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

帶着無限同情,以及內心的竊喜。

皇帝親自給劉安倒了一杯茶:“這事回頭姑丈找個機會給你補點。只是,你難道就沒有藏點。”

劉安嘆了一口氣:“剛纔娘娘傳我覲見,因爲那隻金剛鸚鵡要賞我,我正好求了個恩賞,請娘娘幫我幫我藏三百張紫貂皮。這也是我長隨鐵頭聰明,否則連這三百張也保不住。這不,我家娘子沒回來,正搜我的倉庫呢。”

四個老男人聽聞又大笑起來。

Www¤t t k a n¤C 〇

他們可以同情一下劉安,但也就是同情一下,畢竟肉爛在鍋裡,又不是讓外人搶去了。

呂蒙正這時說道:“說正事,安哥兒說有三件要務。”

劉安點了點頭:“先說頭一件,我在高麗的時候,倭國阿蘇家,阿蘇家也就是倭國在筑紫島的莊園主,他們這個莊園主就象是咱們封在邊疆的一種官,管的是官政軍民之事。”

“明白,你繼續。”

“阿蘇家代倭王到高麗來,高麗南邊居漆山有海盜襲擾筑紫島北邊,往往就是得空就打,打完就搶,搶完就跑。而我當時代高麗王回覆,我大宋作主,在高麗禁海,漁民備案,沒的備案的船隻不允許入海,解決了這海盜之事。”

皇帝與三相聽完,這事不是解決了嗎。

而且這事與大宋關係不大,順水人情作了也就作了。

可接下,劉安說道:“倭王得知之後,要給官家獻禮,七萬倭女!”

“七,七萬!”皇帝大吃一驚。

向敏中也問:“不是七百,或是七十,七萬?”

“對,七萬,但阿蘇家表示人送到阿蘇家之後會挑選,選優至少五萬人獻上,畢竟是獻禮,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的。”

“七,七萬。”向敏中說話都結巴了。

呂蒙正倒是很淡定:“史冊有記載,當年倭人向漢帝獻禮,獻上倭女一百二十人,依史冊所記載大概是說,中原地大物博,倭人貧瘠,無方物可獻,所以只有倭女勉強可以作爲獻禮的。後漢帝賜銅鏡一百面。”

劉安說道:“官家,這人會陸續運到杭州,接下來怎麼辦?”

皇帝已經懵了。

西州獻禮一萬匹戰馬他開心的很,可這七萬倭女……,就算是五萬!這事……

皇帝瞬間把視線盯在寇準臉上。

寇準卻是若有所思的掃了劉安一眼,看劉安一臉的平靜,心說這其中肯定有什麼故事。但眼下的結果就是,有至少五萬倭女到大宋來。

過程回頭可以問,但這個結果卻是必須要面對的。

寇準問劉安:“安哥兒,你怎麼想。”

“我的謀士幫我想了三策。”

“說!”

劉安伸出一根手指:“頭一策,勾欄應該可以容得下。”

“胡鬧!”呂蒙正笑罵了一句,他知道劉安還沒有蠢到這種程度,這種方案也敢用。小國獻禮你把人送到勾欄去,你讓天下人怎麼看,大宋還要不要臉了。

劉安左手伸出兩根手指、右手伸出三根:“第二策是,讓她們自由在大宋找活,官方可介紹婢、僕的活計。最後一策是,全是適齡待嫁,河北兩路戰亂已久,軍中士卒有許多都是流民發配爲軍,無妻。”

寇準聽懂了。

先不懂劉安怎麼從倭島弄到七萬倭女,直接的目的就在這裡。

寇準當下說道:“派官媒吧,畢竟爲妻爲妾,這面子上也好看些。”

“也好。”呂蒙正表示同意。

大宋很奇葩。

女子嫁不出去,因爲嫁妝存不夠。可換過來講,女子嫁不出去也是因爲她們眼中不甘心嫁窮軍士,她們存嫁妝要嫁的是家中富足的好人家。

真正貧苦的,依然還是有嫁給士兵的。

士兵就就慘了。

話說寇準有多少個妾,劉安真正願意的話,劉安的妾保證能超過寇準,在質量上與數量上全面超越寇準。

這一點寇準自己都相信。

這就是極端。

劉安可以給家裡有幾十個妾室,而普通的軍士想討一個婆娘都不容易。那怕是二婚的、三嫁的。

寇準又補充了一句:“等人運到了,樞密院下一道文,只說是官家賜下的,這事其餘的部分禮部來辦,給倭人總要有一份回賜。”

向敏中說道:“這回賜多少,如何定。”

沒錯,回賜多少難定,給的多真虧,畢竟這次的獻禮朝廷沒有得到半點好。可給的少了也不合適,大宋的臉面往那裡放。

劉安說道:“我想好了,賜大鏡一百面,小鏡一千面。這個咱們賜的起。我記得當年大漢時賜倭人銅鏡一百,那時銅鏡一面放在倭島價值連城,現在咱們的玻璃鏡也一樣,其餘的再添加一點絲綢、首飾什麼的。”

“也好。”皇帝認同這個說法。

玻璃鏡眼下小鏡在民間已經有買賣,雖然數量還不高,但已經是普通人能夠用得起的東西。

而大鏡民間沒有,只是皇帝賞賜貴族與官員家裡的。

所以大鏡在民間依然是被認爲極珍貴的,但工藝已經比之前更好,成功率也是非常高的,皇帝大概知道的價格是,一隻兩尺大鏡成本也就幾貫錢。事實上呢,真正的成本怕只有劉安才知道。

鹹平的制鏡坊已經不用銀子作鏡,而改用了水銀。

有毒。

確實有毒。

不過大宋的道士、工匠玩水銀那麼多年,他們自然有一套防止中毒的辦法。更何況劉安手上僅倭奴就有何止千人。

“賜多少鏡之事,再議,本就不是大事。”呂蒙正就沒有把這事當回事。而後問道:“再說第二事。”

劉安立即說道:“第二件是也是一件大事,我這一路上都沒想到給六部那一部寫公文。”

呂蒙正指了指自己:“老掌尚書省,你講。”

劉安這才說道:“瓊崖,流放之地。戶部無戶籍、財三司無賬、兵部無兵冊、刑部無律法之官、禮部無禮教之官、工部連瓊崖地圖都沒有、吏部……”

話說到這裡誰不明白劉安在說什麼,瓊崖爲什麼叫流放之地。

那地方能活下來都不容易。

劉安對皇帝欠身一禮:“官家,可否允許我長隨送將我入宮時帶的一隻箱子送來。”

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十八節 失算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十五節 狂妄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
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十八節 失算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十五節 狂妄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