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

“這荊州沒了水軍,荊南四郡劉備恐怕拿不到了!”官渡,陳默大營,仔細端詳着地圖,陳默皺眉道:“公達、元直,你二人若分別是劉備和孫策,若想繼續發展該如何?”

荊州易主的事情,是先傳回洛陽,然後再從洛陽傳到官渡,等傳到陳默這裡的時候,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陳默這邊跟曹軍決戰,就算及時知道也沒有餘力去插手荊州之事,不過這個結果對陳默來說不算太差,孫策雖然得了不少地盤,但最重要的南郡沒有落入孫策手掌,否則的話,還真可能讓孫策成了氣候,有劉備這顆釘子釘在這裡,雖然對南陽也是個威脅,但於如今的局勢來說利大於弊。

孫策不可能在劉備的眼皮子底下去打南陽,而劉備有孫策在側,也不可能毫無顧忌的北上,這兩家能夠相互形成牽制。

荀攸看着地圖道:“若是孫策的話,急切間難以攻下南郡,但如今孫策最大的優勢在江面之上,而荊州水軍全軍覆沒,短時間內難以在江面之上與孫策抗衡,如此一來,便可組織水軍,逆流而上,謀取巴蜀,若讓孫策成功,有巴蜀之險,有長江天塹,我軍便是奪了中原,再攻佔南郡,要想恢復天下一統之局,恐怕也非一時可得。”

陳默點點頭,如果他是孫策,也會這麼去做。

“巧了。”一旁徐庶微笑道:“我若是劉備,也選巴蜀,若劉備能佔據巴蜀,則天下三分,可聯合孫策共抗主公。”

陳默聞言,皺眉看着地圖道:“如此一來,卻是斷了江東進取中原之路,雖可進取江淮,然此爲極限,再往北,孫郎便無以爲繼,以孫策這段時間的佈署來看,與公達所言相合,想必也是看出了其中的關鍵。”

水戰,北方將領不行,強如呂布,當年在漢水之畔,面對並不如江東水軍的荊州水軍都連連吃癟,但若上岸作戰,這局勢就得逆轉過來,呂布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不在水裡,江東軍也好,荊州軍也罷,當時呂布可是隨便欺負的。

“兩家聯手的前提便是荊州,除非劉備願意讓出南郡,否則兩家結盟不過笑談。”荀攸也點點頭贊同道。

劉備就算得了巴蜀,可能讓出南郡嗎?

恐怕很難,而且陳默也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摸索着地圖,陳默敲了敲笑道:“先靜觀其變吧,我等當務之急,是曹操,曹操不除,他比孫策、劉備加起來威脅都大,至於荊襄之局,暫且命細作緊密監視,荊州送來的情報,直接送來此處,不得有誤!”

“喏!”荀攸與徐庶躬身答應一聲,如今雖然已經鎖定了勝局,但曹操一日未敗,陳默一日無法真的抽身他顧,中原纔是陳默如今的核心,拿到中原之後,天下三分,陳默獨據其二,就算孫策真的成功了,也只能偏安,無法真正與陳默抗衡,況且從劉備的表現看來,顯然也不會看着孫策計策成功。

陳默這邊重新將目光落回曹操身上,曹操同樣也在爲如今的局勢頭疼。

“主公,如今我軍糧道不斷被陳默以騎兵襲擾,恐怕難以再與陳默相持,而陳默此番遷營之舉,顯然想趁機滅掉我軍主力。”程昱擰眉思索道:“此時,當設法撤軍!”

騎兵的缺失讓曹操很被動,曹純生死未卜,虎豹騎凶多吉少,而中牟以東一馬平川,正是騎兵馳騁的好地方,陳默不知道曹操的糧道是走哪一路,但不要緊,這七支騎兵隨意亂逛,就能把曹操的糧道給絕了。

哪來的這麼多騎兵?

曹操此刻也在頭疼此事,以往陳默雖然也用騎兵,但根據曹操的瞭解,陳默麾下騎兵就三支,分由馬超、龐德、張繡三將帶領,上次雖然圍剿馬超沒有成功,但也將馬超麾下騎兵重創,虎豹騎足矣讓對方騎兵不敢動彈。

但現在突然殺出這麼多騎兵,曹操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但手中沒有騎兵,根本拿這些騎兵沒辦法,上萬騎兵,沒有十萬兵馬在這平原上很難圍剿,就算現在曹操主力盡出,也只能擊退,想要將之剿滅卻是不可能。

而陳默顯然沒有給曹操這個機會的打算,直接將大營搬到曹操隔壁,恐怕就是爲了讓曹操投鼠忌器,不敢有太大的動作。

至於派少量兵馬前去,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讓那些騎兵剿滅。

程昱想要撤兵,但不能撤,一旦撤了,曹操敢肯定,陳默絕對會直接把大軍懟到睢陽城下,這般一來,就是決生死了。

曹操將目光看向郭嘉。

“有個拙計,可暫解燃眉之急。”郭嘉思索道。

“何計?”程昱詢問道。

“從後方再調兩萬兵馬專門負責護送糧草。”郭嘉嘆了口氣道。

這的確是拙計,兩萬兵馬護送糧草,陳默派來的那些騎兵也不敢招惹,但光是運糧消耗,就能讓曹操肉疼,這般下去,若與陳默拼消耗的話,曹操肯定是先承受不住的那個,等於是拖延了一下敗亡時間,而且一旦戰敗,接下來,曹操都無法抗衡陳默。

而且再調兩萬兵馬,必然會影響到曹操其他方面的防禦,如果江東此時趁勢奪取兩淮之地,曹操一點辦法都沒有。

“但……”程昱自然也看出了這計劃的不妥之處。

“我等需要時間,讓陳默自己露出破綻。”郭嘉擡頭,看向程昱道。

“破綻?”程昱疑惑的看向郭嘉,陳默有破綻?

“洛陽。”郭嘉輕言道。

洛陽?

程昱皺了皺眉:“奉孝能確定?”

郭嘉點了點頭,目光看向曹操,曹操見狀,點頭道:“洛陽朝廷,曾暗中派人前來睢陽,有意與我等聯絡,陳默這幾年聲勢日盛,洛陽朝廷有人覺得伯道不適合再執掌大權。”

說道最後,曹操也忍不住嘆息一聲,雖然如今分屬敵對,但對於這些人,曹操是打心眼兒裡噁心,當初劉協活着的時候,朝中也是總有那麼些人不思報國,卻總想着怎麼拖後腿,怎麼把權利從曹操手中奪回來,而如今,換成了陳默面對這樣的局面。

這些人也是搞笑,也不想想,就算真的讓他們成功了,陳默被他們搬倒,他們中有誰能夠接替陳默?陳默手下那些虎狼之將,有誰能鎮得住,根本就是給諸侯做了嫁衣,如果陳默敗了,曹操真會如他們所願那般,只拿十幾座城池?

至少洛陽和冀州,曹操絕對會毫不猶豫的搶下來,至於關中,沒了陳默,曹操相信,只要給自己幾年時間,他能將陳默的地盤全部接手,所以,這些人的做法,分明就是爲他人做了嫁衣。

不過噁心歸噁心,對於這些人的暗中聯絡,曹操卻是直接就答應了,這種事,他也面對過,當年若非睢陽內部暗鬥,劉協之死到現在還是懸案,如何會出現後來四帝雙王的局面?

正是因爲劉協之死,使得漢室僅存的那點餘威都不剩了,如今雖然變成了三帝雙王,但這天子存在的意義也僅是個象徵物而已。

那劉能不明自身,這個時候還想跟陳默奪權,自毀長城,當真是愚不可及,但這對曹操來說,卻是好事,他沒有拒絕的理由。

“如今,主公與陳默激戰於此,就算此時洛陽有變,陳默也不能及時脫身,去洛陽主持大局,如此一來,若洛陽政變,將成皋一堵,陳默僅餘這百餘里之地,便是再強,也難與我軍相抗!”郭嘉笑道。

洛陽那些人蠢麼?其實不蠢,在勾心鬥角,陰謀害人的方面,陳默和曹操都未必鬥得過他們,而且如今兩大諸侯全力出手,精銳盡出,後方自然空虛,這個時候,對於這些擅使陰謀詭計之人來說,正是最佳時機,若錯過了,可就再無機會了,曹操此前已經將這邊消息暗中通過豫州送入,曹仁也在暗中派人靠近伊闕關一帶準備響應,幫他們一把,若能成功,不但陳默之危可解,更可趁機拿下伊闕關,爲他們日後進取河洛做準備。

若陳默就此敗亡,那直接進取關中都有可能,就算陳默及時扭轉大局,也可以將戰場推到伊闕關,陳默元氣大傷之下,也只能退回關中。

最好的結局,就是陳默就此敗亡,那天下羣雄,再無人能與曹操相抗,但這個可能性不高,所以郭嘉和曹操的謀劃,是以重創陳默主力爲前提展開的。

但前提還是洛陽方面的那些人能夠支棱一些,至少給陳默造成一些傷害,讓陳默亂了方寸,他們纔好施展。

曹操嘆了口氣,其實這場跟陳默之間的角逐,還是他輸了,如今不得不將希望寄託在陳默後方不穩的前提下展開謀劃,這讓曹操心中不是滋味,他更想要的,其實還是戰場上能將陳默這個昔日好友強勢碾壓,憑能力壓服陳默,這纔是曹操最想要的,這會讓他很有成就感。

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三章 夏丘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四章 聲音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十一章 倒退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八章 匪類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十章 人命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三章 夏丘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九章 學藝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六十章 發泄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六章 屠莊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十五章 變味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
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殊夢境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三章 夏丘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四章 聲音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十一章 倒退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八章 匪類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十章 人命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四十二章 兒戲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攻第三章 夏丘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九章 學藝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六十章 發泄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一百零五章 初見第六章 屠莊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十五章 變味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