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

潘秭靈的大嬸堅持認爲,這次要運瓷器過去。

而潘秭靈的四嬸則認爲,這次要運絲綢過去。

劉浪有多少錢,那五千擔茶若沒有潘府,劉浪除非把家產全部變賣,或許勉強能湊夠五千擔的茶錢。

朝廷要求往西北運茶,讓汴梁的茶價每天都在漲,漲的不多可天天漲也可怕。

劉浪帶着商隊北上的時候,茶價漲了約一成。

今天,茶價漲了三成半。

但就這樣,汴梁城中的茶餅依然是供不應求。

潘秭靈坐回自己的位置,抱着一碗茶默默的聽着嬸嬸們還有自己的親孃爭吵。什麼貨物運到蘭州最有價值,在汴梁的人全靠猜。

承慶郡主這時開口說道:“茶已經不能再運了,十萬擔茶葉,汴梁的茶價飛漲,靈州那裡的茶價肯定會跌,跌多少猜不到……”

突然,潘秭靈聽到猜這個字,猛的想起了什麼,立即打斷了自己母親的話。

“孃親,不用猜。”

“不用猜,你知道什麼?”承慶郡主很吃驚。

潘秭靈說道:“我想起兩件事,我家劉安離開汴梁的時候給鐵頭安排了一個活,鐵頭雖然幹不好,可鐵頭找了幾個秀才去辦。”

“什麼活?”

“我家劉安說,只要汴梁這邊開始往西北運貨物,就讓鐵頭調集人手,分佈京兆、西京、東京三城。將什麼人運什麼貨,每天記錄下來,彙總。慶州那邊,府裡也安插了人手,關卡那邊每天也會記錄,然後每兩天都會派人送回汴梁。”

承慶郡主立即高呼一聲:“叫鐵頭過來。”

潘秭靈又說道:“還有一件事,孃親們剛纔也提到,買馬回來利已經不大。我家劉安上次寫信提到過,我原本沒在意,現在想來,我們有要買的貨物。”

“是什麼?”

“芒硝、貂皮。”

承慶郡主聽完後,又吩咐道:“再派人,叫鐵頭立即過來。”

鐵頭這會在那裡。

鐵頭人在醉仙居。

醉仙居可不是普通的園子,也不是一座樓。

門前主樓是用來迎客的,後面分有許多院落,最貴的院落待上幾個時辰,沒有幾十貫錢是肯定不夠花的。

而此時,醉仙居最貴的院落,僅進門費就有五十貫,一壺茶最便宜也要五貫錢。

就這麼貴,迎客的前樓還坐滿了人,排着隊等着。

那個院落,每次最多隻能進二十四加二十四人。

鐵頭已經是人上人了,這會正坐關迎客樓的二樓小廂內,品着酒,桌上有六道下酒菜,從二樓在看着一樓已經坐滿的大堂。

何止是坐滿,人是站滿的。

終於,有人從迎客樓的後門走了出來,有小廝叫號:“甲字三十七號。”

“我,我。”有個穿着絲綢長衫的男人飛快的跑了上去,先遞上一份文書:“這是我家商號的備貨,還有倉庫存量。”

“貴客裡面請,十五貫入門費,送茶點一份。”

這些數據抵消了三十五貫的錢的入門費,然後還送一份價值十貫的茶點。

這位交了幾片金葉子,不等人領路,小跑着就進去了。

那份文書立即送到一處側院,內有十幾個秀才正在整理堆積如山的文書。

再說那處入門就要五十貫的貴賓院內,一面一丈五尺高的大牌子上,分了幾百個小格,有人正在牌子下默默的看着,也有人在角落裡交流着。

這大牌子上寫有許多數據。

汴梁城中茶葉存量:一千一百零五擔,一等茶……,二等茶……

然後是各等級今天的行貨價。

接下來,細織麻布一尺寬到三尺寬,各等級的價格,存量。

那位小跑着進來的商人剛進門,卻見這院落有個小側門放了一人進來,他立即就急了:“你們,你們這不對,竟然偷偷放人進來。”

“收聲。”一位大商轉頭喝斥了他一句後說道:“你是頭一次來吧,連規矩都不懂。這裡的規矩是,一年八百貫年費會員,佔用的是另二十四個名額,就算人滿了,也可以進來駐足一盞茶時間。”

還有按年交費的!!?

小商人腦袋裡有點暈。

那小側門又被打開了,這次進來的是一個穿馬甲的,這是醉仙居的人。

這位進來,走到幾位大商面前:“幾位大官人,有幾個不太準確的消息,要聽不?”

“聽!”

“關於馬的。”

這夥計說完馬字,幾位年費級的大商不由的擡頭看大牌子。

上面寫有大宋馬匹預計缺口,汴梁馬市需要求量,各級別馬匹的價值等等。

那夥計輕聲說道:“有位西州的大人物,馬羣首尾有百里。靈州那邊,馬匹與茶葉的兌換價格停盤了,盤庫。”

大商人聽得懂。

茶葉運過去的多,馬匹少的話,馬匹的價格就會漲。

那麼當下的情況應該是,大宋的不斷的往過運茶葉,西域也不斷的送馬匹過來,這波動太過頻繁,應該是劉巡察將盤口暫停,讓雙方點貨。

幾位大商不約而同的又看了一眼牌子,其中一人說道:“知道實數嗎?”

“不知,不過我家大官人預測,今年入冬前,三萬五至四萬。但我家大官人說了,這話不作準,因爲變化太快,人已經看不清。”

“恩。”問話的大商點了點頭,遞了一顆銀豆子過去,那夥計退後一步:“謝賞,不過樓內有規矩,這個院內不受賞。”

“好,這消息我等記下了。”

夥計施禮後快速的從小側門出去了。

馬匹交易的事情,未經確認的消息,會給大商人,這些消息都有一個前提,消息說了,但不負責任,只能用來參考。

確認的消息,會掛在大牌子。

商人也有自己的圈子,身家小的是沒資格與大商們坐在一起喝茶的。

大商們圍在一起就這個未經確認的消息討論一番之後,都認爲未來一年至兩年內,馬匹的價格會不斷的回落,先回到汴梁城的原價十貫一匹,然後還會再降,最終穩定在七貫上下。

但時間點卻推算不出來。

大商人掙錢,掙的就是這個節奏,誰掌握了時間點,誰就有利可圖。

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七節 關於錢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一四零節 賞他幾十錢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
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七節 關於錢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一四零節 賞他幾十錢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