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人活着就是個念頭
何雨柱一直知道農場裡面有另一套隱形班子存在。
郭書苗在的時候,都揣測過哪幾個人應該是跟老路那邊一條線上的。
這個不是說保衛,也不是說工作人員。
而是那些技術員跟老師們,中間必定有一兩個,是配合老路那邊工作的。
不然總不可能是那幾個保衛能懂各種方面的知識,知道什麼研究上面需要,然後打電話報上去。
必然是在那些研究人員裡有一個懂行的。
這個上面,何雨柱是選擇了裝糊塗。
總歸大家互不打擾,就已經是很好的事了。
讓何雨柱拋家棄子,隱姓埋名,然後鑽某個山窩窩裡搞研究,何雨柱做不到,他沒那麼偉大。
但要是能在不影響何雨柱生活的情況下,爲國家做點貢獻,何雨柱很樂意效勞。
所以這也是何雨柱沒細查那個“內鬼”是誰的原因。
不難查,像這種事要是真想查,其實是很簡單的事。
誰天天在裡面混日子,各個項目組到處幫忙,那基本也就差不多就是那個人了。
至於數字單位請何雨柱吃飯,今年還是第一次,酒桌上也沒說什麼。
就說了一些四九城的人情世故,街頭巷尾的傳聞。
還是那個滿頭白髮,自稱姓龔,是連給何雨柱敬了幾杯酒,說是感謝何雨柱幫了大忙。
整場酒席,何雨柱是提心吊膽的去,稀裡糊塗的回。
他就怕龔老頭突然說看他骨骼清奇,要收他當手下,然後去哪個荒山野嶺一起去修煉神功。
幸好,人傢什麼也沒說。
今年何雨柱參加的酒席多了一點,畢竟今年何雨柱手裡有硬通貨~豬肉。
而且看上去,何雨柱手裡的養豬場明年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所以請何雨柱吃飯喝酒的人就多了。
有些小單位能拒絕,有些單位真沒法拒絕。
何家四個人工作,何雨柱接到相關單位的邀請就有五六份。
劉婷的毛紡廠請何雨柱吃了一頓,那沒辦法,必須要去,劉婷懷孕,廠裡在劉婷工作上照顧不少,並且明年生孩子,還得毛紡廠給劉婷安排點輕鬆活。
軋鋼廠不用說,就算不請,到年底了,何雨柱也得去報到一下。
小任那邊突然兩份邀請,一個是保衛科的上級,一個是小任以前在部隊裡的一個老領導,現在調到四九城周邊駐紮,都是盯着何雨柱明年養豬場的產出來的。
這個沒說的,何雨柱是答應了小任那個老領導,明年幫該部隊建設一個小型科學養豬場。
至於小任上級那塊,何雨柱沒打包票,但也是答應到時候儘量協調。
這不算完,何媛的學校領導也跑出來請何雨柱吃飯。
這個何雨柱就不慣了,直接沒搭理。
答應小任那邊,一個是爲了妹夫前途,再就是何雨柱對穿軍裝的那些人一直是有好感。
人家想着自力更生,何雨柱提供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很樂意。
但學校跟着跑出來幹嘛?
難不成還拿何媛的成績來威脅何家?
那就搞笑了。
後來小錢老師特意跑了過來解釋了一下,何雨柱才清楚鬧了烏龍。 原來何媛那個學校校長是才新調過來的,以前是老錢的學生。
人家這是想着對何雨柱感謝,並且也不是請何雨柱吃飯,而是要上門拜訪,問何雨柱什麼時候有空。
但何媛的致命弱點就是怕老師了,原來冉秋葉在的時候,就把小丫頭嚇得不輕。
校長頭一次上門,正是何媛開的門,知道何家沒大人在家,就讓何媛給何雨柱帶話。
這丫頭聽了個稀裡糊塗,回家聽到她姑父跟何雨柱商量老領導請吃飯的事,也就順口一說。
總歸這段時間,何雨柱是忙痞了,正事沒幹幾件,就忙着這些應酬了。
何雨柱走進院子的時候,王福榮一身青灰色棉襖,滿面紅光的站在了房門口。
除了肩膀微駝了一些,臉上乾乾淨淨的,卻是比以前還精神一些。
以前王福榮也是紅臉,但那種紅,是臉色有點發暗,嘴脣也有點發青的樣子,說話喘氣都跟拉風箱一樣……
每時每刻,都是身上壓着一副重擔的樣子。
而很明顯,自從何雨柱跟三師兄拉着他去找名醫調理過後,再加上這幾年日子順心,老頭身子也好了不少。
其實人活着就是個念頭。
像老頭以前是人前風光,多少人捧着哄着,但內心卻是苦澀。
家宅不興,眼見着傳宗接代都難辦了,這心情能好到哪去?
估計這也是上輩子王福榮沒空管何家閒事的原因。
所以說,一念爲善,幫人即是助己。
這話真心沒錯。
何雨柱重生後,一開始是拉着王福榮給他撐腰。
但後來也等於說救了王家,得得失失,也是說不清的事。
何雨柱笑的很真誠,連忙快步走到師父面前,放下孩子,對着王福榮欠身道:“師父師孃,您二老身體還好?”
“好,好,好,能吃能睡。”王福榮樂呵呵的回道。
“還能揍我。”補充這話的是他大孫子,被親孫子懟了,王福榮並沒有生氣。
反而是舉手比劃了一個揮手的姿勢嚇唬道:“你下回再胡攪蠻纏,滿地打滾,爺爺還揍你。”
小傢伙環視一圈,眼見這兒沒人幫他,立馬服軟,上前抱住王福榮大腿道:“爺爺,爺爺,我以後再不故意搞髒衣服了。”
據何雨柱觀察,王家最慣這個孩子的,不是老兩口,也不是秦京茹,反而是王石頭,也就是王家小二了。
王石頭可能知道自己是鬼門關上掛過號的人,雖然醫生說是調理過來了。
但他心裡總歸是有隱憂,擔心哪一天突然一下子就走了。
所以對這個小傢伙,那是無條件的寵溺。
反而是秦京茹,雖然有小心眼,但她也是有眼色的人,知道在這個家裡誰是一家之主。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她很少插嘴。
能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人,總歸是很容易獲得幸福的。
她知道何家不喜歡秦淮茹,所以自從嫁到王家後,她跟秦淮茹斷得很徹底。
而王福榮之所以沒有無條件寵溺孫子,也是因爲他清楚家裡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