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

潘秭靈派人把來自從杭州那邊織的絲綢給發了幾匹,也不能讓人白作活。

潘秭靈問:“嬤嬤在這裡還習慣。”

“習慣,原本是杭州我兒子大小也算是一個七品武官,可家中只有田地十畝,他三個妹子都成老姑娘了也沒嫁出去,家裡沒錢存嫁妝。到這裡不同,我家現在良田千畝,在那個……”

老嬤嬤想了好半天也說不上那地方,最後說道:“往西三裡那邊,將軍派人管着呢,一年給我們發兩千斤稻米作口糧。現在兒子有妾室三人,雖然長的黑點,但人還算勤快。三個姑娘也嫁了,在這裡咱們宋人姑娘是人上人。”

這一開口,老嬤嬤就收不住了。

也是好不容易遇到了從家鄉過來的人。

繼續給潘秭靈講着:“娘子有所不知,這裡有個什麼大人物,家裡有城,可咱家姑娘看不上,最終還是嫁給了從泉州過來的一哥兒,我那女婿也出息,現在已經領兵百人,管一條大船,負責巡視南邊的海面。”

“挺好。”潘秭靈心說還真不錯。

緊接着,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講着她們的日子。

潘秭靈聽着聽着發現,從大宋過來的人已經在潛意識中開始給外族分級別了。

從高麗過來的新羅族是宋人之外最值得自家兒子娶回家的,然後纔是占城這裡的姑娘,從倭島運過來的倭女地位還不如崑崙奴。

因爲倭女身高太低,宋人的婆婆都害怕自家種給壞了。

最神奇的是,從阿蘇山到占城這裡有幾千裡遠,潘秭靈派人一打聽,他們竟然意見相同,只是來自阿蘇山的士兵加上了党項、西州、六穀、大理的女子。

這些,比新羅在他們心中地位還高一些。

當然,地位最高的還是宋女。

至於這些傢伙有沒有按各路去區分宋女潘秭靈就不知道了。

潘秭靈在山茶半島住了幾天後,去海邊玩樂。

老嬤嬤特意到潘秭靈身旁:“侯爵娘子,別怪我老婆子多嘴,那占城王的兩家姑娘怕是有些個想法。”

潘秭靈笑了:“嬤嬤說的是,她們想進我安平侯爵府。”

“娘子英明。”

潘秭靈搖了搖頭:“她們若是咱們宋人誰家的姑娘,若是品性好倒也沒問題,但這裡。嬤嬤還是裝不知道的好。”

“懂,懂,只是怕娘子着了她們的道。”

“是這話,但她們想來見我,我也不能不見。多虧有嬤嬤提醒,我會多個心眼的。”

“娘子放心,這裡只有見個人影,鐵定都是咱們信得過的人,這占城離家聽說有萬里那麼遠,在這裡咱們人心在一起。”

老嬤嬤雖然不懂什麼叫殖民,什麼叫佔領軍。

但她懂,她們外來的。

而且在這裡最值得依靠的肯定是同族、同鄉、同村,甚至來自同一州府的,都能親近一些,有時候也會有家長裡短吵個架,可一但遇到事了,這些人就會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保護她們現有的地位、財富。

背井離鄉有什麼。

人都有戀鄉之情。

可若離鄉萬里可以一年掙到以往三年,甚至是五年的收入之時,這背井離鄉也沒有什麼讓人傷感的,反而許多普通士兵家人還是佃戶的,在這裡可以得到田地,可以有自己的佃戶,可有大宅子。

萬里又如何。

縱然十萬裡,也去得。

此時,鳳翔城。

劉安正在大擺宴席,西番一百零八族來了一大半,沒來的不是已經滅了,就是正在被圍攻。

上座的貴賓是兩位。

六穀,吐蕃貴族的潘羅支。

西州,阿廝蘭漢。

讓劉安意外的是,阿廝蘭竟然出兵十萬,以摧枯拉朽之勢就幫助潘羅支收拾了六穀內那些不服他,不聽他話的各族首領。

地宮有佛寶。

這事纔是今天這麼多族長、首領、寨主聚集在鳳翔府的真正原因。

但也不全是。

至少阿廝蘭漢與潘羅支就不是。

到了他們這身份地位,所有的一切對自己的權勢地位有利的便是好,無利的便無用。

只是,必要的恭敬不能少。

其餘的,兩人都帶路了人手,自然會有人去負責這場祭祀大典。

內廳,只坐了三個人。

劉安、潘羅支、阿廝蘭漢。

潘羅支此時代表的不僅僅是六穀,還是西番各部各族各寨推舉的大首領。

至於原因,潘羅支原本就是吐番貴族,而且他現在勢力最大。

阿廝蘭漢感覺自己喝到差不多了,開口說道:“現在,無論是涼州,還是秦鳳、涇井兩路。亂子沒了,也不會再有。當下什麼事最重要,掙錢。”

阿廝蘭漢從懷中取出一塊帛畫。

“這是我族中自唐時傳下來的,當年唐西域地形圖,有些地方已經與原先不同,不用擔心我早已經派出人馬前往打探。”

唐時的地圖有用嗎?

劉安也不知道。

但幾百年時間,地形的變化應該不會太大。

極西之地的商人有過來,但他們的話就算可信,也遠沒有自己派人打探一次來的實在。

阿廝蘭漢顯然研究這副圖已經有很長時間了。

“依唐時的古商道,皆是從長安爲起點的,現在京兆這邊依然還繁華。陸上到鳳翔之後就開始分道,也或可直接一路北上,這一條便是靈州之路,但當時不到靈州,而是到河套的,是中原與草原的商路。”

“其中,寧州、慶州、威州、鹽州便是北上的必經之路。”

“再說另一條道,這一條纔是真正的西域商路。從現在的鳳翔府到渭州(平涼)然後西去蘭州,再經涼州到甘州。”說到這裡,阿廝蘭漢往外面看了一眼:“沙州曹宗壽沒來,他不想活了。”

潘羅支擡頭看了阿廝蘭漢一眼:“他來了,他已經喝醉給人擡出去了。”

阿廝蘭漢點了點頭:“沙州是西去商路必經之後,是重鎮。明天要敲打了下這廝,若不聽話就弄死他。”

劉安笑着給阿廝蘭倒上酒,他算是看出來了,阿廝蘭漢對古絲綢之路的生意非常在意。

這也不怪阿廝蘭漢。

絲綢之路興衰也同時緊緊與西域各地的興衰連在一起,有絲路便有興盛,無絲路只有衰落。

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十五節 狂妄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
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十五節 狂妄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