怒意,二話不說,領命便走。

陳默又跟荀攸交代了一些事之後,也帶着親衛出營,留張郃在樊城拱衛襄陽,又讓牽召跟在荀攸身邊,以便應對突發狀況,襄樊二城各留一萬兵馬之後,陳默方纔指揮大軍南下。

一路南下,所過之處,但見鄉莊荒廢,路有餓殍,昔日繁華荊州,如今卻是隨着這場戰爭變得蕭條無比,甚至讓陳默找回幾分幼時流離失所的感覺,這讓陳默有種想要砍了諸葛亮的衝動,本來大好局勢,被諸葛亮這一手將陳默的好心情打的煙消雲散……

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十一章 言語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六十章 獲罪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六十章 獲罪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四十章 衝突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五章 出遊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章 分道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
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十一章 言語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六十章 獲罪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章 旅途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弱點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六十章 獲罪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四十章 衝突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五章 出遊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百一十六章 結束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八十五章 蹇碩遺命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一百章 分道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