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節 朝辯

大宋在冊兵馬一百二十萬,要吧說七成往上都在黃河以北,然後金陵、杭州有駐軍,大理邊界有駐軍。

廣南東西兩路加起來在冊兵馬沒有十萬人。

事實上,攻打瞿越的沒有八十萬,但四十萬肯定有了。

廣南東西兩路調動了幾乎全部的兵馬,廣南西路請了各族、各寨的兵馬就有二十萬之衆,可以傾巢出動。占城兵馬加上潘惟熙的兵馬,再加上軍屬海商護衛隊,確實是超過四十萬人馬出動。

其中戰鬥部隊不低於十五萬人馬。

廣南西路的各族、各寨這次戰利品的收穫就達到百萬貫之巨,他們大部分樂呵呵的擡着錢回家了,少部分留在瞿越的領地,建寨子,準備繼續攻打往西逃的瞿越兵馬。

這些,潘惟熙還在和陸秉元、呂賢林正商量如何上報呢。

咬死瞿越先攻打他們,他們被迫自衛反擊肯定是主流思想,但細節需要好好推敲,好好商量。所以正式的公文還沒有離開占城呢。

可是,瞿越的東城王黎龍錫已經逃到了汴梁城。

劉安吼完,畢士安出來替劉安站臺子。

畢士安說道:“自太祖以來,瞿越不斷的犯邊,八十萬人純粹是胡說,有個幾萬人教訓一下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邦,也是他們咎由自取,至於什麼大羅、宋平、安平城之說,更是可笑,這定是小邦離間之計。”

“只說咱們大宋,廣南西路運轉使陸秉元,是沉穩之人,他就算調兵馬對瞿越作戰,也不可能喊出爲劉學士打下大羅城或叫安平城這種說法,這何其可笑。”

“再說廣南東路,他們和瞿越捱得着嗎?”

“最後說韓國公潘惟熙,潘國公世代忠良,國之重臣,前些日子他來送信回來說瞿越海盜不斷騷擾海路,劫掠商隊。連自家姑娘都困在占城回不了汴梁,他若在海上與瞿越交戰,我信。縱然他對瞿越作戰,喊出爲自家女婿打回城池,你們信嗎?”

畢士安的話在理。

潘惟熙這種老狐狸,怎麼可能喊出這樣的口號來。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皇帝聽完擺了擺:“罷了,依禮安置瞿越使節,派個人去占城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畢士安說道:“臣以爲,正應如此,或許人還沒有到占城,占城那邊就會有信送到了。”

皇帝又問:“那麼派誰去合適?”

原本沒上朝的李沆聽到消息人已經在正殿外,這會正好進來,聽到皇帝問話,李沆說道:“官家,臣推薦一人。”

李沆致仕,可誰也沒敢把他不當回事。

皇帝還下了御座親迎。

李沆施禮後說道:“官家,臣知道王嗣宗從西北迴京述職,派他去吧。”

派王嗣宗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

這隻瘋狗見誰咬誰,讓他去也省得在汴梁鬧事,而且王嗣宗六親不認,確實是合適的人遠。

“恩,就他了。”

李沆又說道:“官家,韓國公在占城,無論這是發生了什麼事,這瞿越使節到了,韓國公必受非議,不如給王嗣宗派個官職,讓他在占城待些日子,一來是調查瞿越那邊的事情,二來在審視一下韓國公在占城的事,以還韓國公一個公道,若有錯,也可上報官家由官家定奪。”

“好,就依李公之言,吏部、禮部。派文吧。”

“是,臣領命。”

兩部尚書出列,他們要出正式的公文來辦這件事情。

“退朝!”皇帝一擺手,示意可以退朝。

朝臣們開始退離,李沆站着沒動,寇準也一樣。

幾位大員都沒離開。

所有人退出去之後,寇準直接開口問:“劉安,你知道瞿越那邊發生了什麼?”

“不知道,真不知道。”

寇準點了點頭,他信劉安的話,又問:“那你猜測一下,你認爲發生了什麼?”

劉安閉着眼睛想了想,那國書上寫有天雷轟鳴,那麼自己的岳父肯定是拆了炮艦上的大將軍炮。

連炮都動用了,那麼!

劉安睜開了眼睛:“我認爲瞿越就算不被滅國,也殘了,重鎮全失。”

寇準問:“誰?”

劉安回答:“不可能是我岳父,他沒那麼大的兵力。依八十萬這個數字,只有一種可能。”

寇準接口說道:“廣南西路各族各寨人馬,只有他們願意出戰才能組織超過十五萬的人馬,再加上廣南西路的兵馬可達二十萬人。”

“恩。”劉安認可這種猜測。

寇準又說道:“無令而出兵,只有兩種解釋不會被問罪,一種是被迫應戰。但顯然這次不是。那麼另一種就是,廣南西路各族各寨對瞿越全面開戰,廣南西路轉運使陸秉元不得不派兵支援,而令岳父也不得不出兵。”

劉安搖了搖頭:“我不知道。這次我一點消息也沒有接到,證明這次大戰是突發性的,肯定發生什麼大事。”

“有理。”

寇準正準備說什麼,劉安突然說道:“前幾天提到的事情我想到背鍋的人了。”

“誰?”

正在說打仗,劉安突然說地震的事,寇準有點意外。

劉安笑了:“瞿越,有消息稱瞿越打算遷都,新都城就在他們的大羅城,咱們叫宋平,或是叫安平也沒錯的那個城。瞿越想稱大瞿越,而新都叫升龍城,瞿越野心勃勃,不服王化,導致上蒼髮怒。”

“瞿越原爲安南,是我中原之土。上天降下責罰是我大宋管教不嚴,所以官家一邊派兵馬安民對抗天災一邊痛擊瞿越,以平上蒼之怒。就這麼說定了,這鍋他們不背也要背,這事找些能寫會說的人,把事搞大。再給官家一個聖明。”

向敏中伸手捂了一下臉,他臉紅了。

向敏中心說,劉安你還能再不要臉一點嗎?這種理由都能想得出來,瞿越王聽到估計能哭死在汴梁城外。

呂蒙正尷尬的都不知道如何接話了。

劉安這次的藉口實在有點太過份了。

可誰想寇準輕輕一拍手:“妙,這事就這麼定了。我會派人告訴遼軍五萬降兵,過去占城狠狠教訓瞿越,就算打不下他們的王城也要他們王城下讓他們知道厲害。”

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三節 開榜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十節 放肆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一一三節 科學帝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
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三節 開榜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十節 放肆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一一三節 科學帝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