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

封禪,皇帝聽到這個詞,心跳都快到二百了。

劉安準備開口講細節,李沆卻怒道:“泰山可祭,不可封禪。”

李沆講的沒有錯,封禪不是誰都能去的,歷史上的宋真宗就因爲封禪被嘲笑了一千年。更因爲他這個廢物的封禪,直接把封禪的門檻拉低了,讓後人感覺封禪也沒什麼了不起。

封禪是什麼?

明着說,宣揚自己的文治武功,暗着說,君權天授。

皇帝卻示意劉安往下說。

劉安說道:“始皇大帝,掃六合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是真正的天子。”

“漢武大帝,驅匈奴揚我漢家之威。”

李沆在旁也不由的點頭,劉安這話說的沒錯,這也是他剛纔罵劉安可惡的理由,當今皇帝有什麼,憑什麼,有什麼資格封禪。

當真會被嘲笑千年的。

劉安突然語氣一轉:“官家,把幽州買回來,怎麼樣。”

這彎也轉的太大了,大到皇帝與李沆腦袋都死機了,這和封禪有什麼關係。

劉安再說:“封禪是什麼,上天有一杆稱。鹹平年,我認爲後世會給鹹平年加一個詞,叫鹹平之治。在李公的輔佐之下,官家這些年國泰民安。這就是上天那杆稱上加了一塊,那麼幽州呢,可以再加一塊。”

“所以,幽州若能花點錢買回來,然後再慢慢的買回十六州,上天也會看到的。大理國教化儒教,讓野蠻人學會禮儀,這是教化之功,上天也會記下一功。”

“當這個功勳一點點積累,有那麼一天,上天看到了官家的功勳,一定會降下祥瑞,指示官家前往泰山,接受天授。”

皇帝沉默了,他腦袋裡只有四個字,君權天授。

而李沆也沉默了。

不得不承認,劉安的話有道理,但他知道皇帝是什麼水平,和歷代先賢皇帝差八條街那麼遠。

劉安又說道:“官家,不如咱們算一算,距離上天認可還有多遠?”

“這,這也能算?”

“臣不會算,李公會算。相信呂公、王公也會算。”

李沆懂了。

李沆坐了下來,很冷靜,很嚴肅:“官家,還差的很遠。僅說依當下的田畝、畝產、百姓富足程度、人口數。想追上唐之盛世,還須努力。”

皇帝猛的一巴掌拍在御案上,如狂獅一樣吼上了:“那就立案,想辦法,出新政。”

劉安立即上前:“官家,把馮相公秘密的調到真定府,這麼多年來,宋攻遼敗,遼攻宋敗,也就是守勢必勝。咱們多作準備,一但遼國南下,臣就敢帶錢北上,勝了就談判,然後臣去買幽州,最次也能買個大同什麼的,慢慢的,一步一步來。”

“調。”皇帝早就想調馮拯回來了,可寇準強烈反對之下,只能暫停。

馮拯可是宰相級別的。

當年就是爲了勸先帝立太子,先帝把他貶到了嶺南。其意義等同於晁錯之死。

“官家,這事不能聲張,連朝堂之上都要瞞住。遼國也肯定不會知道,以馮相公之能,再有李繼隆大將軍領軍之才,咱們坑一把遼國。然後談判買幽州。”

李沆在旁說道:“幽州不可能。不過若能大勝,大同府、雲內州或有可能讓你買回來,你口才不錯。靈州也買的很不錯,夏州的事情,你辦的過了,你刺激了遼國,遼國近幾年肯定會現下。”

李沆主和,不代表他完全不懂戰略,他只是不想打。

特別是李沆的時代經歷了宋太宗兩徵遼國之敗,他怕了,怕再敗大宋的國力就不足以自保。

大宋弱,文官怕打仗,可不代表有機會他們不上。

蒙連宋滅金的時候,宋就全力出兵過。

雖然說,這是一招昏棋。

劉安又補了一句:“官家,臣還有一策,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臣知道,有人想反遼,不如咱們秘密的給點幫助。若是被發現,咱大宋不承認就是了,辦事的人,寧死也不會把咱們大宋暴露出來,這個鍋可以給大和國來背。”

“雖然無恥,但確實是良策,你說的是女真一族吧。”

李沆果真知道,而且認同了劉安的建議。

皇帝問:“誰去辦?”

“李歡。原名李光輔。”

“準了,這事朕不知道,也沒有聽說過。”

李沆問:“錢從那裡出?”

劉安回答:“請李公派一個可靠的人,我看就王曾了,從石炭礦區搞一筆假賬,有三十萬貫就能起步,而後大宋水師搞一次假火災,上報燒掉了幾十條船。”

李沆想了想後說道:“你要販運軍械,還需要軍方有人配合。”

“我岳丈,合適不?”

皇帝心動了。

他知道封禪的事情絕對不能讓朝堂上那些人知道,否則這些人連他這個皇帝都能彈劾到哭。

李沆想的是,遼國有一敵,大宋受到的威脅就會減少。

這事不光彩,卻可以秘密的去辦。

還有,若劉安能買回大同,那麼長城在手,大宋防禦就有了新的防線,更何況朔方的石炭礦區也在掌握在手中。

當晚,皇帝又到了劉安家裡吃飯。

這次是銅鍋涮羊肉。

吃飯只是藉口,皇帝要親自見一下李歡。

劉安的書房內,只有皇帝、李沆、劉安,還有李歡四個人。

皇帝開口說道:“那日,你舞劍朕不是不喜,而是在考驗你,看你是否能有足夠的忍耐力,是否有那份心性,因爲朕有一樣非常重要的任務交給你,此事關乎我大宋國運,所以朕自然要謹慎。”

李歡跪地大禮:“臣爲官家,願赴湯蹈火。”

都是戲精。

皇帝肯定不能說,那天就是不喜歡你舞劍,朕更不喜歡國人習武。

但這會用到李歡賣命,皇帝自然要說點好聽的。

李歡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劉安早就給他分析了很久,而且讓他已經秘密召集了許多人,更有一些亡命之徒。

這些亡命之徒在汴梁城外住着,他們聽話的象一隻只的兔子。

想那梁山,鬧的那麼兇,不也是爲了能讓皇帝看他們一眼。

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一四零節 賞他幾十錢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四零節 賞他幾十錢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一一三節 科學帝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
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一四零節 賞他幾十錢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一四零節 賞他幾十錢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一一三節 科學帝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四六九節 檄文怎麼寫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