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

劉安問阿蘇秀關於遣隋使的事。

阿蘇秀回答道:

“讀過,當年聖德太子爲了保證在百濟的利益,以求佛法爲名派人去大隋,就是爲了試探大隋的力量。可當去了之後,卻發現我們倭人與大隋相比就是孩子,所以爲了能夠攻入高麗半島,所以遣使前往學習,在當我們認爲必勝之時,卻大敗而歸。從而讓我們仰望、並且敬畏。”

劉安輕輕的拍了拍手:“講的好,確實是很客觀。那麼若你們發現自己超越了我們的呢?”

“會再攻入高麗半島。”

“不錯。”

阿蘇秀再次跪伏於地:“我懂了,想讓阿蘇家生存下去,只有儘快融入漢人,去倭化則是生存之法。出雲的人沒有存在的價值,主人不需要那些還記得倭人歷史,懂倭人文字的貴族,只要可以被融入的人。”

劉安這才說道:“乙室雄是契丹人,契丹也在必滅的名單之中,這一點他或許都清楚,不過他理解了滅,就象當年的鮮卑,現在的党項。普通人不會在乎什麼民族大義,什麼民族存亡,只在意自己家裡幾袋米,幾匹布。但貴族就不同了。”

“乙室雄他沒錯,寇相公更沒有錯,寇相公不希望我們大宋的信用變成詭計,所以出兵滅出雲,以保全我大宋的信用。至於你……”

劉安閉着眼睛在思考,阿蘇秀不敢多問,只在一旁安靜的等着。

過了很久,劉安才說道:“完成漢化吧,我活着一天就保你一天,人固然會有一死,將來我給你阿蘇家留一條後路,無論發生什麼,你阿蘇家也有一個安全的,肥沃富貴的土地可以安身,至於將來你阿蘇家會重建倭族,或是安心生存都不重要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將來的事情,誰知道呢?”

阿蘇秀重重的施了一禮。

劉安作的已經仁至義盡,既然利用的阿蘇家,便給予了阿蘇家足夠的回報。

阿蘇秀知足了。

她留的目的就只有一個,出雲被攻打讓她有一種兔死狐悲之心,所以想來問個明白。

劉安給他的解釋可以說非常的詳盡。

所以,阿蘇秀知足。

再說出雲。

倭人基本上十個有九個半都是夜盲,契丹人十個有七個是夜盲。

但宋人不是,至少現在不是。

良了的營養與維生素的攝入,宋軍的夜盲已經是歷史。

張環親自指揮,部下猛將帶兵一夜猛攻三座莊園,天亮的時候已經有四座莊園掛上了阿蘇家的旗幟。

清晨,張環看到戰報就罵了:“搶功也不是這麼搶的,打了三座,過來報功四座,誰幹的,給老子把他先拉出去鞭一百然後再叫過來問話。”

軍中司馬上前:“報將軍,出雲國主日野氏開城請降,只請求帶着家人以及一百筒大米,還有一小箱金片離開。”

“離開?”張環笑了。

司馬在旁說道:“莊園中無一被破壞,所有戶籍、賬冊、還有倉庫都封存的完整。”

“派人去問他,這天下之大,何處容身。習慣了飯來張口,依來伸手,日野家將何去何從?”

“是。”軍中司馬領命離開。

張環輕輕按了按額頭,他也挺爲難的,有人請降而且態度這麼好,怎麼也要給人一條活路纔對,可事實偏偏就是,不是自己不想給,而是給不了。”

張環又叫了一人進來吩咐道:“送信給侯爺,我們這裡遇到難事了。”說罷,張環寫了一封信。

事實上日野氏的家主也在考慮如何活下去。

可不管怎麼說,圍攻出雲國的士兵已經退離,只有不到三十名阿蘇家的士兵接管投降的士兵,此時正在開倉放糧,給最下賤的領民,以及低層的不識字小吏。

有這些人的幫助,許多不願意投降的家臣還有上等小吏已經被關了起來。

日野正坐在上首,不用張環派人來問,他也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

再說浜田城,劉安接到了張環派人送來的緊急信件。

只是簡單的看了一眼之後便遞給了正在一旁學習宋氏抹茶的阿蘇秀。

阿蘇秀雙手接過,卻不知道如何回答。

劉安說道:“話說,這些受供養,只知道混吃等死的貴族,失去了領地真不知道他們還能作什麼,還能怎麼活。倭只有十二貴族,這些貴族便是公家的世襲貴族,其餘的貴族都是這十二貴族的分支。”

倭人的歷史其實很簡單,就是上貴族與中貴族的歷史。

上貴族,源、平、藤、橘。

然後八個下貴族,比如在原、清原、小野等。

以源氏來說,分支就有二十個以上。

所有的貴族都與這十二貴族有關,佐佐木氏是藤原氏的分支,藤原就是藤。

這些貴族不事生產,也沒有什麼生活的技能,他們的日常就是風雅的活着。一直到二百年之後,武士集團把他們架空,更是如蛆蟲一樣的活着,然後一代代的轉型,一直到最終也沒有完全消失。

這時,有人來報,寇準到。

阿蘇秀施禮後,退離了這個房間,她現在雖然是大宋皇帝親封的郡主,可那又如何。

身份太低,更何況她還是女子。

迴避是正確的選擇。

寇準到,看了一眼桌上還沒有收拾的茶碗:“這茶抹的不錯,只是茶碗太差了。”

“我窮。”

“你窮?”寇準心說,劉安你還拿着本官四年俸祿的借條呢,你窮。

劉安一攤雙手:“自家娘子給的零花錢中也沒有給妾室送禮物這份錢,現在好茶碗最貴的都幾百貫了,換成米可以吃好幾年。”

寇準點了點頭:“這是你不懂,值這個價,一副好茶碗前後需要一年時間,而且一爐裡面不可能全部都是極珍品,一爐能有一副窯口都要殺羊擺酒的。”

極珍品是什麼概念,劉安找不出語言來形容。

只能說,瓷器中的皇者。

寇準坐下,命人收拾一下換茶具,親自擺開架勢抹了一碗茶遞到劉安手邊。

劉安接過品嚐。

寇準這才說道:“原本準備去看看風景的,聽說張環派了四百里加急。”

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三五節 熬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二五四節 顧慮
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三五節 熬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一二六節 生死鬥 中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二五四節 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