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

皇帝很清楚,小太監這茶不是給自己準備的。

要準備茶,也是自己到了,纔會傳茶的。

小太監回答:“回官家的話,天剛亮劉學士就到了。”

皇帝點了點頭,他知道劉安昨天醉得不輕。

捧着茶碗的小太監退到一旁,另兩外小太監推開門,皇帝往殿內走。

正在這時,劉安拍一巴掌拍在皇帝的御案上,同時大喝一聲:“對了,就是這個。”

這一拍,把跟在皇帝背後捧着茶碗的小太監嚇的直接就將茶碗給扔了,連皇帝都嚇的差一點往後退了一步。

劉安這會心中正在狂喜。

他記得有一份公文加了藍籤放在皇帝的御案上,這會翻了出來。

這是一份開封府報上來的,建議朝廷效仿官倉的作法,搞平價柴來保證汴梁的柴薪,同時控制柴的用量。

其中提到,番人在汴梁每日提供三斤柴爲上限,嚴禁任何人偷砍桑林以及棗林等等。

一句話,大宋的汴梁城眼下就是遇到了燃料危機。

那麼,劉安的機會來了。

“安哥兒,姑丈的御案若是拍壞了,你給姑丈去尋一塊好木料回來。”

皇帝沒怪劉安,只是看旁邊小案上散落的公文,還是自己御案散落的公文,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倒是有興趣,劉安大清早這麼精神。

皇帝坐下,幾個小太監進來收拾碎掉的茶碗。

皇帝吩咐道:“記下,扣劉學士五百錢,賠償宮中這隻茶碗。”

五百錢也是錢,劉安現在可是很富的。

香水、玻璃、鏡子,劉安家裡可是很富的。

可是皇帝補充了一句:“傳朕的話,從劉學士自己的月零花錢中扣,府裡不得出錢。”

“啊!”

劉安心疼了,很疼。

自己只有三貫錢的零花,這一下就少了六分之一。

幾個小太監偷着笑,然後退了出去。

很快,茶與點心送來,小太監們退出去,關上了殿門。

皇帝這才問:“看到什麼公文了,這麼一驚一詐的?”

“姑丈,天下萬民都知道。當今天子愛民如子,臣有一策,可爲國庫增加至少五十萬貫的收益,還能讓姑丈愛護萬民。”

“說來聽聽。”

“汴梁城的柴不夠,姑丈可以讓汴梁城的柴價往下降一半,甚至是七成。”

皇帝聽完搖了搖頭:“你怕是不知道,宮裡的柴都不夠燒,前日宮人還在花園之中割草代柴。就算姑丈有心助百姓,國庫也能拿出錢來,可柴那裡有?”

汴梁周邊的樹已經不能砍了。

最近的柴都是從二百里外運來的,因爲汴梁周邊再砍,就只有桑林,還有棗林,以及那些已經不多的山林了。

皇帝又說道:“刑部上書,你應該知道吧。”

劉安立即翻出那一份,上面的內容是,刑部建議,偷砍別人的家的桑樹,四十二尺爲一份,滿一份勞、二份流,三份死。可就是這樣,依然擋不住。

甚至連廟宇、皇陵的樹都有人偷砍。

皇帝指着劉安手上的公文又說道:“戶部那份,你可記得。”

劉安是個好秘書,立即將皇帝說的那一份拿了出來。

這一份上面寫着,汴梁城今冬預計木炭價格會高於每秤一百文。是宋開國的十倍。

戶部也準備了四十萬秤的木炭以備冬天救濟貧苦。

但這數量,顯然遠遠不夠。

(注,一秤是多少,請大能解答,真沒找到一秤多少斤。)

劉安把茶碗捧到皇帝面前:“姑丈,請用茶,然後移駕我家,今天吊爐烤羊,來一道唐宮名菜:渾羊歿忽。”

“奢侈!”皇帝節儉,反對這樣的奢華。

劉安卻說道:“姑丈,能解了汴梁城的柴荒,吃點好的,再來點好酒。侄兒斗膽,也請皇后前往。”

皇帝想了想,若真能解決柴的事情,可以大宴一次。

“好。那就備大宴,姑丈今天也奢侈一回。”

渾羊歿忽只是一道主菜,爲了配這道菜,至少還需要三十六道菜,而且都是大菜。

除此之外,大宋這樣等級的宴會,還有一樣看菜。

用麪食製作成精美的麪點,只用來看,卻不吃,這麪點鳳飛鶴舞,作的誇張的,還有幾十個舞姬麪人。

劉安宴客。

消息送回家,潘秭靈什麼也沒說,趕緊吩咐人去準備。

皇帝能來家中作客,這是作臣子的榮幸。

這一宴,至少要近百貫。

而皇帝又召了名臣十數人,勳貴十數人,那這宴,怎麼也要小几百貫錢。

鐵頭狂奔回家。

“大娘子,主君說了,吃咱家的,就要十倍的給還回來。這一餐不白請。還有就是,主君吩咐,府內爐火開到最大。”

潘秭靈擺了擺手:“去辦,大宴。”

不用鐵頭傳話潘秭靈也清楚的很。

自己夫君的飯好吃?古有鴻門宴,劉安的宴就是放血的,你吃進去多少,十倍還回來都是少的。

皇帝一到劉安府,進了正廳,愣住了。

不是因爲劉安的正廳有多華麗,而是門大開着,一進屋就象從冬天轉到了夏天,身上的衣服立即就穿不住了。

此時,已經是十月。

放在陽曆算,就是入冬了,外面的溫度有五度,屋內的溫度有二十五度。

貂皮什麼的,肯定穿不住。

皇帝的寢宮內,放着四個炭火盆,也最多能到十度。

皇帝的書房,兩個炭火盆,最多也就是不寒。

皇帝在屋裡走了三圈,沒見到火盆,也沒見到有任何冒熱氣的,可爲什麼就這麼暖和。

皇后那邊,潘秭靈接待。

後院的花廳,因爲門小,窗戶關的嚴,比前面正廳的溫度還要再高一些。

這是什麼情況。

皇后也懵了。

前院,正廳後一間小屋。

一隻足有一人高的巨大的土鍋爐前,兩名爐工正拿着鏟子把鋼炭把爐內猛鏟,劉安拿過一根鐵條放在爐內,幾個呼吸之間那鐵條就燒的通紅。

“姑丈,此物爲石炭。史料記載在漢代就開始有人使用,但此物燃燒有劇毒,在封閉的屋內燃燒一晚,屋內有多少人死多少人,絕對沒有活命的可能。侄兒正在嘗試無毒之法,這便是其中之一。”

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一三五節 熬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
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一三五節 熬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