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

“主公,大喜!”洛陽,將軍府。

陳默剛剛來到廳堂,便見李儒、徐庶、荀攸、楊修四大謀士已經齊聚,楊修更是起身抱拳道。

“怎的,袁家兄弟開戰了?”陳默坐下來,笑問道。

“主公神機妙算,在下佩服。”楊修點點頭道。

這個消息,陳默自然是先一步知道的,這麼大的事情,不可能手下人都知道了,自己最後一個才知道,不過臉上還是做出一副很驚訝的樣子道:“比我預想的要快。”

實際上,陳默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確實有些驚訝,許攸離開,他以爲這兄弟二人至少還得醞釀一下,誰知道這纔不到半月,剛剛入冬,兩兄弟就打起來了。

“但事實如此,袁譚已在三日前於魏縣一帶與袁尚麾下大將高覽交戰。”楊修微笑道。

“說說冀州佈署吧。”陳默點點頭,目光看向徐庶。

徐庶點點頭,起身命侍衛將一副冀州地形圖掛起來,讓衆人都能看到,這冀州地形圖是根據細作這些年來探查結果,自然不可能如許攸獻給曹操的那張地圖那般詳細,但大致上城池、山川的分佈基本吻合。

“如今袁尚雖與袁譚開戰,然在佈署上,卻頗爲謹慎,張郃率部屯於牧野、朝歌一帶,爲的便是防禦我軍自河內殺入,老將韓瓊屯於中山,防備太史將軍以及黑山軍,莫看此人年近五旬,然此人有老槍王之稱,昔年在袁紹麾下鎮守幽州,威震塞北,槍壓遼東,無論武藝兵法,猶在四庭柱之上,那韓猛便是其侄,雖無得其真傳,但亦是少有猛將,在此之外,還有一人需注意,此人名喚牽召,有勇有謀,行事果決,如今接替韓瓊駐守遼東震懾公孫氏,此人之能,不再四庭柱之下。”

袁尚這次打袁譚,之所以兵力反不如袁譚,就是因爲袁尚還要顧慮四方,張郃、韓瓊、牽召這些大將各有任務,爲他守住四方,便是防備曹操和陳默來襲。

徐庶介紹道:“此四人,乃袁尚部下上將,不可輕視,但除此之外,還有大將蔣義渠、眭元進,也頗有威望,此二人駐守黎陽、濮陽,防備曹操,還有高幹乃袁紹之甥,如今駐守鄴城,算是袁尚親信。”

“也就是說,如今袁尚與袁譚相爭,但實際上,袁尚只派高覽出兵,並未盡全力?”楊修有些驚訝道。

“正是如此,袁尚此子,頗有乃父之風,能顧全大局,以此來看,確實比其兄長袁譚更適合做這冀州之主。”徐庶點點頭,袁尚這般佈署顧慮周全,基本沒什麼漏洞,哪怕如今與袁譚相爭,陳默、曹操想要打入冀州也不容易,但如此一來,平定袁譚所能拿出來的兵力可就不多了。

“更重要的是,據我軍在中原的細作來報,曹操早在半月之前已經開始向鄄城、清丘一帶調集兵馬,青州一帶暫時未得到消息,但想來也有佈署。”徐庶見衆人沒了疑問,繼續道。

“曹操這般反應倒在預料之中。”荀攸笑道:“不過,在下以爲,此時曹操不會在青州動兵,而是集結兵力甚至與袁譚聯手,合攻袁尚,甚至蔣義渠和眭元進的防線也沒用,曹操恐怕會直接通過袁譚攻入冀州。”

陳默看了荀攸一眼,點點頭道:“不錯,袁譚此人勇而無謀,曹操只需說服其麾下謀士,便可得說服袁譚。”

袁譚麾下謀士,基本都是潁川士族,如今袁氏二子反目,相互攻伐,袁氏已經失了與陳默、曹操爭雄之機,倒戈甚至勸袁譚歸降曹操這些人都能做得出來。

更何況還有許攸做說客,在這方面,曹操已經佔據了優勢。

“主公,如此一來,我軍豈非已失先機?”楊修皺眉道,曹操有許攸相助,甚至能跟袁譚聯手,輕易便可入冀州,而他們這邊,卻是要攻破重重防禦,方能攻入,就算最終佔據了一些城池,但兵力上恐怕也難以與曹操相抗衡,便已經落入了下風。

“那倒未必。”陳默笑道:“一者,既然已失先手,那便不着急用兵,而且曹操的目標是冀州,而我們的目標卻只有鄴城。”

“鄴城?”衆人看向地圖,不解陳默此言何意。

“鄴城乃冀州要地,不但是其朝廷所在,更重要的是,此地若被我軍佔據,就算曹操得了河間等地,我軍也可出兵斷其歸路。”陳默笑着解釋道。

衆人聞言目光一亮,如此一來,曹操若不退兵,便隨時可能被陳默直接斷去歸路,同時陳默的兵馬還可自滎陽一帶出兵,攻略兗豫之地,如此一來,這局勢便又朝着向陳默有利的方向發展。

“主公想與袁尚結盟?”在座衆人都不是笨人,很快明白陳默意圖,既然不能先發制人,那便積蓄力量,不出手則以,一出手便能讓曹操積累的優勢瞬間蕩然無存。

“算不上結盟,只是暫時不攻而已。”陳默搖了搖頭,這個時候結盟沒有意義,以袁尚的爲人,該防還是要防,到時候撕破臉反而容易讓對方生出困獸之心,倒不如先不管,暗中佈局謀劃,策反對方將領,等到關鍵時刻一擊致命。

“主公。”徐庶皺眉道:“曹操有許攸投效,此等事情,我等既能看出,許攸如何不知?”

“不錯,我說的是順利狀態,曹操很有可能先下鄴城而後再圖謀,不過這也更合我意,便在鄴城一決高下!”陳默笑道。

攻略再多的城池,也只會分兵而已,所以最重要的還是鄴城,陳默估計,自己那兄長斷不會分散兵力去攻打那些無關緊要的城池,一旦擊敗袁尚,恐怕立刻便是直取鄴城,而這一次,決定的是中原未來十年大勢,乃至整個中原的未來的走向,是陳默強還是曹操強,所以這一仗無論是陳默還是曹操,都不可能罷休。

“傳我軍令,調餘昇爲司隸校尉,總督河洛防務,崔耿駐守滎陽,鮑庚駐守成皋,石庚駐守伊闕,白驃、韓凱爲偏將軍,入餘昇麾下聽令,武義前往河內集結兵馬,高順、徐晃、馬超、張濟、張繡、龐德率各部向河內集結,此戰我將親臨前線!”

“喏!”衆人面色一肅,對着陳默躬身一禮道。

次日一早,陳默帶着羣臣上朝,劉能如同往日一般道:“諸卿有事請奏,無事退朝。”

“陛下!”陳默踏出一步,對着劉能躬身一禮道:“臣有要事。”

“哦?”劉能連忙正襟危坐,看向陳默道:“不知大將軍有何事?”

“回陛下,冀州袁尚、袁譚兄弟相爭,河北亂局已現,臣請命領兵出征,收復河北之地,望陛下恩准。”陳默一禮道。

“大將軍可有把握?”劉能看着陳默,詢問道。

雖說陳默有調動天下兵馬之權,但這一次跟往日不同,陳默這一次可是劉能繼位以來第一場大規模征戰,如果失敗的話,劉能擔心自己皇位不保,雖說在陳默手下是個傀儡,但陳默也沒虧待過他,如果失了皇位,再回到以前的日子,劉能科不願意。

“陛下放心,此番冀州動亂,袁家二子不足爲慮。”陳默微笑道,打仗自然沒有必勝之說,不過此時在朝堂上,陳默自然不能說喪氣話。

“大將軍。”楊彪聞言卻是出列,皺眉對着陳默一禮道:“冀州內亂,中原曹孟德恐怕也不會放過此番良機,若曹孟德來攻洛陽,大將軍卻帶大軍出征,朝中該如何御守?”

“此戰,曹孟德對冀州亦是謀劃已久,而且近來亦是調兵往東郡一帶,臣會屯兵河內,若曹孟德出兵冀州,便與他相爭於冀州,若他敢來犯我疆界,臣會揮師回擊,此外臣已命餘昇爲司隸校尉,此人善守,有他在,洛陽穩如泰山。”陳默微笑道。

“如此一來,大將軍豈非失之先機?”楊彪皺眉道。

“此番冀州之戰,三家諸侯起兵怕有數十萬之衆,一時之先機,並不能決定勝負。”陳默微笑道。

“如此,大將軍不在,誰能輔佐朕主持朝政?”劉能一臉爲難的道。

羣臣聞言,卻是齊齊噤聲,目光紛紛看向陳默,這個話題比較敏感,一不小心,就可能惹了陳默不快。

“臣已作出安排,尚書令李儒可決斷朝中之事,此外廷尉滿寵可約束羣臣,有此二人在,可保朝中安泰。”陳默微微一禮,面色平靜道。

他領兵出征,朝中自然要有能夠信得過並且有足夠能力之人爲自己坐鎮後方,李儒、滿寵二人,一個可以主持朝政,一個可以威懾羣臣,再加上洛陽掌兵事者,皆爲陳默部將,有這些人在,自然可保朝中無事。

劉能眼中閃過一抹失望之色,不過臉上笑容卻是未曾有絲毫變化,一臉欣慰的道:“既然大將軍已有安排,朕也便安心了,預祝大將軍此番能得大勝,揚我朝之威!”

“多謝陛下!”陳默躬身一禮,東征之事自此定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二章 里正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六章 勾心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十四章 膽氣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六章 鄭屠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十二章 商道第八章 匪類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五十一章 禮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四百章 曹操的奇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二章 里正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六章 勾心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十四章 膽氣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六章 鄭屠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五十四章 風雲再起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七十七章 新環境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二百零一章 新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內患伊始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十二章 商道第八章 匪類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四百零八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五十一章 禮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四百章 曹操的奇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