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

可神奇的是,劉安不但知道,而且預測了自己的死期。

這讓李沆如何不震驚。

劉安卻繼續說道:“我負責打,負責四處弄錢。實話說,寇準是個好人,介他功利心太重,而且爲人有點刻薄不夠大氣。他在背後說王旦王尚書的壞話,可王尚書卻一直替他說好話。呂公太和氣,不夠狠。”

“你當真?”

“當真,給我們十年,我們一老一少恢復漢唐之威,我不瞞李公,我是靠封禪來哄官家出兵的,若真恢復漢唐之威,封禪又如何?”

“你,當真?”

李沆第一次這一問,是沒想到劉安野心這麼大。

第二次這麼問,李沆相信劉安不是想皇袍加身。

劉安點了點頭:“李公,數盡歷代名士,誰十七歲有我這麼狂。當然,霍去病不算,他比我還瘋。”

“哈哈哈。”李沆笑的差一點背過氣去。

劉安似乎早有準備,從袖子裡抽出一張紙遞給李沆:“李公,你日後的食譜,我可以派廚子給你,還有藥已經請人試製,名爲丹蔘丹。”

李沆沒客氣,伸手接過之後:“這次,拿不回幽州?”

“我佈局已久,李將軍說必拿下幽州。”劉安就不信。

李沆搖了搖頭:“當年白起爲什麼沒有拿下邯鄲?”

“去他孃的。”劉安一把就把桌上的文書掃到了地上,劉安是真怒了,李沆卻是淡然一笑,他一生氣就頭暈,這養氣的功夫已經很不錯了。

他能把這話說給劉安聽,也是真的被劉安說服了。

劉安問:“誰?”

李沆笑了:“這個人,你還真的沒辦法。”

“難道是?”劉安不敢相信。

李沆點了點頭:“沒錯,就是官家。”

“爲什麼?”劉安這次完全不明白了。

“你不明白,行。老夫告訴你,一但你快要成功的時候,官家一定會親征,而且朝堂之上無數人也會求着官家親征,這就包括了寇準在內。爲的是什麼?”

劉安咬牙切齒:“利益!”

“對,利益。可戰機卻不是放在那裡等着朝堂之上胡鬧的,就算你拿下幽州,遼人中京的大軍南下,對峙之後,想去談判的人可以從皇宮門口排到汴梁城門,然後依朝堂這些年的作風,就是你自己說的,他們……”李沆都不想再說下去了。

“李公,有何良策?”

李沆搖了搖頭:“遺憾的是,我也無法破解,正如當十年前老夫身爲參知政事、樞密院副使之時,極力反對北伐,因爲老夫把朝堂看的清楚。正因爲如此,也是你靈州大勝之後,老夫選擇致仕的原因,更是老夫把你壓在秘書省十年的原因。”

劉安聽懂了。

一但開戰,背後就有人搞鬼,這他孃的,白起、衛青、李靖再世,也打不贏。

李沆又補了一刀:“憑什麼你去立功,而讓其他人辛苦作事,而且還分不到功勳呢,這就是文人可惡的地方。”

“我,我,我!”

“怎麼,殺掉朝堂一半的人,可以,若你真殺成了再考慮大軍出征的事情,這次雖然你成功的調動的兵馬,但幽州你依然未必拿得下。”李沆說完後把自己的茶碗遞給了劉安,然後指了指地面。

劉安將那茶碗高高的舉起,用盡全力給砸了下去。

劉安又從桌上拿起了劉安的茶碗遞給了劉安:“帶武將,他們會往前殺,可你敢帶幾百文官出戰嗎?你可在不在乎功勳,但他們你放心嗎?”

劉安接過茶碗又一次砸了下去。

李沆卻是一臉的笑意,這纔是年輕人應該有的脾氣。

“我告訴你,張齊賢是你可以信任的,比寇準可靠。畢士安老了,向敏中是最佳的管財之人,王旦太寬厚。好好培養一下我女婿王曾,是個人才,還有錢若水,蟄伏十年,吏部尚書是他最合適的位置。”

李沆一挑前衫,給李沆跪下重重的磕了一頭。

李沆受下這一禮:“既然有此禮,老夫便教你十年,十年之後你若連相位都得不到,老夫也無能爲力了。”

“謝恩師。”

劉安站起來,重新行大禮。

自己可以說是逆不道的人,但就是這樣,李沆還願收自己爲學生,這一跪劉安誠心實意。

李沆接受了劉安的大禮之後站了起來,卻沒有扶劉安,而是揹着手說道:“那麼爲師先給你上第一課。爲師爲相之時,許多人聚攏在爲身爲旁,你以爲這是爲何?”

劉安難得這麼恭敬的磕了一個頭,這纔回答:

“老師需要人,而他們需要依靠,各爲已利。若老師失勢,依舊還能心懷義字的人,纔可爲友。縱然那些反覆之人,當老師再次得勢之時,也並非完全不可用,落井下石有,錦上添花者有,雪中送炭者亦有。這三種人不可能完全消失,水至清則無魚。”

李沆象是頭一次遇到劉安那樣,示意劉安擡起頭不斷的打量着。

厲害。

十八歲。

自己只問了一句,劉安卻舉一反三,回答的……妙!

李沆再問:“那麼,以德報怨呢?”

“老師,弟子眼中沒有以德報怨,只有快意恩仇,當然了若對方還有利用價值,拿出來與仇恨值作一個比較,若價值夠高,給個機會不是不可能。”

“不錯。”李沆滿意的點了點頭。

李沆扶了劉安起來,低聲問道:“若阿斯蘭漢想給你披件衣服呢?”

“老師,學生問一句。他,有這個資格嗎?”

“講的好。”李沆很滿意劉安這一句回答。

李沆再問:“那麼當下呢?”

“打仗,我暫時不會越過大同這座城池。我相信傷其一臂不如斷其一指,一個大同的價值已經讓我很滿足了,既然朝堂上想拖我的後腿,那麼幽州城下既是宋遼之戰,更是一塊驗金石。這比起一個幽州而言,價值更高。”

“好,好,好。”李沆連說了三句好。

劉安懂得取捨,比起滿腦袋的打仗、陰謀什麼更重要。

人生就是在不斷取捨之中前進的。

既然幽州城下會被朝堂掣肘,那即時放棄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二七四節 相互試探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
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二七四節 相互試探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