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節 殿議

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這級別。王欽若。

王欽若站出來說道:“官家,花錢買靈州城這種事,臣聽着不怎麼靠譜。”

“老夫以爲,靠譜。”站出來的是呂蒙正,他和稀泥的時候多,但關鍵的時候,他也是有主意的人。

一聽呂蒙正站了出來,王欽若立即改口:“但若有可靠的計劃,以及一位良臣負責執行,臣以爲,機會還是有的。”

站在後面的劉安整個人都驚了。

天下還有這麼不要臉的人?

今個,算是見識到了。

因爲李沆與寇準沒發話,呂蒙正只說了這麼一句,也就不再說話。

主和派一個接一個的跳出來,有說靠譜,有說不行。

一個時辰過去了,皇帝都聽到皺眉頭。

皇帝難得有一次主意正的事情,讓這些人七嘴八舌說的腦袋疼。

劉安心涼了。

什麼最可怕,就是隻開會不解決問題。

在後世公司管理,這被稱爲公司五衰之一,沒想到宋朝才立國沒幾十年,竟然就變成這樣,朝堂之上淨是吹水的貨色。

武官們不發言,因爲他們事先已經接到了楊、潘、曹、石四家的遞話,這次借買靈州,把靈州打回來,所以他們都不出聲。

吏部、工部、禮部的三位尚書也不開口,他們在看熱鬧。

之前,三相和他們溝通過,他們知道,買靈州無論成敗都要執行,所以在看着這些五品及以下官員們胡扯。

寇準曾經和李沆吵過一次,就是在靈州發兵救還是不救的一次大朝會之後。

寇準告訴李沆,朝堂之上這些只知道賣嘴的貨,辦不了大事。

李沆當時不信,此時,他信了。

終於,李沆站了出來:“臣以爲,可行。”

三相,資格最老的李沆說話了,朝堂之上那些雜亂的聲音瞬間少了大半。

然後,寇準也站了出來:“臣以爲,就算是買,也要展示我大宋的國力,派兵同行,可事關功倍。”

三相齊認同,這事在朝堂上可不多見。

瞬間,整個朝堂都閉嘴了。

王欽若這時上前:“官家,臣願前往。”

寇準回頭:“滾!”

一個滾字。

朝堂之上。

寇準罵人了。

可罵就罵了,寇準看不起王欽若,朝堂上無人不知。王欽若也私下說過,自己與寇準不和,可寇準卻不承認。

在寇準眼裡,王欽若你這個貨色,也配與本官不和,你不夠資格。

一個滾字,王欽若臉都黑了,他身爲參知政事,正二品官,被寇準在朝堂之上如此對待,如何不怒。

王欽若上前一步:“官家!”

皇帝擺了擺手:“下去吧,這事你辦不了。”

王欽若愣住了,寇準讓他滾,他想請皇帝爲自己作主,想來這些年,他盡心竭力的討好皇帝,可此時,皇帝最差也應該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但沒有。

劉安看着這一幕,冷笑幾聲。

論巴結,論拍馬屁,你王欽若不行。論政務,論國策,論指掌天下,你王欽若連根毛都算不上。

也就是當年皇帝剛登基,幹過幾件投機取巧邀功之事罷了。

王欽若站在那裡,再說話他不敢,可這就麼退離,他不甘心。

皇帝這時開口:“秘書監劉安!”

“臣在。”劉安上前。

皇帝一伸手,身邊的值事太監捧着一隻錦盒上前,皇帝一伸手從錦盒之中取出一把劍,抽出來看了一眼後,親自走下御階。

劉安快步上前,跪接。

皇帝說道:“執此劍,如朕親臨。”

“臣,必不辱命。”

皇帝問道:“還有何要求?”

“官家,臣求四個人。”

“講!”

劉安雙手捧站劍依然是跪着,開口說道:“第一人,給事中曾會、今科狀元王曾、被貶今年回京的王世則、禮部精通西域文字的朱嚴。”

“準了。”

皇帝說完後退回御座,太監宣旨。

曾會的任務是去執行審覈西北各州的官員,王曾是劉安必須要帶的人,這刷經驗的好機會,劉安怎麼能放過自己最可靠的幫手。

王世則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才,先不說正直無比,他曾經出使交趾。以德示人,以理服人,宣揚大宋國威,讓交趾首領向大宋稱臣。

不僅如此,王世則是一個地理學天才。

他跑了這一圈,把交趾的政治、風俗、民情、山川、地理、等等,匯成圖,寫成文字帶了回來。

所以,劉安一定要帶這大能一起去靈州。

最後一位不需要解釋,精通西域語言,這個人很重要。

劉安進西北觀察使,從原本的秘書少監的從五品進正五品。

而後,武官這方面,劉安半個字的廢話都沒提。

他是作爲文官去西北的,和武官扯的太近沒好處,這一點劉安心裡清楚的很,而且潘惟熙也特別交待過。

就在劉安準備退下之時,王欽若一個眼神,讓他門下一個年輕的臺諫小官站了出來。

“官家,臣不解。當科狀元只是正八品,榜眼從八品,探花卻是五品,臣不解。”

皇帝聽完這話,差點大耳光子抽過去。

王欽若也是一頭汗,他原本的意思是,讓自己門下出來說劉安年輕,擔不起這重任,至少讓他安插幾個自己人。

豬隊友。

李沆拿着朝板慢吞吞的走了出來,都沒讓門下出來反駁,他要親自來。

“依大宋律,太師至開府儀同三司,可蔭子、孫、期親、異姓親以及蔭及門客。還有問題嗎?”

李沆只背了一段宋律,那小東西瞬間就縮了回去,連個屁都不敢放了。

劉安是潘府第三代的嫡長女婿,而且外公趙德芳宗親封王,爺爺潘美追封王爵。潘家沒文官,趙德芳子孫沒文官。兩家合力蔭庇劉安,你有意見嗎?

莫說是一個劉安,兩家合力,蔭庇三個進士入五品,都是合法的。

李沆都不需要說,劉安是官家暗示要照顧的,官家親點的弟子、學生。

李沆退回去的時候看了一眼王欽若,心說是你傻,還是你門下傻。寇準那白肥的臉上差一點笑出聲來。

能讓寇準的笑的事情不多。

皇帝卻是冷着臉一擺手:“樞密院議軍,退朝。”

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七節 關於錢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十節 放肆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
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七節 關於錢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十節 放肆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