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一種野菜,三種味道
田丫就算再沒見識,但地痞流氓她原來卻是沒少見。
像是最近那些經常往她家修車鋪跑的人,一看那個走路姿勢,田丫就清楚那些人跟鄉間那些偷雞摸狗的二流子沒什麼區別。
這個上面,她肯定是害怕的。
她害怕易中海走上歪路,害怕易中海犯錯,從而毀了她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生活。
她有心想着勸易中海兩句,卻又害怕易中海多心,反而對她有什麼意見。
說白了,她也看不準,又有點膽小怕事。
普通人身上總有那種僥倖心理。
於是只能把這種擔心藏在內心深處,每天眼皮直跳的生活着。
其實,這種惶恐,易中海也有。
田丫還是不瞭解,而易中海卻是很清楚他這段時間乾的是什麼事。
~銷贓。
在這個年頭來說,這種事要是被人報到所裡,那他這輩子就完了。
但上了賊船,想要再下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他也只能叮囑那些混混,把事情做的再隱蔽些。
當然,那種隱蔽,能瞞得住別人,卻是瞞不住天天與他同出同進的媳婦。
田丫把馬齒莧摘乾淨,清洗,然後放在開水當中焯水,接下來就是油鹽醋味精的涼拌。
這個也就嚐個新鮮,也就易家有這個條件,才能這麼精細的吃法。
像是何家今天也是摘了不少,不過何雨柱是焯水過後,加上肉餡,調好了味道,包了一頓餃子。
也是涼拌了一些,何雨柱跟妹夫小酌一杯。
搭配上辣椒油啥的,饞得何家兩個大肚婆直流口水。
沒辦法,只能看,不能吃。
像是這些野菜,性寒,孕婦是不宜吃食的。
而賈家,則是簡單粗暴了,直接就是洗乾淨煮粥,把野菜當成了主糧食用。
三家人三個吃法,也就代表了三家的生活水準。
這也就說明了,這個年頭的四九城生活水準是遠遠高於其他地方的。
像是很多老人嘴邊上都有句話~野菜半年糧。
其實大多數平常老百姓,也就秦淮茹家這個生活標準。
秦淮茹有工作,雖然一直就是因爲各種問題待崗中,但基本的生活,軋鋼廠跟街道還是要保障的。
像是秦淮茹現在拿基本工資,也就十二塊五。
這筆錢雖然少,但一家人要是緊一點過日子,再接點手工活貼補家用,也是能活。
賈家最大的問題,還是以前欠下的債,以及另外的開銷。
這個上面,像是秦淮茹欠胖子的那些錢,還有以前棒梗偷東西的罰款,其實都已經由軋鋼廠代她賠償了。
原本是每個月從秦淮茹工資裡一塊兩塊的扣,但這回棒梗事情一出,秦淮茹去廠裡一哭訴。
雖然沒從廠子裡借支到錢,卻也把那些賠償扣款暫時停了。
這就是集體廠子的好處,只要秦淮茹是這個廠裡的人,不管她身上帶着什麼問題。
但廠子裡總歸會讓她活,不會眼睜睜的看着賈家餓死。
至於扣款,只要秦淮茹在廠子裡,人不死,債不消,哪怕過個十多二十年,總歸是有還上的那天。 不過苦日子,賈家肯定是要過很長一段時間了。
清水寡湯,綠色的野菜爲主,偶有幾粒米花翻滾到鍋面,兩個稍帶暗色的雜糧窩頭,卻是被秦淮茹從中間分開,一家四口,一人半個。
這就是賈家的晚餐了。
賈張氏就着發黃的燈光,瞥了一眼那沒半點油星的粥水,雖然很餓,卻是沒有半點食慾。
這段時間,賈張氏也是瘦了不少。
人總歸還是因油水而胖瘦的。
那種餓着浮腫的虛胖,與自然的發福卻是完全不同。
所以可想而知,上輩子賈張氏就不曾缺過油水。
賈張氏又偷看了一眼秦淮茹,眼見秦淮茹臉色陰沉似水,卻也沒敢繼續言語。
想要囂張跋扈,也得有資本。
現在的秦淮茹,可能對上別人,爲了生活,還會強忍着心中的憤懣,與別人好好說話。
但對上賈張氏,現在就是少顆火星。
賈張氏相信,只要某件事上給秦淮茹找到藉口,秦淮茹必然是要藉機生事,說不得就要把她趕出賈家。
所以這段時間,賈張氏真不敢惹秦淮茹,連糊火柴的手工活,賈張氏也是認真的一天干到晚。
這就是沒辦法的事了。
畢竟賈家搞成這樣,秦淮茹也算是把褲衩子全輸光了,她已然沒有任何可懼怕的了。
賈家四口沉默無言的吃着晚飯,也就小丫頭槐花,稍微不懂事一些。她哭哭啼啼的,邊吃邊乾嘔着。
秦淮茹一瞪眼,槐花立馬閉嘴。
只能強忍着噁心,把那一碗綠糊糊般的東西,使勁的往嘴裡塞着。
而這個時候的易家,雖然燈光仍舊昏黃,但田丫整的幾個菜,卻是在油脂的調和下,閃現出讓人擁有食慾的色彩。
金黃的炒雞蛋,易中海一筷子夾了小半,直接放到了黃毛丫頭草兒碗裡。
草兒稍微有點膽怯,想着端着大碗往後縮的,卻是強忍住了,怯怯的對着易中海說道:“謝謝~爹。”
前面的謝謝是正常說話,後面的稱呼還是不可避免的低了一個音調。
其實草兒也是挺奇怪的。
她這個後爸,對她好的時候是真好,什麼都捨得給她。
但冷淡起來的時候,光那個眼神,就讓草兒如履薄冰。
就感覺易中海有時候看她,就像看路邊的一條狗一樣,一點溫度都沒有。
所以這幾年,易中海這種反覆無常,把小丫頭草兒也是搞麻了。她也不清楚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應對易中海。
“當家的,聽說後院劉海中讓他家老三跟着衚衕口修自行車的老張後面學徒了。”田丫的話語仍舊有試探的意味。
其實對於劉海中想着讓劉光福跟易中海後面學修車這個事,田丫並不想反對。
本來就是好壞摻半的事情,就目前來說,如果能跟劉家交好,那麼對於易家在衚衕裡的地位,是有一定好處的。
別的不說,要是易家遇到什麼事,有錢的劉家是真會幫忙的人。
而對於易中海,這個事應該更加是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田丫很不瞭解,易中海爲什麼情願跟劉海中翻臉,也不願收劉光福當徒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