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

這是什麼情況。

李歡從屋頂上快速的往花子嬰那裡跑,而花子嬰也快速的往李歡那裡跑。

他們都認爲這樣的情況需要商量一下,實在太古怪了。

一間小屋內走出三個人,這三人與其他人不同,他們都穿着契丹貴族的服裝,正在往相互方向奔跑的李歡與花子嬰同時發現了這三人,兩人一左一右從屋頂跳了下來,一人一刀砍死了三人中的兩人,然後同時出手刺死爲首那人。

相互間沒有言語,兩人快速的殺進屋內。

這屋內再沒有其他人,卻是有着比較華麗的擺設。

兩人各自行動將屋內檢查一遍之後同時退到了屋外,翻身上了屋頂,背對背站着,快速的打量了一下四周後,同時轉過身來。

花子嬰先開口:“今晚上有些古怪。”

李歡點了點頭:“確實古怪。”

花子嬰說道:“要不,我們帶人分頭去搜一搜。”花子嬰又指了指腳下的屋子:“這普通的屋子裡住着不普通的人,我來安排人查一下。”

“好。”

兩人簡單的商量之後各自回去指揮人手行動。

約半個時辰後,兩個漢人被帶到了剛纔那間相對華麗的屋子外,屋外的屍體已經被清理。

“你們知道,這裡的士兵爲什麼逃?”

“他們一直在計劃逃走,見到城內亂了所以就逃了。”

李歡問:“爲什麼?”

其中一人回答:“這事說來話長……”沒等他說下去花子嬰就打斷了他:“簡單一點說,最多三句話說清楚。”

另一人說道:“有人正在組織反契丹聯軍,這裡已經有人來聯絡,契丹派人過來調查後留人監督。”

這事基本上說清楚了,李歡與花子嬰商量幾句之後,李歡吩咐道:“通知所有人,清除街上與城頭所有的屍體,並且扔到糧倉之中燒掉,然後半個時辰去撿些東西,然後撤退,天亮前畢竟退回碼頭。”

“是!”有人去傳令了。

李歡又對帶來的兩個漢人說道:“跟我們走?”

兩人沒有選擇,他們若不跟着走說不定會被殺掉了滅口。

鎮不算大,但也不小。

好在找到幾輛馬車,七百人行動迅速,將所有的屍體清理完畢之後都扔進了正被大火淹沒的糧倉之中。

而後,人全部散開去尋找有價值的物品。

天快亮的時候人已經退到了碼頭,然後一把火燒掉了碼頭上的船隻,天色大亮人已經退回船上,並且開始遠離。

這個時候,五百遼國正規軍才帶着三千人從北邊的縣趕到了這一處鎮子。

爲首的遼國將領親自在鎮內轉了一圈,臉色很難看的盯着身邊的副將:“綁了。”

副將是原渤海國的人,被綁的時候掙扎着。

那遼國將領說道:“早就聽說你們不安份,這便是證據。傳本將命令,回城,將所有的渤海人關入軍營。”

“你去死。”

有人高喊了一聲,這名遼國將領回頭看過去的瞬間,在他面前的一位士兵直接就用長矛捅了過去,當場將這位遼國將領刺了一個對穿。

“殺契丹狗。”無數人高喊着。

三千對五百,這是一場混戰,遼軍的騎兵優勢根本就沒辦法發揮出來。

原本還忠心於契丹國的渤海人副將此時也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帶自己的部隊殺死契丹人。

混亂從開始到結束也僅僅就是一刻鐘,三千對五百人的混戰,死了差不多一千三百人。

遼國正規軍的戰力非同小可。

“回城,反了。”渤海人副將高喊一聲,帶着其餘的人殺回縣城。

海面上,兩名漢人已經講述了足足一個時辰。

他們講的事情有些大宋官方有記載,但大多數都沒有。

在大宋官方的記載中,一百年前渤海就滅亡了,但事實上卻不是。當時渤海國確實被擊敗但還沒有滅亡,以東丹國的名義作爲遼國的屬國一個存在的,除了有監國的契丹王族之外,差不多還有半獨立的王國。

一直到二十年前,東丹國改名東京道。

在大宋的官方記載中,記載只是這裡改了一個名稱,因爲信息的閉塞所以並不知道內情。

實情就是,原渤海遺民大部分不願意接受契丹的統治,一直在進行着激烈的抗爭,還曾經控制過一小塊地盤準備建國,卻被契丹人鎮壓。

此時的渤海人大約有三百萬人,但卻是多民族組成,不僅有靺鞨、高句麗人,還有漢人、奚人、九姓雜胡、達姑等等多個民族。

其中主體爲靺鞨人,其次高句麗莎與漢人。

大舉反抗的就是靺鞨人。高句麗、漢人也大量的參與其中。

在數次鎮壓了原渤海人之後,原渤海人一部分被強行遷移,人數大約八十萬左右,遷移到了契丹中京以及往西居住。這部分人有一部分往西逃走,逃往了蒙古高原。

然後還有三十萬左右逃入了高麗。

投奔中原的很少,只有五萬人左右。

其餘的不是正在反抗,就是在反抗之中戰死。

兩人講述之後被請入船倉供給飲食。

李歡與花子嬰在船內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對方,好久都沒有說話。

很長時間之後,花子嬰開口說道:“原本只是打算燒了遼人的船讓我們可以控制大海,可現在挺意外。”

李歡也說道:“確實是很意外,這事超出了我們的預料。”

花子嬰問:“接下來怎麼辦,還去燒熊嶽鎮嗎?”

“不知道,讓我想一想。”李歡確實有一點拿不定主意。花子嬰又說道:“不如把這兩人放回去,我記得你有一筆軍械放在登州楊將軍那裡。”

李歡轉頭看向花子嬰,帶着疑惑問道:“你的意思是,資助渤海遺民?”

“不好嗎?”

“我不知道,先說把這兩人放回去,若是傳出我們大宋派人襲擊了遼國的蘇州鎮,這事就不好交待。再說,資助渤海遺民軍械這事不太好,朝堂之上劉學士不好交待。”

李歡說完花子嬰有些不理解:“我們給女真人賣軍械,已經換到了大量的皮貨。給渤海遺民難道有區別?”

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三節 開榜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三二二節 窮酸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
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三節 開榜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三二二節 窮酸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