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

洗盡鉛華!

樂仙兒這個藝名也將從此消失,天下再無樂仙兒,再無汴梁城第一花魁。

話說劉安。

劉府側院。

一位老工匠正熟練的踩着踏板,面前的桌板上有一個正在研磨的鏡片。

這是頭一道工序,用的是磚灰。

見劉安至,老工匠站了起來:“小老兒給學士見禮。”

“老傢伙,從今起,你又要學點新東西了。”

老頭笑了:“安哥兒有什麼好東西,小老兒等着呢。”

劉安搖了搖頭,不用劉安說話,兩個隨從捧着托盤,一個托盤上放着官服,一個托盤上放着一枚印。

“魯山行。工部的正八品,不是實職,虛的,領一份俸祿,有一份榮譽。官家賞的。”

老頭魯山行趕緊向皇宮的方向跪下,跪謝皇恩,然後才接下了官服。

劉安說道:“雖然只是一個虛職,但身爲官的禮節你要學。說不定那天就真正能當官了,還有一件事,那東西要保密。”劉安說完伸手在臉上比劃了一下。

魯山行猛點頭,他懂,那東西太厲害了,絕對不能輕易讓人知道。

望遠鏡,那怕此時只有四倍鏡,也是很厲害的東西。

秘密製作,秘密保管。

從鏡片坊出來,劉安在正廳見了一位客人。

段珏。

上次就說要見,因爲王欽若的案子耽誤了。

不過,劉安借了段珏一百貫,算是暫時讓大理的使團不至於餓肚子。

賓主見禮,然後落座。

劉安先開口:“段氏,你們真的以爲,大宋拿你大理沒有辦法嗎?”

段珏連一個字都不敢接,直接獻上一份國書。

“下國小臣請上國學士奏請天子,我大理願爲大宋臣屬之國。”

劉安接下了國書放在一旁。

大理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宋太祖的時候帶兵到了大渡河,就不再往南邊去了,也就是不打了。

宋太祖有點虛,因爲大理之前叫南詔,在唐的時候就給大唐找了許多麻煩,甚至於大唐的滅亡都有南詔的原因。

正因爲這樣,大宋不願意管理大理,就是怕麻煩。

歷史上,大理十幾次上書請求歸附,北宋皇帝也只見了兩次,而且都沒有同意。

眼下,大宋北邊的敵人強大。

大宋更不想在南邊給自己找事,所以能和平就盡一切可能的和平,連一個麻煩都不想有。

劉安放下國書:“段氏,你們在大理根不深,當地豪強壓的你們喘不過氣來。你或許還會說,這次馬匹價格擡高三倍,不是你段氏的意思,是大理豪強之族的想法。是嗎?”

段珏直接就給跪了。

劉安一句話就點透了他全部的心思。

劉安站了起來,將放在桌上那份國書拿了起來:“段氏,想一想党項的李氏。我大宋皇帝陛下沒把你們放在心中,不代表我這種小官有這麼大度。莫說我沒給你們機會,十日內,大宋會派宣撫使一名前往大理。”

“這宣撫使一來給你段氏撐腰,二來設儒學。我還會派人過去,有些商旅之事你們好好配合,僅此一次,下不爲例。”

劉安說完,徑直就走了出去。

段珏已經是汗流滿臉。

党項李氏已經滅族了,而且滅的是那麼的乾淨。

在汴梁城中他聽到一些傳聞,段珏很清楚,面前這位可不是和他侄子一樣的小白臉,這纔是真正的狠人。

所以他來求劉安。

段珏跪坐在地上,足足一刻鐘之後,才擦了汗離開。

次日,早朝。

劉安不是朝官,想上朝沒正當的理由是不可能的。

但劉安有人。

早朝上,今日依然會再議三司之事,還有靈州刺史的人選。

今天,早朝剛開始,王曾就站了出來。

“官家,臣有事奏。”

寇準開口:“上前。”

王曾上前,寇準在袖子裡摸了一下,他袖子裡有一份不算正式的文書,是女子所書,對於三司的一套建議。這是早朝前皇帝派人給寇準的。

寇準很驚歎這份文書的想法。

這是劉安家裡管賬的一套方法,分爲花錢掌櫃、收錢的掌櫃、審覈的掌櫃以及負責監督的掌櫃。

潘秭靈手書。

劉安不會承認,自己懂算學的,懂賬目的。

寇準見王曾出來,他知道王曾是劉安的人,心說難道由王曾挑頭來上報。

可寇準想錯了。

王曾上前:“官家,大理使節團已經在汴梁有數月之久。臣以爲,大理國這次失禮,錯在有失教化,我大宋爲上國,有教化萬邦之責任。大理以儒治國,但儒學不精。臣請官家派宣撫使,前往大理辦官學,治儒教、宣王化、傳倫常。”

“臣推薦,曾給事中。”

沒等衆朝臣有反應,王曾立即拿出第二份。

“臣還有一事,臣以爲靈州最重要的不是打,而是交流與溝通,一切以和爲貴。臣以爲,既然要和,那麼有爭執自然用談來解決,而非武。能談的好,才能保持和。臣以爲,朱嚴最合適,他精通六穀、党項、西州等五種語言,臣推薦朱嚴。”

“臣以爲,朱嚴在靈州之事上有功,而且經歷了靈州迴歸的全過程。朱嚴與六穀、党項、西州、烏茲的貴族的談判很出彩,臣再次推薦朱嚴。”

王曾這些天一直沒表態過。

他在等。

現在,既然劉安拿出意見了,他也不需要再等了,出來說話便是。

至於說完後能不能成。

王曾相信寇準會作出選擇。

果真,王曾說完後,寇準只是微微點頭一個小動作,立即就有人站出來:“臣附議。”

然後又好幾位出來:“臣附議。”

王旦想了想親自站了出來:“臣有一問。”

王旦是尚書的級別,皇帝親自開口:“問!”

王旦問王曾:“教化沒錯,但僅靠曾會一人能辦學嗎?”

王曾回答:“春天恩科,進士或是落榜的舉子當中,選百人下官以爲合適。官學也可抽調人員作爲副使。”

曾會出任靈州刺史,這事遲遲定不下來。

王旦也知道寇準強烈反對之下,曾會去靈州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但曾會有才,需要功勳纔可上位。

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一三五節 熬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
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八四節 皇帝也追劇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一三五節 熬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