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

李繼隆的包廂,有侍者入內。

李繼隆卻是擺了擺手:“不下注了,人要知足。”

“是。”侍者恭敬的退離。

人要信天命。

李繼隆就信。

這賽馬一共九場,分爲上中下三場。

李繼隆心中明年,或是後年的宋遼之戰,也是三場。

第一場,守。第二場,反攻。第三場,幽州。

而自己,是負責第一場的。

隨意填了幾個數字卻能得到大獎,李繼隆相信這就是天意。

能守住,宋遼之戰就首先立於不敗之地。

李繼隆已經先滿意這個結果了,所以他不想再下注,而且未來也不會再賭,任何的賭都不會再參加了。

劉安坐在自己的包廂內,安靜的看着比賽。

鐵頭過來報前三場汴梁城那邊的賬目。

“主君,城內……”

劉安擡手示意,不聽。

汴梁城內掙了、賠了,又如何?

戰場在這裡,不在汴梁城。

更何況,這次的賽馬,只有掙多或是掙少,沒有賠的可能。

鐵頭抱着賬本退離。

劉安的包廂內只有他一個人,劉安從懷中取出一隻望遠鏡,這東西劉安沒給任何人,還不到讓人知道的時候。

劉安拿起望遠鏡沒看賽場,而是看了一眼耶律隆慶。

“淡定,厲害的傢伙。”劉安將望遠鏡塞回到懷中,然後拿起茶碗慢吞吞的喝了一口。

鐵頭又進來了,在劉安耳邊低語幾句。

“主君,西州有客。”

阿廝蘭漢的人,進來之後在劉安面前施了一禮,低聲說道:“劉學士,咱們騎士多,可用一些手段。”

劉安沒回頭,開口問了一句:“誰的意思?”

“野利氏給我家大汗進言。”

劉安伸出四根手指:“四個字,堂堂正正。我們已經排出了最強陣容,若再用這種不光彩的手段,你認爲如何?”

“我家大汗也是這個意思。但這事,還是要劉學士作主。”

“謝過你家大汗,咱們堂堂正正,敢賭就輸得起。但回去,話說軟一些,只說有必勝的信心,無須手段,別驚動野利氏。”

“是。”

阿廝蘭汗的親信退離。

草原上的漢子,無論是六穀,還是西州,他們喜歡的是拿刀對砍,用真本事拼一個勝負。

在他們眼中,党項的野利氏學壞了。

很快,劉安的話傳到了阿廝蘭漢那裡,阿廝蘭漢笑了,他纔不會說軟話:“野利鬥,要本汗說,趕緊殺掉你的謀士,一個在宋國會試都沒考過的廢物,真以爲他有才呢。你若是無人可用,本汗幫你說說,讓宋國太學收你族人些許,能學到多少是自己的本事。”

野利鬥默默的點了點頭。

李繼遷之死,就是花樣玩的太多,野心勃勃又想左右逢源。

對大宋,總是不斷的挑戰大宋的底限。

靈州拿下了,又想去動六穀。

太急,也太狂妄。而且數次對大宋請降、求臣,估計他自己都沒想到,六穀人只用一次假求和就把他的命給要了。

花樣玩的再多,也不如實實在在的力量更強大。

遼國的耶律隆慶爲什麼能是第一貴賓包廂,就因爲遼國夠強。

阿廝蘭汗爲什麼是第二貴賓包廂,因爲西州也夠強,有足夠的話語權。

而他党項,包廂的位置還排在大理國之後。

因爲党項這次幾乎亡了。

“殺了他,用毒。讓人看來,急症而亡。”

“是!”野利鬥已經想清楚了,阿廝蘭漢話沒錯,大宋會試都沒有名次的人,怎麼可能是精英,這樣的人稱不上高明的謀士。

第四場這時結束了。

耶律隆慶站了起來,因爲遼國的騎士,只排在了第五。

第五場的馬匹開始入場,還有兩刻鐘的準備時間,這期間,所有的馬都會慢跑繞賽道一圈,是給馬熱身,也是讓所有人看到馬匹。

一百斤黃金,就是一千六百兩,折銀一萬六千兩,折宋錢約一千九百萬錢。

大宋此時一兩銀子,折一千兩百個錢。

耶律隆慶站着看完第五場。

這一場,遼國的騎士最高排在了第七。

第一竟然是党項人,讓他沒想到的是,大理人竟然還有一個第六。

“第六場,加註,二百斤黃金。”耶律隆慶又坐了下來,他想贏錢回去,連續五場都沒有拿到冠軍的情況下,只有加註。

當然,他可以買別的馬。

可大契丹的榮譽以及他的顏面不允許他這樣作,他的部下可以依自己的選擇隨便買,他不行。

同樣的,阿廝蘭漢也只買自己的馬贏。

唯有大宋皇帝,是純粹的憑感覺下注,他對馬不太懂。

第六場。

六穀騎士與烏茲騎士一起衝線,裁判正在投票決定誰是頭名。

“第七場,三百斤黃金。”

遼國騎士第四。

“第八場,五百斤黃金。”

遼國騎士第二,可以說惜敗於阿廝蘭漢的優秀騎士,只差了一個馬頭,僅僅一個馬頭,在最後衝刺的時候,遼國騎士啓動就慢了一個呼吸。

“第九場……,一千斤黃金!”

耶律隆慶象一個輸急了眼的賭徒,在不斷的加註。

劉安坐在自己的包廂內,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用望遠鏡在欣賞着耶律隆慶那緊鎖的眉頭。

在欣賞了耶律隆慶的那失去冷靜的表情之後,劉安拿出自己那金包玉的貴重算盤,啪啪的打了幾下。

“三十萬貫,你賠得起嗎?”

劉安自言自語的說着:“當然,你不會賠,你只會先拖欠着,那麼利息還是溫和點吧,月息三十五吧。”

啪!

耶律隆慶砸了自己的酒杯。

這動靜真不小。

劉安趕緊拿起望遠鏡,看了一眼耶律隆慶然後又看了一眼賽道後,劉安笑了。

遼國騎士在出欄的時候,竟然自己人撞在一起,兩匹馬已經摔倒,還有一匹那騎士卻回頭看了一眼,瞬間就落下了至少三個身位。

這種頂尖的比賽當中,別說是三個身位,起步差半個馬身差距就是巨大的。

你當擁有百里馬匹的阿廝蘭漢手下精英騎士是草包。

不會有失誤了。

耶律隆慶也是看到這一點,他才砸了杯子。

輸了,完敗。

九場沒有一場拿到頭名,耶律隆慶站在那裡好半天才恢復平靜。

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十節 放肆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
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十節 放肆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