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

劉安上前一步,距離潘羅支更近,開口說道:

“布這東西,老哥知道,麻棉不同價,絲織也有高低,靈州這裡是東京價格最高不超過五倍,如何?往西,小生意無所謂,超過一千人護軍的大商隊,咱們各佔一半利。”

“好,好,好。”

劉安一握潘羅支的手:“走,咱們去喝茶。”

“走。”

回到桌上,劉安和潘羅支給各自身邊的人交待了幾句,兩人只談茶、馬。

王曾、朱嚴負責與潘羅支這邊的人討論價格細節,運輸方式,糧草補充等等一系列細節問題。

喝茶的時候,劉安又說道:“老哥,你們大湖以西,有個大鹽湖。”

“有。”

“給我點,我知道你們可以用馬馱到河道,然後從蘭州那裡轉運到秦州,再從水路到我大宋西京。你估個價,這生意可以作。”

“成。”潘羅支話不多,卻是辦實事的人。

劉安又說道:“先給我九百匹馬,我要戰馬。我派三百人一人三騎回京叫人組織十萬擔茶立即往北運。”

“行。”

潘羅支其實內心有一個疑惑,萬一茶運到了,靈州以及河西走廊的東入口還有党項人手中,那這生意怎麼作,他六穀部也吃不下十萬擔茶。

但他沒提。

在潘羅支想來,自己有六萬精騎,只要宋人再出五萬兵馬,強攻靈州也不是沒把握的。

宋人是攻城的高手,自己負責打野戰。

傍晚,王曾與朱嚴累到連喝水都不想端碗。

劉安與潘羅支幾句話,他們負責討論細節的估計還要再辛苦至少兩天時間。

劉安坐下:“給我一杯蜜水,這喝了一整天茶,老潘他也不怕苦,還要喝濃茶,結果把自己喝醉了。”

潘袞親自爲劉安倒來了一杯蜜水:“安哥兒,什麼時候打?”

“不急,大哥先安排一人帶三百人,一人三騎回京,替我給官家送一封信,然後再送家書一份。還有,派十騎去給楊將軍送封信,再派十騎給曾給事中送封信。”

“成。”潘袞點了點頭,下去安排了。

劉安在帳篷裡喝水的時候,不遠處傳來一陣慘叫聲。

四大武族的長孫沒一個想回去,他們是來打仗的,不是回去送信的,四人來了一套全武行之後,發現誰也沒辦法打服誰。

然後一個伯爵,一個侯爵家的年輕武官被他們打成了豬頭,被強迫回去送信。

禁軍,當軍官的基本上都是武勳世家的子弟,帶隊百人的軍官都是伯爵家的公子。這些人雖然都是少年兵,在這個時代,卻也是相當能打的,畢竟大宋才立國幾十年。

打仗要準備的事情很多,潘羅支的弟弟已經回去備戰。

這邊,王曾繼續和對方談細節。

最難談的蘭州共治,各駐軍一半。這事根本沒有先例,蘭州在此時是由六穀控制的,六穀願把蘭州主官讓出來給宋官,但卻要求蘭州與靈州的稅收一起算,收到的稅除了城池日常所需之外,他們要按東京物價加一倍,換成物資,不要錢。

這事,不行。

一倍,沒利潤。王曾知道劉安是不會同意的,但肯定也不能用劉安定的市價來換,這方面成了一個扯皮的重點。

然後各級官員的配置。

劉安給支了一招,蘭州設官學,六穀貴族子弟免費入學,管吃住。大宋會派一個龍圖閣學士來主持官學。

話說這一天天過去。

劉安這邊一邊整軍備戰,一邊就戰後分配利益事宜扯皮。

最重要的是,劉安在等機會。

等党項人進攻六穀的時候,這樣纔好假降,總不可能讓潘羅支主動跑過去說,我要投降,這事除了傻子,一般人都騙不過。

話說汴梁城。

皇宮內,皇帝的內書房。

一面巨大的屏風後,潘秭靈正一邊袖子裡藏着的姜抹眼睛,一邊哭訴着。旁邊郭皇后正在勸慰。

屏風前,皇帝坐在御座上擦汗。

李沆尷尬的滿臉通紅,呂蒙正不斷的捋着鬍子,都把鬍子揪下好幾根。

只有寇準,面色如常,白白胖胖的臉上有一種似有似無的笑意。

潘秭靈哭訴着:“官家,我夫婦二人年齡小,雖然不太懂事,可那織機是我家投入百斤黃金,一百多工匠日夜研究百日纔有了成效,李相公不能說拿去就拿去的。”

在場的人,都很尷尬。

水利紗機、水利織機,對於大宋來說,利國利民,收爲國用絕對是最正確的。

潘秭靈也沒敢獨吞,她知道自家沒這麼大胃口,別說劉府,就是把潘府以及外公的親王府綁在一起,這事也不敢獨吞。

但,她會來要好處,她會哭。

當然,在場的人還有一個人沒尷尬,寇準。

寇準心說,你們夫婦二人成親才幾天,什麼百日纔有成效,這東西估計早就有草樣,是這些劉安手上有點錢,纔不斷的試製出來的。

不過,寇準不打算說破,一點錢的事,不是事。

李沆很慚愧,確實是拿了人家的東西,這事要給補償的。

李沆站起來正準備說幾句場面話,突然有禁軍飛奔入內:“官家,加急軍情。”

歷朝歷代,但凡是加急軍情都不需要彙報,可以直接闖入。

禁軍武官說完,就見四位禁軍擡着兩個年輕武官進了殿,這兩個傢伙爲了在開戰前趕回去,一騎三馬,他們可以說盡全力奔回來了。

算速度,差不多接近四百里加急。

兩人背上一人一個包袱,兩人已經累的癱倒在地,包袱要當着皇帝的面解下,這是保證沒有人先看過,也是送信之人的責任。

包袱解下,皇帝立即吩咐:“傳御醫,送二人去休息。”

事實上累掛的不止這兩個人,禁軍這邊已經在救治其他人了。

兩個包袱,一個是火漆封木盒,一個是沒封的木盒。

寇準上前打開火漆封的木盒,取出裡面的三份文書,在皇帝同意的情況下,三相各拿一封開始看,然後交換。

潘秭靈多聰明,立即就不哭了,她知道肯定有事,而且九成是自己夫君的事。

那兩個被擡進來的禁軍武官她知道,是跟着一起往西北去的人。

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節 穿越者劉安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十八節 失算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
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節 穿越者劉安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十八節 失算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