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

很大氣的減稅,而且允許晚交。

皇帝心說,商人都在爲朕的封禪作貢獻,朕也要有點表示不是。

王旦上前一步:“官家英明,臣立即寫公文。”

“好,朕今時就批覆。”

大宋最快的公文處理速度,大殿上現寫,皇帝現批。

王旦的公文寫完,皇帝開口:“畢公,你以爲此戰勝算有多少,朕指的是拿下幽州。”

一直沒說話的畢士安站了出來:“官家,臣也在分析這事,根據送上的文書,臣估計劉安的前鋒已經看到奉聖州的城牆了,或許已經在攻城。七天七夜血戰耶律隆慶並大勝,士氣正盛,借大勝餘威,奉聖州必克,此戰已經勝了。但!”

一個但字,皇帝差一點就站了出來,他是驚的。

畢士安卻很平靜:“家官,臣理解劉安爲何不寫詳細戰報,因爲就所有公文所示,遼軍主力未損,幽州主力還在,遼中京主力還沒有出戰。李將軍的戰報也只是與遼軍激戰,而且打的並非遼幽州與中京主力。所以臣以爲,幽州城下的勝負,還是五五之數。”

“恩。那畢公有何建議?”

“請官家賜酒,派人勞軍。發給劉安升官人限文三十人,武七十人,最高升三階,士卒賞錢萬萬。以再激士氣。”

畢士安想的很清楚,既然已經是國戰了,就不能再留手,誰軟誰敗。

萬萬,不過是十萬貫,這點錢小意思。

皇帝點了點頭:“那就,五萬萬錢。”

“官家英明。”

五十萬貫,對於本次大戰而言,依然是小錢。

寇準上前一步:“臣以爲,請各州府準備支援。”

皇帝點了點頭:“再傳旨,各州府將庫存箭支、刀盾、軍械整齊造冊,以方便北征大軍調用。”

“官家英明。”

朝堂上已經是一面倒了,眼下蕭撻凜被擊殺,耶律隆慶被俘,這已經讓文官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所以,只有極少數人眼紅,幾個人想反對之外,大部分人已經偏向於戰。

主和派,一般是怕輸,怕被打才主和的。

能打贏,能發財的時候,主和派也會變的。

皇帝又加了一句:“朕,準備親征,有勞各位臣工議一議此事,朕以爲,幽州迴歸大宋版圖,爲當下重中之重,天下皆爲此事而重,議吧。”

皇帝要親征,這就是表明了一個態度,要打。

同時,也在告訴所有人,混經驗、刷功勳的時刻到了,你們用點心。

這下,原本因爲羨慕嫉妒恨而臉黑的朝臣們瞬間就變的容光煥發,朝堂上的氣氛馬上就變的激烈了起來。

此時,真定府。

李繼隆正看着部下收拾行裝,馮拯正陪着他喝茶。

馮拯建議:“這南下的遼軍估計只有少數逃散的殘餘,各州縣的守軍便可應付,北上便是惡戰。應該把楊延昭調到軍前。”

李繼隆點了點頭:“應該調。”

馮拯繼續說道:“楊延昭在雄州、霸州鎮守十四年,若非朝中有些小人,他會一直鎮守到此時,雄州、霸州是楊延昭建了地道,他更懂那裡的邊軍。”

“恩。那麼,楊嗣去攻打山海關如何?”

馮拯搖了搖頭:“不好,二楊曾經在邊關守遼十多年,他們瞭解遼軍。劉學士以十八歲幼齡領軍與耶律隆慶血戰七天七夜,誅蕭撻凜、俘耶律隆慶。李公以爲,對遼人對抗十多年的將士們,會放棄此戰。”

這時,有人入內。

“報,登州急件。”

李繼隆接過一看,是楊延昭的親筆,請求調他到前鋒對戰遼軍,潘惟熙回來了,主動要求攻打山海關。

“準。”李繼隆回信之後,吩咐立即給劉安寫信。

畢竟當下大元帥虎符在劉安手中,劉安寫了公文,真定、河間一帶,以及北方對遼作戰事宜由李繼隆全權作主,那麼他與劉安相見之時,就是幽州會師之時。

所以,依理,公務還是要給劉安那邊報備的。

這時,張齊賢突然入內,什麼也沒說,直接把一份帶血的文書塞給了李繼隆。

李繼隆接過一看,竟然是發現了蕭觀音奴的行蹤,她沒有退回遼國境內,而是被打散逃到了定州一帶。

張齊賢說道:“劉安大勝,證明他很行。他既然說要弄死誰,那這個人就應該去死。請李將軍調兵。”

“來人。”李繼隆高喝一聲。

有傳令兵入內,李繼隆吩咐道:“傳我將令,楊嗣調兩萬精銳前往定州,不擇手段不惜代價圍獵蕭觀音奴,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則令定州及周邊五縣聽由楊嗣調配,若讓蕭觀音奴逃回遼境,本將必軍法從事。”

張齊賢看着傳令兵出去,這才點了點頭:“李將軍遼人稱你爲大宋戰神,你不想被劉安一個少年比下去吧。”

“你不用激本將,劉安領軍有方,證明我大宋人傑代代出,不過幽州城老夫必會先到。”

張齊賢咧了咧嘴:“劉安已經殺了蕭撻凜、活捉耶律隆慶,殺敵人數你也沒比過,你老了。”

“哈哈哈,老夫是老了。”

“你,你也沒點火氣,我都這麼激你了,真無趣。”張齊賢一甩袖子就要往外走,卻被李繼隆拉住:“你那點心思老夫知道,只要到了幽州城下,你大功已經在手。”

張齊賢搖了搖頭:“這次我真不圖這個。”

李繼隆擺了擺手,屋內的人都退了出去,張齊賢這才說道:“我挺喜歡劉安這娃娃,我心中不安,大勝之後怕他年少輕狂。”

“恩,安心,老夫必先到幽州城下。”

李繼隆懂了,劉安連番大勝,他這人年齡萬一不夠穩重,以爲天下無敵,這就可怕了,劉安一路大軍便會有巨大的危險。

劉安這一路,外族援兵佔了一半,一但遇到大敗將會是兵敗如山倒。

馮拯接了一句:“沒想到,你對劉安還挺看好。”

“這小子不是好人,不過他家廚子一流,他更會吃。”張齊賢扔下這話便往外走,邊走邊說:“後勤我督辦,李將軍全力往前殺就是了。”

李繼隆舉兵北上。

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十節 放肆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一三五節 熬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
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十節 放肆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一三五節 熬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