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

洛陽,太師府。

“諸侯雖然兵多勢衆,但終歸是烏合之衆,不足爲懼也。”董卓今日宴請百官,前日傳來戰報,徐榮和呂布聯手,大破諸侯聯軍,在呂布的追擊下,袁紹差點跳河,幸虧公孫瓚及時趕到,率領他的白馬義從跟呂布一場激戰,救了袁紹。

雖然沒能殺了袁紹,不過聯軍大軍尚未完全渡河,便被西涼軍打的灰頭鼠臉,袁紹作爲實際盟主更差點被殺死在亂軍之中,這絕對是一場大勝,因此,董卓在太師府宴請百官,一來慶功,二來也是爲震懾那些心思各異的文武百官。

對於滿心期盼關東諸侯打進洛陽的文武大臣來說,這委實不算什麼好消息,先是南邊陳默和華雄於陽人聚大敗袁術,而後迅速退守伊闕關,袁術五萬大軍陳兵關外卻無力寸進,緊跟着呂布和徐榮把這邊袁紹大軍打的狼狽不堪,一時間,整個大廳,除了董卓一系的人馬之外,所有人都面色發黑,彷彿籠罩着一層陰雲一般。

董卓卻仿若未覺,只是與衆將痛飲,前線接連傳來的捷報,對西涼衆將來說,的確鼓舞人心,如今袁術被打的不敢寸進,袁紹這邊更是被打的丟盔棄甲,這一仗若是能贏,就算董卓退守長安,但諸侯的臉面也不剩多少了。

“司徒公,爲今之計,該當如何?”鄭泰湊到王允身邊,低聲詢問道。

“聯軍不能敗,否則這天下將屈於董賊淫威之下,我等士人將再難有出頭之日。”王允看了董卓的方向一眼,低聲道:“伊闕關與成皋,當設法攻破一座。”

“成皋有三萬大軍,那徐榮乃董卓親信,至於呂布……董卓待其甚厚,至於伊闕關,陳默此人……”鄭泰有些頭疼,早知今日,當時對陳默下手就不該那般狠,搞得如今他們想要拉攏陳默都難以拉攏。

“徐榮、呂布雖暫時難動,但那陳默卻是未必不能。”王允想了想笑道。

“我等幾次算計於他,他恐怕不會向着我等。”鄭泰爲難道。

“未必要向他。”王允看着董卓的方向笑道:“陳默連勝,固然令西涼軍士氣大振,但他終歸併非西涼軍出身,西涼衆將未必服他,你莫忘了,那李暹如今去了伊闕關,我看用不了多久,李傕便會參陳默……”

鄭泰恍然,點頭道:“確是妙計,司徒公是說,我等到時候助那李傕?”

“不,我們助陳默。”王允搖頭道:“我等若助李傕,董卓反而不會對陳默生疑,但若滿朝文武都助陳默,董卓必然生疑,定會將陳默調回,華雄雖勇,卻不過是一介莽夫,沒了陳默,那華雄可擋不住公路的大軍。”

“原來如此。”鄭泰微笑着點頭道。

“另外,還需讓人暗中爲陳默張目,稱其忍辱負重,實心在大漢!”王允微笑道:“但切記,莫要讓外人知曉。”

鄭泰瞭然,就算他們再怎麼強調不讓外人知曉,但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樣得來的消息,反而更容易讓董卓深信,便是不能辦了陳默,也能讓董卓不能再放心用陳默。

“司徒,你與鄭侍郎在說些什麼?”董卓突然看向王允這邊,微笑道:“何不說來,於老夫也一聽?”

王允微笑着對着董卓一禮道:“太師,在下與公業在說此番成皋之戰雖然大快人心,然伊闕關之戰,陳默以寡敵衆,令袁術數次挫敗,是否也該嘉獎?”

“對對對!”董卓拍了拍桌案笑道:“陳默雖年幼,但文武雙全,此番與袁術征戰,若非那胡軫不聽軍令,可謂是大勝!是該封賞。”

董卓身邊,李傕突然皺眉看向王允道:“末將早些時日曾有耳聞,司徒公與陳將軍不睦,今日司徒公這般追捧陳將軍,有些意外。”

“李將軍言重,老臣與陳將軍不過政見不和,但心中卻都是爲我大漢,如今陳默大勝,便是我大漢大勝,老臣如此說也是出於一片公心。”王允微笑道。

“司徒公高義。”李傕點點頭道:“只是那陳默所歷戰事不多,雖有戰績,但若論行軍打仗,恐怕難以服衆,我看此番伊闕關能勝袁術,還是華雄之功。”

“但陳默方是伊闕關主將。”王允微笑道:“更何況陳默雖然年少,所歷戰事亦不多,然每戰皆勝,不能以常理度之!”

“好了!”董卓眼看着要吵起來,拍了拍桌案道:“今日宴請百官,乃是慶功之宴,這些事情日後論功行賞時再說,來,諸公且暢飲一觴。”

一場酒宴,一直喝到深夜方纔散場,李傕卻並未離開,而是隨着董卓來到書房。

“稚然究竟有何事不能當衆說?”董卓有些疲憊,上了年紀,又跟衆人喝了一天酒,已經很疲乏了。

“非是末將要打擾太師休息,而是此事頗不尋常。”李傕對着董卓一禮道。

“哦?”董卓看向李傕:“何事不尋常?”

“主公,那王允與陳默嫌隙由來已久,今日卻突然助那陳默說話,主公不覺奇怪?”李傕皺眉道。

“稚然多慮了。”董卓擺了擺手道:“自某入京以來,陳默便一直被士人孤立,然其才能確實不俗,如今也掌握了不少兵權,士人想要兵權,如今也只能示好於陳默,王允如此說,有拉攏陳默之意,我等豈能中計?”

“話雖如此……”李傕對着董卓一禮道:“然伊闕關乃洛陽南面門戶,陳默此人雖然年少,卻城府頗深,而且雖與士人不融,但末將聽聞昔日陳默與袁紹、袁術、曹操等人頗有交情,而且其師臧洪,亦是此番諸侯聯盟之盟主,不可不防!”

陳默的關係網,並不難查,臧洪是關東諸侯名義上的盟主,這層關係,一直以來也是董卓心頭刺。

董卓聞言,臉色也多了幾分凝重,如今陳默手握伊闕關兵權,如果他真有異心,放袁術入關的話,袁術完全可以趁虛截斷他們歸路,這個的確不得不防。

“此事再議,莫要自亂陣腳。”最終,董卓擺了擺手道,現在陳默讓袁術連連受挫,在軍中已有威望,若毫無緣由便將陳默罷免,說不過去,也難服衆,當下道:“天色已晚,稚然也快去歇息吧。”

“末將告退!”李傕躬身一禮之後,轉身離開。

只是李傕雖走,董卓這一夜卻是輾轉難眠,以前倒不覺得如何,但如今,董卓真的有些不放心了,這凡事就怕多想,一旦人心生疑,看什麼都有問題,何況師徒兩個,一個是關東諸侯的盟主,一個卻在這邊守禦重關,怎麼看都有些詭異吧?

接下來一段時間,風平浪靜,呂布鎮守敖倉,令關東諸侯難以渡河,徐榮屯兵許瑒,與敖倉、成皋互成掎角之勢,在河水再度結冰之前,關東諸侯想要渡河怕是難了。

雙方雖然有小規模混戰,甚至曹操曾想從河內渡河,直取孟津,卻依舊被擋回來,無論李儒還是諸侯身邊的謀士都已判斷出,這雙方的僵局,在今年入冬,河水冰封之前,是南有結果了。

空蕩蕩的洛陽城裡,寂靜的有些滲人,這日,李傕快馬加鞭,急匆匆的來到太師府外,翻身下馬,門口的護衛認得李傕,上前詢問。

“告知主公,我有重要軍情!”李傕道。

“將軍稍等。”那護衛答應一聲,轉身去稟報,不一會兒回來,對着李傕拱手道:“將軍,太師正在書房。”

“看好我的馬兒。”李傕將繮繩遞給對方,快步入府,一路直奔董卓書房。

“稚然,何必這般焦急?”董卓看着李傕,搖頭笑道。

“主公可曾聽聞最近那幫太學弟子之中傳出的謠言?”李傕詢問道。

董卓點點頭,最近幾日,太學院沒走的弟子中,突然間不知從何處傳出一個說法,陳默當初投靠董卓,實乃迫不得已,忍辱負重,看出洛陽必被董卓所佔據,是以果斷投靠,忍辱負重,潛藏於董卓身邊,獲取董卓信任,以圖大事。

“你也說了是謠傳,讓我怎能相信?”董卓搖了搖頭道,這謠言,有很多漏洞,陳默是不是忍辱負重不知道,但在一開始,那可是半點重用也沒有,到如今,陳默得到的地位那都是人家一刀一槍殺出來的,跟這幫子士人有什麼關係?

“我看未必。”李傕從懷中取出一疊絹佈道:“我侄李暹最近在伊闕關任職,發現陳默行爲詭異,曾冒險潛入其居室,盜得這些書信。”

“書信?”董卓接過那些絹布,一張張看着,有些茫然道:“這些書信有何問題?”

都是一些風花雪月之事,能有什麼問題?

“書信本身沒有問題,但這些書信卻是得自袁術!”李傕沉聲道:“主公,兩邊現在可是在打仗,陳默卻與敵軍主帥互通書信,真的只是爲敘舊?末將是無法相信。”

董卓聞言皺起眉頭,想了想對着門外道:“去請文優過來。”

“喏!”

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四章 虛實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七章 瑣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七十章 ‘家書’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十二章 夏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四十章 胡風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章 徐晃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
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四章 虛實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七章 瑣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七十章 ‘家書’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十二章 夏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四十章 胡風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四十三章 鬧劇落幕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章 徐晃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八十一章 看不見的爭鋒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