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

面對劉安的提問,劉府管家劉喜樂笑着回答:“五哥兒一翻高論,想來不出幾日汴梁城炊餅的價格就要變了。”

“噢!”劉安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時呂夷簡也迎了上來,長身一禮:“劉兄大才,夷簡遠不如。”

“呂兄,你把我說糊塗了。”

呂夷簡給劉安一講,劉安真是大吃一驚,趙祐這小子難道是一個數學天才?

後世記載,趙祐明年就死了,眼下牛痘已經種上,天花不可能再出現,而其母也不會傷心過度而英年早逝。

所以,歷史上也無人知道,趙祐到底有什麼才華。

而這時,趙祐又一句連劉安都雷到了。

只聽趙祐又下了一個結論:“番人喜買小炊餅,斷然不能讓他們佔我們宋商的便宜。”

潘秭靈、劉樂、劉逸!

一定是你們三個傢伙乾的,看把小傢伙教成什麼樣了。

不對,這鍋一定是劉樂。

劉安沒猜錯。

自己父親劉浪出海,而且帶走了大半的家丁、掌櫃,所以自己的母親暫時帶着三個小的住到了劉安的平安伯爵府。

劉安有府有多大,連同接連的一點汴河的河邊土地,佔地二十畝往上。

後世一個帶花園、景觀,蓋了十棟高層的小區也就是五十畝佔地。

二十畝,不小了。

若非潘府,尋常的人連蓋這個園子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劉安的親孃劉杜氏搬過來了,然後順便等明年開春把自家的屋子再翻修一下。

此時,唯一讓劉安有點緊張的是,自己兩個弟弟會不會把趙祐帶壞了。

劉安又往屋裡看了一眼,搖了搖頭後往自己書房走去。

呂夷簡跟了上來,關於新年大典的事情他有些想法要和劉安講。

這時,有一個小廝快步來到劉安身旁,遞上了張紙條後小跑着離開。

劉安看過紙條後,直接在燈籠裡就把紙條給燒了。然後就站在小道上思考了幾分鐘,輕輕的拍了拍手。

一個原本距離劉安約五步的長隨快步上前。

劉安吩咐道:“傳話給荷園,十天之內我要看到鍘美案上戲臺。”

“是!”那長隨低頭一禮快步離開。

呂夷簡這時快走兩步與劉安並肩,從袖子裡抽出一卷紙:“學士,這是新年典禮的流程,請學士過目。”

劉安收下,也塞到袖子裡,低聲問道:“迎接的事情不知道禮部是怎麼安排的?”

“還好。只是我家尚書想請學士親至,只說有些細節要和學士親自談。”

禮部尚書張齊賢,他找自己幹什麼。

可無論如何,劉安也要去見一見。

劉安回答:“呂兄,你說明天下午我從宮裡出來,在禮部拜會李公,還是在宮外尋一地?”

“宮外。”

呂夷簡回答的極快,顯然張齊賢那邊有過交待。

“好。”劉安沒拒絕。

兩人一前一後進了劉安的書房,坐下之後劉安說道:“近幾日,可否幫我推薦兩個人進秘書省。一人叫李浩,今科的進士校正郎。另一個是錢易,是上一科的榜眼,進秘書少監。理由是,新翻印的老子、莊子兩冊書既然完成。官家親筆校驗,御筆的三字經也完成了校版,要有人作事。”

校正郎是從七品。校書郎是正九品。這是兩個官職。

“那,我來上書。”呂夷簡沒推辭。

這事是小事。

李浩是劉安的人,公認的。可以說每三天必來劉府一次。眼下只是一個通判,而且還沒有正式的工作安排給他,屬於那裡有事就往那裡派的官員。

只是錢易!

呂夷簡倒不太明白,爲什麼劉安會選錢易。

錢易不是上一科的榜眼,是上上一科的。

若說錢易與劉安有什麼相同的。

那就是鐵易也是十七歲中的進士。

不同的是,這位十七歲的進士因爲太年輕殿試的時候直接就給除名了。

然後以才華橫溢的名滿天下,再考。

也就是三年前那一科,考中了榜眼,現年已經是二十五歲。

三年,以其才華,從正八品連升兩階。

而後,在幾天前,鐵易上書陳述利害,請求廢除肉刑,皇帝盛讚,再升一階,現爲正六品無職,在等位置。

正六品,成爲秘書少監顯然不可能。

但,副職,秘書丞或是再低半級的秘書郎還是可以的。

細節呂夷簡沒問,既然答案替劉安上書,那也不需要問原因。

次日。

宮內早朝。

皇帝到了之後,衆官員施禮。

昨天吵的事情還沒有結果,早朝一開始,向敏中就回頭看了一眼,然後有一個官員立即出列。

“官家,臣有事上表。臣以爲,石炭必單獨立司,等同於鹽鐵、糧司同級。”

這就是昨天吵的死去活來,然後歪樓的主題之一。

向敏中想的一點也沒錯。石炭來單獨管理,單獨計稅,石炭是戰略物資與其他的礦石絕對不能混爲一談。

但朝堂之上許多官都不同意。

有人認爲,小題大作。

也有人認爲,這樣作是等同於把這麼大一塊稅收獨立出來,好大一塊蛋糕,讓人看着眼紅。

還有人認爲,這一塊稅收與州縣沒關係嗎?州縣出力了,這石炭的事情在考覈上沒州縣的事,這不公平。這是王旦這一派的想法,沒反對,只要求細節上完善。

皇帝眼睛微閉,無論誰在站出來發表意見都可以。

那怕只是八品朝官,你想說幾句,朕也聽着。

石炭你們無論是獨立,還是保持原樣,給州縣有沒有分利等等……,皇帝不在乎,反正這口大鍋是老趙家的,怎麼樣切,這塊肉都在鍋裡。

不過,很快皇帝聽有了新樂趣。

置身世外,聽他們吵,比聽戲還有意思。

你們繼續,放開了吵。

皇帝眼睛微閉,也聽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比如,石炭的價格這幾日漲了約一成,陶爐卻因爲製作陶爐的工匠太多,汴梁城中的陶爐已經是最初的七成價格,有可能新年前就會掉到六成。

皇帝心想着,這天寒地凍的,石炭運輸也辛苦,才漲一成不算多。

陶爐什麼的,製作的人多了,汴梁城需要買的都已經買過了,價格便宜也是正常。

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四九三節 霍光?
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一二五節 生死鬥 上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四九三節 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