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

傍晚的時候,潘秭靈找到劉安是在海邊的樹林邊一塊巨石上。

劉安正躺在巨石上看着夕陽。

潘秭靈示意護衛不用跟來,到了巨石處身形靈敏的就跳了巨石,然後坐在劉安的身旁。

劉安沒睡着,只是躺着。

劉安說道:“夫人好身好,我是爬上來的。”

“夫君有心事?”

“沒事,只是想一個人待一會。也是因爲沒地方去,大夥都在忙,回外書房的話,楊家九姑娘在講戰略佈局,我去只是打擾。去衙門,他們還以我去視查公務,會緊張的。其實他們很辛苦,也作的非常好了。今年秋天就會有第一批少量秋蠶,明年春天會更後,到了明年秋天的時候,會迎來第一次真正的豐收。”

潘秭靈靠在劉安身旁:“那夫君不回我這裡。”

“我沒想好怎麼和你解釋這事,有一種被……黃袍加身的感覺。”也是這裡沒外人,否則這話劉安是肯定不敢說的。

潘秭靈沒害怕,很平靜的說道:“我再次回汴梁的時候,會有大變化嗎?”

“不知道,這需要機會。但近幾年肯定不可能,至少也是幾年之後了。”劉安如實回答。

潘秭靈對劉安說道:“我可以幾年不回汴梁。”

“有什麼辦法?”

“夫君不是要去西北嘛。”

“是。”

“夫君從西北迴來繞個道,從大名府回汴梁。我呢在這裡住上幾個月,接到你的信之後就去大名府。大名府有我潘家祖宅,我若有喜,只說身體不舒服,又只是一個婦人,回不回汴梁誰能說什麼,等孩子出生……”

沒等潘秭靈說完劉安就坐了起來:“胡鬧。”

“夫君。”

“聽我說,你想差了。我暫時不讓你在汴梁不是因爲怕什麼,而是此時我爲新貴,肯定有許多牆頭草會讓家中女眷上門找你拉近關係,我不需要阿貓阿狗都混過來,所以暫時躲一下。”

聽劉安一解釋,潘秭靈表示明白。

劉安又說道:“我換個說法,你就說,水師現在換帥,新帥能服衆嗎?”

“不能,因爲新帥連軍賞都發不起。”

“這就不結了,有水師在手,沒人敢動我。除非是……你的父親,我的岳父對我們夫妻下狠手,這個無解。除了他之外,當今官家,咱們的姑丈,也拿咱們沒辦法。”

潘秭靈掩面而笑。

自己的父親怎麼可能對他們夫妻下狠手,這不可能。

“所以,安心了吧。乖,等我處理了西北的事情之後,陪你養胎。讓自己的婆娘躲在老家鄉下養胎,這男人也真有臉。”

“恩。”

劉安捧起潘秭靈的臉:“還有,咱們家不是在造反,我只是想讓我們漢人更強,不再受人欺負,也把那些欺負咱們的人打的慘慘的。”

“那,回屋。”

“恩!”潘秭靈臉都紅了。

是劉安揹着潘秭靈回去的,路上也沒有迴避誰,就這麼回到阿蘇莊園。

回到莊園,劉安對潘秭靈說道:“倭島天然沙浴是在鹿兒島,不過那裡現在不是咱們的地盤,在這裡也可以,用很熱的溫泉水把淨沙加熱,然後穿上棉製的衣服潛埋在沙子裡兩刻鐘,非常特別。”

“原本我打算帶你嘗試的,可馬上要回汴梁了。”

潘秭靈一臉輕鬆的說道:“等夫君下次過來,什麼鹿兒島都在咱們的控制下。”

“恩。”

劉安和潘秭靈的屋熄燈了。

這個時候,阿蘇秀卻還在另一間屋很認真的跟着李清蓮學習禮儀。

在旁邊的牆上掛着一份清單。

初級的是阿蘇秀要學習的坐姿到拿茶碗的手法,餐桌上用筷子的指法,手肘的角度等。

然後中級的從抹茶、插花、書畫。

高級的有周禮、天宮、內宰、女則等書籍。

阿蘇秀非但沒認爲麻煩,反而非常認真的投入其中。

眼可見。

安平侯爵娘子是名門大家千金,舉手投足之前的氣質就碾壓了自己。

而這位清蓮姑娘僅是一個妾,卻是琴棋書畫、茶詩花樂無不精通,不用眼睛看僅憑手指就能分辨衣料。

她,阿蘇家被一直稱爲最有才華,最尊貴的女兒,現阿蘇家主。

與這兩位相比,阿蘇秀內心的感覺就象是自己看那些家中普通武士的粗淺農婦一樣。她要學習,她要從質上改變自身。

次日,劉安召開了一次倭島這邊的軍政大會。

參加會議的一共是九個人。

分別是三位武官,三位分管民、財、工的文吏。以及三位分別負責碼頭、船隊、商市的杭州商盟長老。

會議中就筑紫的未來一年發展方略作了佈局。

會議結束的時候,負責財的文吏說道:“侯爺,你要回汴梁,有件事情雖然還沒有正式遞上文書,下官還是想給你說一聲。”

“講。”

“前幾天金陵商幫在船頭到了這裡,他們是來採購海貨的。他提了一句,說是金陵商幫計劃籌措八百萬貫至一千一百萬貫。希望可以獻金於侯爺,他們想要岡井家的大宰府。”

原本已經結束會議準備離開的劉安又坐下了。

其餘人也都跟着坐下,重新打開了記錄用的小本。

這事雖然沒有公文,但確實是關係到整個筑紫島利益的大事。

陳容這時說道:“侯爺這事我也知道,我見過蕭家太爺,是上次在蘇州採辦的時候見到的。”

“說說。”

“金陵商隊在幽州買了一批女真戰俘,原本想訓練成馬伕的。但這批人被買回來之後不想當奴隸,他們提出願自贖。可他們沒有錢,卻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情報,他們畫了一副非常詳細的海圖還有地圖,並且願意爲先鋒。”

陳容說完也沒隱瞞什麼,直接拿茶水就在桌上畫了一副簡圖。

只看這如懷抱一樣的海岸線,還有那奇怪的如牙齒一樣的內海灣,劉安脫口而出:“原來如此,看來傳聞是真的,女真人曾經和高麗人聯手,偷襲過。”

“是。那幾個女真戰俘表示,他們可以召集到曾經去過人。現在高麗被咱們控制,依蕭太爺描述,高麗海盜的是從高麗這個位置出去的,他們也在這裡的人。”

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十二節 衝動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七節 關於錢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十八節 失算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
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十二節 衝動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七節 關於錢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十八節 失算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