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餓不死瞎家雀。
每個城市,都有着讓各種人生活下去的可能。
就像是這個時候的盲流,在每個城市都有一些。
哪怕就是街道跟市管再是清掃,但那些人,清掃掉一批,過不了多長時間,又來一批。
總歸能找到他們活下去的夾縫。
那些人都能活,何況易中海這樣有手藝的。
一開始易中海也掙的不多,連溫飽,都得從老本里面拿着貼一點。
但時間一長,他的手藝是真的,也慢慢的打出了名聲。
有些小廠子機修工或者鉗工技術不行的,就是通過口口相傳,用上了易中海。
要不是易中海背了個進去的名聲。
說不定還真有人想着給他個正式工位。
算算賬也划算,花個二十多塊錢,養一個高級工老師傅,誰不願意啊?
但現在社會還沒私營廠子生存的土壤,所以哪怕有領導再看的上他,卻也是沒有辦法,解決他的工位問題。
也就一些公社的附屬小廠,願意給易中海一個臨時工,他又不願意去。
這也正常,公社那邊的臨時工,那收入實在低了一些。
最多也就十塊八塊。
易中海在城裡隨便做做,也能一個月掙個二十多。
有了穩定的收入,易中海自然也想着其他事情了。
就像是娘們。
本地有戶口的正經人家,肯定看不上他。
但那些跟他在一起等活的盲流們,卻是也有人盯上了易中海這個高收入技術工。
這個年頭能出來做盲流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真的在家裡呆不住的二流子。
還有一種,就是家裡負擔實在是太重的人,靠着地裡那點產出,養家餬口都做不到,只能進城拼一拼。
還是那個問題,易中海的長相太有欺騙性了。
那些盲流又沒辦法查易中海的檔案,易中海隨便胡謅兩句,就把那些人忽悠過去了。
所以,最近真有一個冀北那邊跑過來在T山搖煤球的王姓漢子,替自家妹子看上了易中海。
據說是他家親妹子,今年才二十五六,孀居在家,沒孩子。
只要易中海能給她一口飯吃,連彩禮都不用給。
那漢子現在才三十不到,最近是跟易中海打得火熱,五十多的易中海,跟人家兄弟相稱。
也就是易中海現在實在是太精了,不見兔子不撒鷹。
易中海對王姓漢子承諾了,只要他回家把他妹子領過來,女的願意留在這邊過日子,易中海答應給漢子十五塊錢。
這個價格也不是輕許的,易中海算的好好的,
五塊是給漢子來去的路費,十塊錢算是他給的彩禮。
人家漢子也是老實人,不過現在他們這種盲流,來去不易,都是通過扒火車啥的溜到T山的。
所以也不可能輕易回去。
只能等到秋收,或者過年了。
也就是易中海外面已經定了一個。
現在他對秦淮茹,也就是當成了一個備胎在對待。
甚至秦淮茹連備胎都是算不上,只能說解決易中海偶爾不多的需求。
如此而已。
也就秦淮茹還信的真真的,真以爲只要賈張氏一死,易中海就會帶着他小兩千的存款,跟她搭夥過日子。
關鍵易中海從來也沒有承諾過她什麼。秦淮茹走在大街上,有人的時候,她還是下意識的貼着牆角,低着個頭。
雖然已經黃昏漸臨,大家都是急着回家,根本就沒人注意上她。
但秦淮茹畢竟是去會“情郎”的,她自己心裡就有幾分心虛。
走了半個小時,秦淮茹終於到了易中海在郊區租賃的房子。
破破爛爛是肯定的,偏遠也是肯定的。
正兒八經的好房子,城裡的工人同志們都是不夠住。
所以易中海想要落腳,也只能往郊區這種三不管的地方。
秦淮茹走近了易中海的家門,卻見易中海正跟着一個漢子坐在門口支着一張小桌子,兩人正在對酌。
桌面上也沒什麼好東西,一把炒熟的黃豆,一把蠶豆。
不過看樣子,易中海跟那漢子聊的應該很高興。
秦淮茹難得的在易中海臉上看到了笑容。
只是面對路口坐着的易中海,看到了秦淮茹,立馬就收了聲。
這讓秦淮茹想着聽點什麼,都不能夠。
易中海這樣面對路口坐着,肯定是故意的,他就是防着秦淮茹呢。
“王兄弟,咱們酒在杯中,喝完這點,咱們就散了吧?
您也辛苦一天了,回去好好休息。”易中海對着秦淮茹這邊搖了搖頭,卻是起身跟對面漢子舉起了面前的杯子。
秦淮茹對於易中海不讓她近前的暗示,倒是沒多想。
馬上天黑了,她一個老孃們,往一個老頭子這邊跑,讓人家看到了也的確不太合適。
哪怕兩家再有徒弟師父的關係掛在那兒,但凡有腦子的,也不會她倆說啥,人家就信啥。
那姓王的漢子,背對着路口,聞言悶聲悶氣的回道:“易師傅,您放心,我姓王的一口唾沫一口釘。
只要……”
“來,來,來,老弟,咱們碰一個,一切盡在杯中。”易中海趕忙攔住了王姓漢子的那些話語。
真要王姓漢子不管不顧的把事情說了出來,秦淮茹肯定要鬧,那搞不好易中海就要雞飛蛋打了。
其實易中海到T山後,又跟秦淮茹搞到一塊去,真不是他主動的。
他現在對那種事,還能勉強應付,也就是有那個想法,卻是沒那個實力了。
但秦淮茹可是四十如虎的年紀。
再加上她想着主動一點,好拿下易中海,所以也就顧不上臉面了。
說實話,秦淮茹每次過來以後,易中海都想跟她提一提這個事。
他是不想再跟秦淮茹那樣下去了。
兩家保持個師徒關係,彼此之間遇到事了,互相照應一下,這是易中海想要的結果。
此一時,彼一時。
秦淮茹現在在他的眼裡,真沒以前那麼值錢了。
何況賈家那幾個小的,棒梗不用說,這輩子算是廢了。
槐花還好,也是易中海惟一能入眼的孩子。
還有那個小當,跟個“青皮丫頭”一樣,易中海真不喜歡。
這跟易中海當初離開四九城的想法肯定不同。
但易中海也是沒想到,他也有東山再起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