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

張昭允緊急調用船塢兩隊優秀的船匠前來配合,先改造兩條內河船。

大宋的內河船已經有了側圓槳船,靠的是人力來踏,保證逆流而上的船隻速度,比劃槳要快的多。

現在改造這個更快,只需要把人力的部分換成機器的。

一臺蒸汽機,多大的合適。

大宋的工匠們還不會計算力度,這個需要試,所以要多造幾臺。

內海船都小,一船在二百料上下,五百料都屬於大形內河船,在大運河上最大的船是三百五十料的船,長江上有五百料的大形內河船。

只有海船纔有千料以上的。

明州這邊如火如荼的大幹,十天後汴梁城,皇帝接到了劉安的密信。

皇帝看過一遍之後立即叫人門關,然後把劉承珪給叫了進來。

“大劉,安哥兒有信來,極機密的信,聯看過了,你也看看。”

“是。”劉承珪雙手接過信細讀了起來。

讀完之後,劉承珪說道:“官家,老奴認爲劉學士自出仕以來,遇事冷靜而大膽,而每次的建議老奴以爲最終的結果都是好的。”

皇帝插了一句:“是極好的。”

“是,老奴也是這個意思。”

皇帝點了點頭:“安哥兒畫了這個圖,朕雖然看不懂,但朕卻很是喜歡。既然他手下的工匠已經成功的造出了吞雲火龍獸,依安哥兒的建議,朕去泰山封禪,若是有一條鋼鐵之路從汴梁修到泰山,鋼鐵巨獸帶着數千禁軍,氣勢磅礴的隨朕前往,……好。”

“官家,確實是好。而且老奴以爲,此神獸還有大用,若是某地不寧,物資一日運達,可是禁軍一日奔赴戰場,這天下便會安寧的多。”

劉承珪雙手把劉安的信放回御案上後又說道:“官家,只是以倭的財富助大宋興盛,這事老奴認爲還是要變通一下。劉學士說的是實情,可是實情卻不能讓天下人知,爲有損我大宋之仁義。”

“有理。”

“老奴以爲,劉學士不是說有倭民之萬民書,倭民皆爲奴,那麼我大宋代天牧民,責罰倭王便是合情合理,所以老奴以爲可以給劉學士回信,讓他加以周旋,這事要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檄文肯定是要寫的,這事也不能不讓天下人知。”

皇帝眼睛一亮:“好,筆墨伺候。”

皇帝腦袋裡這會想的是,趕緊準備,朕可以再去嵩山祭祀天地,發檄文,以展示朕之威望,大宋之仁義。

不對,皇帝的腦袋裡瞬間有了新的想法,仁義什麼的朕有那麼多大臣,打什麼倭人之類的只要劉安說能打贏那麼就能贏,打仗的事情劉安這孩子也肯定不會親自上,朕發那麼多的錢養活那麼多的武將,現在是他們去拼命的時候了。

而朕!

祭天,祭天,祭天。

朕要祭天。

有些事情是會上癮的,皇帝對祭天就是上癮的,每每想要祭天,皇帝就感覺人生達到了巔峰,其餘的不重要。

皇帝想到這裡把正寫的信給撕了,又提筆重寫了一封信。

劉承珪看到這新的一封信感覺頭皮有點發麻,然後全身起了一遍雞皮疙瘩,可卻不得不奉迎着說道:“官家對劉學士是真愛護,劉學士對官家也是用心辦事,老奴似已經看到了盛世降臨,我大宋將再現漢唐之風,不,我大宋將超越漢唐。”

哈哈哈。

皇帝爽朗的大笑着:“大劉啊,這些天你手頭的事情放一放,上次那個歌舞你看着能不能搞,安排一下。”

皇帝又寫了一封信,讓劉安在三個月內給汴梁送兩千貫過來。

寫完這封信,皇帝下了一道旨,讓劉承珪去國庫先支出三百萬貫,把儀仗好好修整一下。

劉承珪看到這大筆的支出腦海之中只有如何讓皇帝滿意,至於國庫有沒有這麼多錢不是他關心的,他只要皇帝滿意。

劉承珪又說道:“官家,老奴以爲是不是要考慮一下,禁軍總要有那麼幾萬套新甲、新禮服。”

“講的好,講的好,自己去領份賞,這事你用點心,也幫朕好好想一想如何說服朝堂上那些整天不幹正事的人拿錢出來,還有新甲、新禮服一定要好好設計,先打樣,多搞幾種。”

“是,老奴一定用心。”

皇帝又把給劉安的第二封信給撒了,重新一份,這次不是兩千萬貫,而是三千萬貫。

大宋一年的全國國庫總收入前年是九千七百萬貫。

皇帝這一開口要的就是國庫收入的三分之一。

劉承珪在一旁爲皇帝把信加上漆封的時候說道:“官家,老奴相信劉學士送回來的錢肯定會超過這個數,劉學士總是會讓官家開心的。”

哈哈哈。

皇帝笑的極是爽朗。

當晚,皇帝給鐵頭賞賜了三十萬錢,還加了一個武散階,然後讓鐵頭休息一日,趕緊把自己給劉安的送回去。

鐵頭領賞之後當晚就住回了潘府。

信是不敢私拆的,但皇帝賞賜就代表着皇帝很滿意,很開心。所以鐵頭要回去給潘府大娘子通報一聲,也順便給懷孕住回孃家的安平侯爵娘子,也就是自家大娘子通報一聲。

再說劉安這裡。

經過了差不多二十天的努力,兩艘新式的船已經改造好,兩條都是內河船。

劉安沒有去看船,而且在鐵匠坊內看着一副直徑約有一米,花了巨資打造出來的螺旋槳,這東西挺好,只是以眼下的工藝,全靠超一流鐵匠一錘一錘敲出來,敲了五個只有一個最終勉強能用。

成本是巨大的。

劉安嘆了一口氣。

吳鐵在旁說道:“侯爺放心,此物我等會不斷研究,只是眼下如何讓此物在水下傳動卻還不漏水實在有點難。”

“不急,我嘆氣是我錯了。”

“侯爺沒錯,是小的把事沒辦好。”

劉安搖了搖頭:“有句老話是怎麼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研究方向錯了,你看有可以車軸的蒸汽車牀,我的意思是從這個方向研究,有了更好的工具纔可以造成多的東西。”

“侯爺英明,今日小的就開始組織人手專門研究工具。”

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節 開榜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
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節 開榜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