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

王曾,劉安的鐵桿。

以前他還有所掩飾,現在他也不需要避諱什麼,某天早朝王曾就上書了。

“官家,臣以爲劉學士將自己和遼國樑王同困於孤島之上,將宋軍盡數調離,島上只留遼軍一千精銳,此舉可謂大義,與虎同籠,何其壯載……

王曾的學問很好,狀元是不摻水份的真本事。

千字長文,不看稿、不喝水、不磕絆,一口氣唸完,言辭華麗而真摯。

衆臣看的清楚,皇帝一直在微微點頭。

風向就在皇帝的表情上。

一羣低等官員馬上反應過來,官家很滿意,那一起上去表揚吧。

早朝瞬間變成了劉安的歌功頌德大會。

皇帝呢。

最開始是被王曾的花樣文章吸引,這文章寫的真好,新一科狀元似乎水平差了不少,皇帝在思考是不是應該換一個禮部尚書,張齊賢很近不幹正事了。既然他喜歡到處跑,那就給他換一個職務。

什麼職務好呢。

皇帝是在思考這個,同時在欣賞王曾的文章。

朝堂之上,突然稱讚劉安的聲音變多了,皇帝先是一愣,轉而很是欣慰的笑了。皇帝心說,你們這些人終於明白安哥兒的好了。

向敏中對呂蒙正說道:“呂公,作爲長輩,作爲上官,此時應該寫信鼓勵,同時嚴厲告戒,戒驕戒躁當是爲官的正道。”

呂蒙正點了點頭,他心思不在這裡。

向敏中又繼續去聽官員們對劉安的吹捧,呂蒙正退後一步側頭問畢士安:“畢公,你老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遼人危已。”

“我也是這麼看。”

畢士安說道:“用當今一句新詞,今天埋上一顆火雷,等有一天這雷炸的時候,肯定不是獨響,必然是多次埋下的一同炸響。”

“是。”呂蒙正也是這麼看的。

就在這時,突然有負責皇宮守衛的禁軍出現了殿門外,有小太監上去詢問後快步來到了呂蒙正面前:“呂公,禁軍上報碼頭上有船到,是安平侯吩咐明州軍港船塢爲官家定製的獻禮,現已經停在汴梁碼頭。”

“獻禮?”

“是。”小太監小公文雙手呈上,呂蒙正看過之後出列,然後一擡手,那些還在臨時想詞的牆頭草派小官們立即閉嘴,各自退回。

呂蒙正看大殿上安靜了,這才說道:“官家,明州軍港第一造船塢應安平侯之令,爲官家獻禮,似乎是一條船。依公文上說,此船在杭州停靠半日,採辦杭州特產以及江南水果,一日夜沿運河逆流而上,此時剛到汴梁碼頭。”

“一日夜?”

“是,碼頭上送信的人也是這麼講的。”

皇帝站了起來:“擺架。”

皇帝對一日夜這個詞非常的敏感,因爲他記得劉安給他的秘信上說,吞雲火龍獸可從汴梁一日夜帶數千禁軍北上到達泰山腳下。

杭州到汴梁有差不多一千八百里,一千八百里一日夜到達。

好。

皇帝心情是極好的。

皇帝命令去碼頭,立即去。

碼頭上,有禁軍已經限制了一處泊位,禁止任何人靠近,好幾位在汴梁的工匠正擡着鐵傢伙往碼頭上運。

船上,幾個工匠正滿頭大汗的修船。

一千八百里,十二個時辰跑回來,平均一個時辰要跑一百五十里,換算成現代的速度就是平均時速要達到三十七點五公里。

這條船的極限速度在測試的時候,是每個時辰能跑二百零五里,這已經是船的極限速度,也就是時速達到了二十六節。

五百料的內海船,鋼製的明輪加了兩對,內裝大小兩臺蒸汽機。

一條船,連同水、煤、蒸汽機就佔據了全船三分之一的體積,這船體又是加強過的,比普通的船內倉更小,也就是說,這船實際的載貨量已經只有風帆船的一半。

這船,純粹就是劉安爲了討皇帝開心而建造的。

幾乎是用接近全速的狀態跑了一天一夜,蒸汽機出現了三處管道漏氣,一處齒輪損壞,七處支架變形的故障。

爲怕皇帝見了船要試船,工匠們不敢休息,全力在更換壞掉的零件。

幾位支架也是聯繫汴梁這邊的鐵坊派人過來幫助修理。

終於,在皇帝到碼頭的時候,齒輪已經更換,支架換了三處,另四處修復又加了鐵條加固,管道有備用的,也更換了新的。

修船這種事肯定是不會對任何人講,船修好禁軍解除封鎖,誰也不知道剛纔船上的人在忙什麼。

當皇帝到的時候,這纔有幾架馬車拉着水、煤準備給船補給。

皇帝到,立即有船員捧着兩隻托盤來了皇帝面前,而後在距離皇帝十步遠停下,有禁軍先去檢查,然後由小太監接過托盤送到皇帝面前。

拿掉托盤上的錦布,是新鮮的楊梅與枇杷。

這兩種水果都是農曆四月成熟的。

皇帝沒見過。

因爲新鮮的楊梅保質期時間極短,有一日味變、二日色變、三日色昧皆變的說法。汴梁城是不可能見到新鮮楊梅的,皇帝吃過蜜餞,但卻不敢認面前的東西。

呂蒙正上前一步:“可有籍江南的官員,懂辨識鮮果的。”

立即有三個官出列,他們已經認出這是家鄉的水果。

依官職,品級最高的一個文官上前:“官家,此物叫鮮楊梅,運到汴梁城的多是醃製過的,這似是剛剛從樹上採下,依我家鄉的說法,楊梅離樹一日味變、二日色變、三日色昧皆變,此果非常新鮮,臣不解。”

另一個官員說道:“這黃色的果子是我家鄉蘇州的枇杷,此果從樹上摘下可保存約四天,再長也就變色,變味。”

皇帝這才擡頭拿起一枚楊梅放在嘴裡,酸,甜甜的,味道極好,心情也是極好。

而後,皇帝示意小太監將托盤捧到呂蒙正面前。

呂蒙正拿過一枚嚐了,也讓江南的官員再品嚐,以求證是不是夠新鮮。

“官家,以臣幼年時的記憶,此果採摘不足半日。或是有極高明的方式保存的話,也不會超過十四個時辰。”後補的這一句是這官知道當下有製冰之法,所以纔想到有可能超過一天,但有冰鮮的情況下,肯定不止半日。

“官家,臣不解。爲何有新鮮的楊梅。”

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十五節 狂妄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十二節 衝動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
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十五節 狂妄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十二節 衝動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