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

就這樣,大殿之上除了沒動手,推一把,揪一把,拉一把情況讓溫度在上升。

皇帝呢,心如止水,腦袋裡在思考給新版道書作序的事情了。

潘惟熙心裡更安靜,他感覺聽他們吵,比醉仙居的小品,更有趣,這個挺好聽。

五天後,正如劉安所要求的,讓李明德前來見自己。

李明德到了,卻沒進門,只讓人送上一個包袱,然後是一封親筆信,便從正門離開。

包袱內有一些不法波斯商人的罪證。

信中的內容是,願守護大宋之威嚴,隨時聽候劉學士之召喚。

看完這些東西,劉安又想到了鐵頭的話。

二百多年前的事情,是某些人的錯誤,還是所有人的錯誤呢。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也似乎不合適。

鐵頭安排人對李明德的調查還沒有結束,畢竟是一個生活在大宋二十年的人,調查要的時間會很久。

坐在書桌後,劉安想了想寫了一封信,讓人給範威送過去。

先彈劾,然後狠狠收拾這些不法的番商。但要保護守規矩的番商。

然後又讓鐵頭給李明德送去了十張邀請函,新年大比可以有十個波斯商會前來觀禮,其餘九個的選擇權,給了李明德。

一天傍晚,劉安準備回家前讓皇帝留了下來。

皇宮夜宴。

六道菜一湯,只有皇帝與劉安兩個人。

皇帝先是將一頁紙給了劉安,劉安打開一看,是序。

《老子》一書的序。

這個還用說什麼,肯定是要用的,不但一字不能改,而且還要原樣雕版,沒辦法,誰讓這是皇帝御筆呢。

皇帝喝了一口湯,慢吞吞的說道:“這些天,朝堂之上吵的很兇,姑丈雖然已經能作到心如止水,但明天晚上祐哥兒又會回來,這胡椒什麼時候才能象祐哥兒說的那樣,二十五文一兩呢。”

劉安夾着菜的筷子懸在了半空,想了想將筷子放下。

“姑丈,十年內不可能,除非胡椒咱們自己能種,而且種出來的數量不僅夠全天下用,而且有足夠賣給遼國、高麗、六穀、西州、大理……總之,夠多價格才能降下來,或者多一塊飛地。”

“飛地?”這個詞皇帝不明白。

劉安解釋道:“胡椒原產地變成大宋國土。這叫飛地,聽說十年前,有爪哇國崛起,擊敗三佛齊,三佛齊國王逃走,國都也被別人佔了。大宋沒有力氣去幫他們,就算要幫,換到一塊飛地也要花數年時間。”

“在瓊崖或是廣南東路種胡椒,等產量上來,也要數年。”

“所以,十年。”

皇帝聽完默默的點了點頭,劉安講的沒有錯。

更何況,大宋不會幫別人打仗,自己的敵人還對付不了呢。

種胡椒倒變成一種上策。

皇帝突然又想到了一點:“那麼,種胡椒會不會被人偷?”

“這個!”

劉安啞巴了,這個問題真的無法回答了。

想一想,種一畝胡椒那怕技術再差,一畝也能有一百斤吧。這就是八百貫,這種的不是胡椒是銀子。

這事,挺麻煩。

皇帝笑了:“還是想辦法往回運吧,只是朝堂上,爭論不休卻沒個結果。”

劉安說道:“侄兒有一個邪門的辦法,但這個辦法可能犯禁忌,所以請姑丈定奪。”

“說來聽聽。”

“成立一個新商會,侄兒去說服汴梁的十五萬禁軍,每人投上一貫、兩貫的他們出得起,這就是十幾萬貫在手。然後說服幾位重臣投錢,這樣就有百萬貫在手。重臣們投錢了,他們的門生也會跟着投。”

“繼續。”皇帝雖然不太明白這樣有什麼意思。

幾百萬貫錢,爲了胡椒,國庫不需要緊張就能拿出來,這些不算什麼。

劉安說道:“朝臣們也不富,象寇相公這樣的沒幾個,李相公嫁女之後,就我所知道家裡現在沒多少錢了。王尚書雖然身居高位,可家中需要救濟的同族挺多了,還資助了族中幾十人讀書,他窮。”

“恩。”皇帝知道,王旦手上沒多少錢,到現在都沒有在汴梁買一套宅子,住的還是岳父家給的一個小院。

說到王旦的岳父。趙昌言也不富,只是運氣好在汴梁城買到了宅子。

皇帝突然笑了:“張齊賢更窮,聽說上個月他家裡減了四名女使,六名家丁。因爲發不出工錢了。”

“他吃太多。”

哈哈哈!

皇帝大笑。

劉安也笑着說道:“拉上他們一起掙錢,相信朝堂上立即就會有決議,理由先簡單,事不關已,誰會下苦功夫。有些官就是,多作多錯,少作少錯,不作不錯。所以李相公纔會經肅清吏治,磨勘。”

“恩。這事不犯禁。”

什麼是禁忌,皇帝說是就是,皇帝說不是就不是。

皇帝又問:“爲什麼讓禁軍出錢?”

“姑丈,出了錢,這生意賠了怎麼辦,禁軍要去對抗搶咱們胡椒的人,他們有錢在這份子裡,誰搶胡椒不就是搶他們的錢?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皇帝點了點頭,又微微的搖了搖頭:“與民爭利,不太好。”

“姑丈,我帶人去草原上殺了五千只羊,這算不算斷了草原上牧民的生計呢?”

“五千,哈哈哈,五千萬隻怕會爲了生計。”

劉安很嚴肅:“胡椒的產業就是這樣,區區幾千萬貫,或能讓胡椒受點影響,但對於龐大無比的香料產業而言,也就是熊熊燃燒的木屋,澆上了一碗水。”

皇帝思考片刻後說道:“這事先不應你,你說服三相之二,這事就按你的意思辦。”

“是,姑丈,我一會就先去呂相公府上。”

“現在就去吧。”

“是。”

劉安起身,擦了嘴後施禮,離開。

呂蒙正府。

呂家不是貧寒出身,呂蒙正的爹爹是後周的侍郎,父親是起居郎,叔叔也作到過殿中丞。

呂家在汴梁有兩套宅子,一套是呂蒙正父親的,一套是其叔父的。但加起來,都沒有超過五畝地,還比不過劉安那套的四分之一。

劉安那套宅子,放在汴梁絕對是排在前十位的豪宅。

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七節 關於錢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十節 放肆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十二節 衝動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
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七節 關於錢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十節 放肆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十二節 衝動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