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

更何況,這筆錢已經投資了銅礦。

“還有,金礦、銅礦、銀礦。高麗的瓷器坊、占城的稻米田收租……”

劉浪越是往後算,耶律阿奇格心就越涼。

當時投資的時候他沒感覺,現在開始算收益了,他才知道這筆財富有多少。

他怕了。

若是幾百貫,就算上千貫的錢落在他口袋裡,沒事。

很明顯,這些東西放在幽州,每年說百萬貫都是少的。遼國的布匹、米、茶,可不是汴梁的價格。

耶律隆慶能放過他,就算放過了,能留給他多少錢。

反過來講,七萬人馬的錢在他手中,他要給這七萬人分錢的,好不容易得到了七萬人馬的對他的信任的,若這筆錢分不到這些人手中。

耶律阿奇格相信,說不定會有人在自己背後射黑箭。

不,不是說不定,是肯定。

耶律阿奇格感覺自己很難受,胸口也不知道有什麼,就是喘不上來氣。

劉安的原計劃是,讓這些遼軍掙點錢,回來讓燕雲的人羨慕一下,然後自己再找機會拉這些遼軍去掙錢,時間一長,這事就有趣了。

但,伊之予二名島上的倭貴族可比筑紫島富太多了。

相比伊之予二名島上的倭貴族,阿蘇家就是鄉下窮親戚,筑紫島屬於倭王心中的邊緣地帶,除了偶爾可以和大宋作一點生意之外,就是鄉下。

錢太多,劉浪才忽悠遼人投資,原本就是想佔遼人的便宜。

但寇準不這麼看,這麼好的機會不利用,就不是寇準了。

所以寇準的計策就是,讓這七萬遼軍南院精銳起異心,不敢說造反什麼的,卻也能爲大宋對抗遼人埋一顆釘子。

耶律阿奇格說道:“投資我要,分紅我要,不能折算成錢。只是,只是,只是……”連說了三個只是,耶律阿奇也沒說出一個結果來。

他身旁的李將軍說道:“只是,這些錢怎麼能夠秘密的運過來,悄悄的分給七萬軍士。”

劉浪一副很爲難的神情:“我沒辦法。”

“浪哥,你沒辦法。”

“三兒,你想一想,咱就先說米吧,一年不說多,給七萬士兵每人二百斤米不過份吧,不算多吧,武官們多一點,往上加。至少需要二十萬擔大米,二十萬擔大米有多少,兩千五百料大槽船,需要七條,每條船說是能裝四萬擔,可海路這麼遠,海上船工要吃,要喝,也要備下修船的材料,能裝三萬擔就不錯了。”

七條兩千五百料大肚子槽船耶律阿奇格見過,宋軍給他們補充軍糧的時候他帶人去搬過糧袋。

劉浪又說道:“二百米斤說過了,雜粗糧每人每年不得給上一千五百斤?”

耶律阿奇格感覺腦袋快要脹的裂開了。

他心中一算,再加上麻布,鹽,茶,就這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就是上百條兩千五百料的大槽船,這東西不斷的往武清碼頭運,然後他帶人往回搬。

怎麼可能瞞得住。

劉浪又補了一句:“就我計算,每個士兵每年靠着瓷器坊、金礦等的分紅,換成錢也有幾萬錢,你要說錢,還是要東西。錢,七萬士兵呢。換成東西,我可是按金陵與杭州的物價給你出的貨,再加上運輸折損,不少。”

“那,浪哥,有二百大槽船的貨?”

“有。”

事實證明,根本就不可能瞞得住。

這不是偷偷的裝幾袋金子,只有一點點。

李將軍在旁又說道:“三將軍,我們還需要倉庫,若是一次性發到軍士家時,若有人來討要,軍士們是給還是不給,若給的話,軍士心中不甘。所以只能一點一點的發。”

耶律阿奇格腦袋中閃出一個念頭。

不要了。

好。

不要了的結果就是,這七萬士兵肯定不甘心。要的話,耶律隆慶不會放過他。

在那麼一瞬間,耶律阿奇格腦海之中閃過一個念頭,殺了耶律隆慶,再將南院的人清洗一遍,然後帶着七萬兵馬離開,有大宋每年給的這些分紅也足夠養活這些人了。

這個念頭一出現,耶律阿奇格冷汗真流。

耶律隆慶是什麼人,積威深厚。

“我,我要回去想想。”耶律阿奇格臉上的汗劉浪是看的清楚。

李將軍這時問:“浪哥,還有這種發財的機會嗎?”

“這事不能問我,我就是一個商人。要問,得到問我家大哥兒。”

李將軍對耶律阿奇格說道:“明天有大宴,我們召集人手把樑王殿下灌醉,而後一定有和宋安平侯秘密交談的機會。”

“好。”

殺耶律隆慶這事,耶律阿奇格不敢,他虛的很。

可灌醉他不怕,灌醉十次他也不怕。

兩人打定主意之後立即離開,其餘幾個人只是跟着來,那怕心裡不痛快也不會插嘴說什麼,要說的也會回去再說。

幾個人檢查了路徑很安全,耶律阿奇格這才離開。

次日,劉浪進樑王府,三言兩語就把昨夜的事情講了。

劉安有些爲難了,這事有點突然,很有可能最終的結果會遠遠超出寇準的預測。

“爹,你秘密派人,別派咱家人的,你見人的那一戶是皇城司的,讓他們找人去把這事告訴剛回到楚州的李將軍那裡,然後請李將軍秘密北上。我怕這位三將軍頭腦一熱,幹出什麼可怕的事情來,一但有事,先保證咱們的人馬安全,然後就需要應對遼中京、北院的大軍。”

“好。”劉浪在軍國大事上,對自己兒子的交待不會打一點折扣。

自己不懂,就要相信兒子。

看着自己的親爹離開,劉安開始頭疼了,自己身邊一個人都沒有,想找個人商量一下都不行。

萬一真出事了怎麼辦。

這位三兒,要是腦袋一熱把耶律隆慶弄死,那麼自己肯定要涼。

老話說的好呀。

斷人財路如殺人全家,耶律阿奇格爲了保全自己的財產,爲了保全自己帶去倭島一起發財的這七萬士兵的財產以及財路,殺耶律隆慶還真是一條好出路。

可問題是,殺完了怎麼辦。

對於耶律阿奇格來說,殺完了帶人往大宋跑,大宋還不得不接受。

那麼劉安自己怎麼辦。

好可怕。

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八十一節 天上掉下來的醋罈子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三節 開榜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
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八十一節 天上掉下來的醋罈子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三節 開榜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