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

劉安在汴河邊感懷了一會,一直到王曾找到自己,這才一起回到了家。

“劉兄,你這次爲何這麼衝動?”

“王兄,你看着,一直看着,看結果再說我是不是衝動了。這次,看着。”

王曾有些不理解,可還是說道:“好,我看着。”

可汴梁城中卻不平靜了。

第一,慶福樓沒讓劉安賠錢,只留下劉安在牆上寫的文字,並且放出話來,對出下聯者,免單十次,同日全樓免一次。

第二件事,就是劉安親口說出,楊府一門皆廢物。

劉安說的前七個字,驚豔整個汴梁。

後七個字,嚇的潘惟熙都虛了,這是要把潘楊兩府從怨恨變成死仇的節奏。

可沒等潘惟熙考慮好如何應對。

聖旨下。

明日早朝,潘楊兩府當家人上朝,劉安上朝。

內宮皇后下旨,才美人從四等美人貶爲八等侍御。

真相,聰明人那個不知道真相,才俊這蠢貨真以爲翻點小事非就能報復劉安嗎?

宋朝皇帝雖然骨頭是軟的,耳朵沒根,但還算有點小聰明,一聽便能猜到事情的真相,更何況大宋朝堂之上,也是有聰明人的。

次日,朝堂之上。

劉安還沒有正式成爲官員,穿的是御賜探花郎的衣服。

此時,也是劉安第一次真正見到皇帝。

劉安低着頭,卻在暗中打量着當今皇帝。

皇帝臉圓圓的,特別白,特別亮,好象是擦了油一樣,而且就算是板着臉,也有一種喜感,好象那種總是面帶微笑的感覺。

耳朵大,這是福相。

腦門亮,這也是福相。

手厚,嘴脣厚,全是福相。

劉安心說,是當了皇帝一臉福相呢,還是因爲一臉福相才當皇帝呢?

沒人知道劉安的小心思,寇準站了出來:“代官家問話,新科探花郎爲何羞辱楊府?”

劉安上前一步:“回官家的話,臣只是實話實話。被人隨便幾句假話就能激的殺到慶福樓打架,難道這不是廢物嗎?子不教父之過,父不在,長兄爲父。就這樣的人,若放在前線,敵軍隨便設個埋伏,再派人激上一句,後果不堪設想。”

劉安一本正經的繼續說着。

“我大宋的將士,我大宋的錢糧,不是給這樣的人用來浪費的。若邊疆失守,那麼遼軍必可長驅直入、若北邊重鎮失守,我大宋國都再無屏障,這後果,楊府當家家主,楊將軍可能承受,他可有資格爲汴梁東京城百萬百姓承受。”

劉安長身一禮:“請官家明鑑!”

朝堂之上,三相與皇帝原本想的是,這明顯就是一個誤會,是才俊這個蠢貨挑撥離間,可劉安這樣的回答,讓三相都不由的看了劉安一眼。

皇帝更是驚呆了。

驚呆之後,皇帝又感覺劉安說的似乎沒錯。

劉安再一禮:“臣聽聞,才美人被貶,這是官家家務事,外臣原本不宜多說,但外臣想說一句公道話,若非才俊試探,滿朝文武如何知道,楊府一門皆廢物呢?所以才美人還是有功勞的。”

皇帝不由的點了點頭,可腦袋裡卻越發認爲劉安講的,似乎有道理。

這一次,連潘惟熙都傻眼了。

楊延昭整個人都不好了,他有一種想現在就砍死劉安的衝動。前幾天見到劉安的時候,李延昭還感覺劉安這個人不錯,可今天竟然如此可惡。

楊延昭大步上前,他要辯解幾句。

劉安迎了上去,楊延昭怒視着劉安,伸手欲推開劉安往前走。

寇準衝着楊延昭微微搖了搖頭,他比楊延昭看的清,這件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這時,劉安卻又說道:“楊將軍,現在是寇相公代官家問下官的話,你急急衝出來是要打下官,還是要幹別的。若要辯解幾句,相信官家會在下官說完之後,給將軍說話的時間,將軍這麼衝出來,足以證明將軍心性衝動,不堪大任。”

“我楊家一門忠烈!”楊延昭站在劉安面前,看着劉安這張俊美,又一臉正氣的臉,竟然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

楊家是忠烈,楊業戰死之後,先皇親筆寫下祭文悼念。

並且悼文之中,有忠烈等字眼。

劉安卻寸步不讓:“忠烈的是楊老令公,不是楊將軍你。虎父犬子之例,史冊上多的很。再說忠烈,不代表就是名將,就不是廢物。”

寇準心中思考了片刻,他感覺這次就是劉安故意的。

劉安佈下了一個圈套,楊府的楊延貴從衝到慶福樓開始,楊府就在圈套之中了。

寇準看了皇帝一眼,發現皇帝竟然在連連點頭,似乎相信了劉安的話。可突然,皇帝又搖了搖頭,似乎有疑惑。

當今皇帝趙恆,根本就是一個沒主意,優柔寡斷的人,他聽着劉安的話似乎句句有理,可又不相信,楊府一門忠烈,怎麼可能就是廢物呢?

所以,皇帝在懷疑與自我懷疑之中。

呂蒙正一直在觀察着,他看到了楊延昭的衝動,聽到了劉安誅心之語,心說,要壞事。他不敢讓劉安再說下去了,微嘆了一口氣上前

作爲當朝宰相,呂蒙正還是有身份的,在向皇帝施了一禮之後轉身看着劉安:“我問一句,探花郎以爲這樣的事情,如何解決呢?”

呂蒙正不想讓劉安再說下去,也不想楊延昭出來辯解。

劉安再上前一步:“官家以仁厚治國,以孝治天下,提倡以和爲貴,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臣要證明楊府就是不行,臣若說與楊府文比,那請楊府解了臣寫在慶福樓的對子。當然,這有點欺負人,所以臣請與楊府武比。”

“來,如何比。”已經怒火中燒的楊延昭殺氣騰騰的吼了一句。

劉安卻是淡然:“楊將軍,你如此衝動,那有一點大將之風,可悲。”

楊延昭愣在當場,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可內心,真的想把劉安打成豬頭。

“楊將軍。”皇帝雖然只是輕呼一聲,什麼也沒說,可楊延昭聽得出來,皇帝對他有意見了,此時,楊延昭更恨劉安了,這滿嘴胡說的奸賊。

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四六節 鹽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一百節 毒誓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
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四六節 鹽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一百節 毒誓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