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

劉安搖了搖頭:“我也拒絕不了。但有一事,我想聽劉叔一句真心話。”

劉承珪點點頭:“放心說,雜家讓人退離便沒有人敢偷聽。”

劉安先說道:“劉叔,你百年之時,我給你送終。這話不是虛的,咱們同姓,五百年前必是一家。但劉娘子這事我雖不得不答應,但若有一天,她在後宮作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來,我必除她。”

“安心,到時候老叔先送她上路,再以死向官家謝罪,若老叔先走,宮裡還有老叔的徒子徒孫,必有忠義願赴死之人。”

劉安想要的是一個態度,而不是死活。

劉承珪給的卻是一個終極答案,這僅僅是態度了。

此時劉安倒有一種疑惑,話說五鬼這個說法是幾十年后王曾提出的,那是王曾已經成爲宰相。劉承珪就是五鬼之一。

可劉承珪在劉安的瞭解之下,作大宋作了許多好事。

他整理並且守了新的度量衡規則,編過史書,而且還親自帶兵對抗過遼人。這樣的人怎麼就是五鬼了。

難道說,一切因爲封禪?

那麼,自己要幫助皇帝封禪,將來王曾會認爲自己也是五鬼嗎?

太遠了。

劉安現在想不到那麼遠。

兩人大眼瞪小眼卻沒話說了,都在各自思考。

這時,突然有小太監在門外高呼:“娘娘傳召劉學士覲見。”

劉承珪站了起來:“娘娘召見,趕緊去吧。”

劉安點了點頭,讓劉承珪幫自己看看衣服有沒有穿整齊,冠有沒有戴正,然後趕緊就往外走,跟着宮女往後宮而去。

皇宮,皇后宮中劉安第一次見到劉娥。

見到劉娥的一瞬間,劉安的感覺就象是見到了一位女先生的感覺。劉娥穿衣並非華服,簡潔、偏中性、帶着很濃的書卷氣。

人淡妝輕粉,頭髮也簡單的梳着,並沒有穿宮妃應該有等級的華服。

“安哥兒,你送個鳥兒叫什麼?”

“回娘娘的話,這是大食使節送來的,我給起名叫金剛鸚鵡。若娘娘不喜這名,請娘娘賜名。”

郭皇后淡然一笑:“名字起的好,以往見到的鸚鵡和此鳥比,倒是太小了點。”大宋這個時代有鸚鵡,但卻是比麻雀大不了多少的黃綠鸚鵡。

這時有宮女擡了椅子過來。

是椅子不是圓凳。

這區別可大了,因爲劉美人在皇后身旁坐的還是圓凳呢。

劉美人已經把劉安想的很高了,可此時她才意識到自己想的還是太簡單,這劉安怕比自己想像之中權勢更大。

劉安坐下之後立即說道:“有件事臣在回汴梁這一路上就思考了很久,已經想好準備回汴梁就搬救兵,臣請娘娘相助。”

“噢,有事讓安哥兒爲難,這事本宮給你作主。”郭皇后內心也沒當回事,真正有國事的話劉安不會在這裡講,在郭皇后心劉安是一個非常懂分寸的人。

劉安馬上說道:“臣在幽州的時候對遼人玩了一點小手段,以低價搞到了一批紫貂皮。但遼人也沒有這麼多紫貂皮,所以現貨不多,其餘的打的是欠條。臣剛到高麗,這事還沒有處理好,我家娘子就到了,結果……”

聽到這裡,郭皇后先是一愣,轉而用扇擋着臉笑了起來。

皇帝搞了些鬼,讓潘秭靈出海是爲了抓劉安得到高麗王給了四十名高麗貴女的事,結果誰想到竟然抓到了劉安的紫貂皮。

郭皇后心說,皇帝聽到這事,肯定非常開心。

可臉上,郭皇后卻很是關切:“那結果呢?”

“還好臣聰明,還藏了三百張。我家娘子這次沒急着回來,正到處找我的倉庫,估計還有兩隻紅珊瑚也保不住了。臣請娘娘幫我一把,我需要找個地方藏貨。”

這一次,郭皇后連扇子都擋不住臉了,笑的花枝亂顫。“好,好,這事本宮作主,禁軍順皇城內的屋給你一間,你自行改造。不過本宮先說好,若被發現,本宮可當什麼事也沒發生。話說,這次北行,可有給本宮帶禮物回來。”

“自然是有的。”

劉安立即遞上禮單,而後還補了一句:“紫貂皮的事請娘娘再等幾天,這是要從我家娘子倉庫裡拿出來的,她有兩千張,其中一千張實貨,一千張遼商欠條。”

郭皇后已經笑的肚子有些疼了,示意劉安別再說話。

緩了好一會,郭皇后說道:“有件事,劉美人提及,本宮認爲合適,找你通個氣。”

“請娘娘吩咐。”

“佑哥兒年齡不小了。想定一門親事,所以找你來說說。”

趙佑定親!

這事說小,就是先訂個親,等年齡到了正式成親。

可說大!

趙佑是滿朝文武內定的太子人選,太子定親代表着選皇后。

劉安立即有點緊張了:“娘娘,三位相公可知?”

“不知,正好你回來,所以先找你說說。”

“請娘娘直言,是那一家?”

“兩家。”

兩家?

劉安越發的感覺這事不普通了,此時訂親兩家就代表着汴梁城中的勳貴勢力要有些許變化,或是大變,或是讓某一家再進一步。

郭皇后也沒讓劉安再猜,直接說道:“一正一陪嫁。正爲潘家十七姑娘,陪嫁是你的弟弟,劉家三姑娘。”

瞬間,劉安感覺腦袋有血往上涌。

若非自己年輕,這一下就能暈死過去。

潘家十七姑娘不是別人,今年才七歲,是自己岳母承安郡主的掌上名珠,是自己夫人潘秭靈的親妹子。

自己的三妹劉靜卻是和趙佑一樣大。

整個皇后的宮裡突然間靜的可怕,這樣的安靜足足十秒之後,劉安纔回過神來,立即從椅子上起來。

劉安跪了。

這不跪不行,這事有點太大了。

皇后不給承安郡主講,也不給自己岳父講,先給自己說。

劉安有一種莫名的壓力從心底升起。

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結果是什麼?

一句話。

皇家要扶劉安上位,這是劉安此時唯一想到的答案。

不對,這是劉美人所建議的,這是她的示好,是禮物,還是有什麼陰謀?

劉安額頭上流汗了。

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十節 放肆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三五節 熬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百節 毒誓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
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十節 放肆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三五節 熬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百節 毒誓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