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爾虞我詐

半個月過去了。

這段時間裡,不僅僅是七星山裡暗流洶涌人心惶惶,許翰的日子也不併不好過。

有宋一代,壓力最大、風險最高的職業,非掛帥出征的大將莫屬。丟了腦袋的童貫、死於莫須有之罪的岳飛都是例子。就算是許翰這樣的文官擔任此職,也概莫能外。

東京被圍之後,太原就已經成了天下矚目的焦點。趙桓新君登基,一來害怕再度遭到女真人的攻擊,二來也希望能有所建樹,藉此豎立威信賺取民心。太原的成功“收復”加上黃龍谷大捷,很是讓趙桓揚眉吐氣。每日朝班之上,他都忍不住要提一提許翰之名對其大加讚賞,無非是在表示“朕用人得法”。

這樣一來,可就觸到了許多朝臣的敏感神經,激發了他們的“職業病”——照這架勢,若是許翰回朝還不位鼎三公、把其他人都給比了下去?不行,必須把這老小子雄起的態勢扼殺在萌芽狀態!

於是乎,大宋朝廷上涌現出兩派明顯的“挺許”與“倒許”派,就跟當初李綱提點京城兵馬防禦時一個德性。

正當大宋朝廷自娛自樂折騰得正熱鬧的時間,金國的使者跑到了東京。

面對金國的使者,大宋君臣總會習慣性的失去原有的威嚴與優越感。儘管黃龍谷一役打出了一點威風、讓他們能夠直起一點腰竿,但是內心深處對於“女真虎狼”的恐懼感仍是揮之不去。原本兩國完全可以平起平坐的進行外交談判,可是趙桓和他手下的大臣們,在面對女真使者強辭奪理的詰問甚至是謾罵時,不知爲何總有一種“骨軟”的感覺,完全沒有一點脾氣,最終只得全盤接受了他們提出的各種“請求”。

女真人的“請求”之一,是“請”南朝儘快交還“被許翰無理扣押”金國重臣,完顏希尹(穀神)。

通過與遼國、宋朝這些年不間斷的外交交涉,金國人也學會了如何運用外交辭令。他們一邊用各種客氣的詞彙來膨脹大宋君臣的虛榮心,一邊假裝糊塗的堅稱穀神是落在了許翰的手中;同時,又不斷的宣揚“兩國和平論”,其實是掐準了大宋君臣的怯敵畏戰的情緒,在運用軍事威脅論要挾他們就範!

趙桓和朝廷上的許多人,都不希望再和金國打一仗。兵臨城下末日降臨的感覺,當真不好。

於是,一封聖旨飛到了太原,一是催促許翰儘快班師回朝,趙桓可不想把十幾萬大軍一直放在外面,東京兵馬這麼少,他不放心;二是,讓許翰儘快將完顏希尹“送回東京”,並捉拿以下幾名“戰爭要犯”——王稟、張孝純、楚天涯還有太行義軍首領,關山。因爲金國盟友很恨這幾個傢伙。爲了不影響到兩國邦交,犧牲幾個人在所難免,“大局爲重”嘛!

第三,務必要將太行山的這一支人馬收編下來。黃龍谷一役打得很漂亮,官家很看好這隻戰力出衆的義軍。許諾他們,歸朝之後全部加官進爵委以重任!——要是金國人還敢再來,就讓他們去對付!

就像當初重用郭藥師一樣。大宋的官家朝臣們知道自己的軍隊一向不給力,於是對於那種能打硬戰、尤其是有些戰績的軍隊有着天然的迷信。再說了,太行義軍這夥人怎麼都是大宋子民,是自己人,總好過郭藥師這種朝秦暮楚的遼國降臣吧!於是,趙桓也的確是準備重下一筆本錢,好好的招待太行義軍這隻人馬,將他們培養成駐守太原的一道屏障。

……

收到聖旨的許翰,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

現在他總算深刻體會到,大宋官家和朝廷上的那些人對於領兵在外的將帥,都是怎麼站着說話不腰疼的瞎指揮了。

索要完顏希尹、捉拿王稟與楚天涯等人,倒是還可以理解。但是,既要收編太行義軍,又要捉了他們的首領關山——這不是瞎扯淡麼!

許翰抓狂了,他都想撂挑子不幹了。這樣的差事,簡直就是不可能完全的任務,誰幹誰發瘋!

於是在收到聖旨的當天,許翰當下就奮筆疾書寫了一封辭呈,說病體纏身不堪重任,要乞骸骨回老家。

太原的這一團亂麻,他不想管、也沒法兒管了!

遞了辭呈後,許翰就當真閉門謝客了,軍政大事一概不管,專心只在家裡養病等着朝廷批准他回老家。因此這半個月來,百廢待興的太原一度“停擺”,和七星山拉鋸似的談判也陷入了停滯的僵局。

不久,許翰的辭呈六百里加急的飛到了東京,這下可炸了鍋。倒許派可就有得發揮了,他們不停的在官家耳邊說,官家你如此信任與器重許翰,他倒好,國難當頭之時他還矯情撂挑子了,簡直就是有負官家厚望、有辱國恩哪!

挺許派也拿不出什麼有力的說辭來支持許翰,只能委婉的勸說官家仍要以“大局爲重”,酌情考慮一下對許翰及其麾下的將士進行一些封賞,然後,朝廷給出的指示不要太過“自相矛盾”。比喻針對關山的處置問題,至少可以緩一緩。待收編了太行義軍之後,再行處理不遲。女真人那邊其實好應付,他們主要是爲了要回完顏希尹。他們非要索要四個戰犯麼,咱們偏就只給三個!——對外邦交總少不了討價還價,他們要一斤,咱們就只能給八兩,不然他們還以爲咱們好欺負呢!

“好吧,大局爲重!”窩了一肚子火的年輕官家趙桓,只得暫時忍住了脾氣,親自捉筆下旨,對許翰進行了勸慰與勉勵,又對他和手下的將軍們進行了一些封賞,並改口說“太行諸事以收編維穩居重”。

許翰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重新走馬上任,開始操持各項軍政要務。

這麼一折騰,大半個月的時間可就過去了。這時有人上報說,原來的西山十八寨大首領孟德,近期又死灰復燃了。他得到了七星寨的支持重回青雲堡,並豎起了“抗擊金狗、保境安民”的大旗,不停的招兵買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內,他連續打破了三座鄉紳土豪的武裝莊堡(類似水滸傳裡的祝家莊那一類)與兩個縣城,還拔除了一個濱臨黃河的西夏國小軍堡,搶奪了無數的錢糧軍械。河東境內的大量流民都前往投靠,西山孟德的實力近期內飛速膨脹,現在已經有了兩萬兵馬之衆!

許翰開始爲自己當初的矯情與不作爲感覺到一絲後悔了,尤其是當他知道,孟德是楚天涯的結義兄弟之後。

“恩府,咱們不能坐視西山如此壯大啊,孟德可是楚天涯的鐵竿兄弟。說不定,現在楚天涯本人就在西山!”手下的將軍提醒許翰說,“以前楚天涯還只是一個寄人籬下的流浪漢,現在他自己手下有了兵馬,肯定尾大不掉、說不定還要聯合太行的人馬一起作亂!別忘了,王稟是他的老師、太原是他的老巢、這裡還有許多經曾追隨過他們的軍士與百姓!”

“與朝廷爲敵?他還沒那個膽量!”許翰想起楚天涯縱橫捭闔對付金人、弄死了童貫與劉延慶的這些事蹟,沒來由的一陣手心發涼。想想,當初楚天涯只是光竿一條,現在還有了兵馬……但許翰嘴上可沒露怯,還不停的給屬下壯膽。

細細思忖之後,許翰決定還是派人再去一趟太行山進行摸底與交涉再說。

“要不,咱們先下手爲強先把西山幹掉、也了削了太行的羽翼、斷了楚天涯的根脈?”手下的將軍建議。

許翰直襬手,“不行!既然孟德是得到了七星山的支持才重新起家,那他們就是同氣連枝的。咱們怎麼能先打了西山、又去招降太行?官家已經許下重賞要招降太行諸寨了,這些個山賊響馬做夢都想做回良民、升官發財,不愁他們不就範。太行若是降了,西山也就不在話下。若是不降,再打不遲。至於楚天涯這個重犯,現在必須要先穩住他,等收編太行之後再將他秘密拿下。不然,單說是激怒了孟德局面也不好收拾,現在官家又催得緊,咱們沒時間跟他們磨蹭了——就說,朝廷已經赦了楚天涯無罪、並要對其委以重任了!”

“恩府果然妙計!”

在這大半個月的時間裡,太行的山裡山外,完全是兩個氣象。一邊是孟德的激情飛揚迅速壯大,一邊是七星寨的死氣沉沉人心惶惶。

針對招安的爭議,已經嚴重影響了七星山的人心穩定和發展前進。儘管如此,山寨內部仍是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身中。現在,七星寨的人真正是“當局者迷”了。儘管他們也想尋求突破、穩妥解決這一矛盾,但是他們又被一個“義”字嚴重束縛了頭腦,因此根本放不開手腳來大刀闊斧的進行一番變革。

所以,當許翰的使者再次上山時,守關的大首領破軍星君湯盎,當場就要一刀砍了他,理由是——“你這鳥廝又上山來作甚?還嫌把咱們山寨折騰得不夠亂嗎?”

他的耿直與火烈差點就壞了大事,也一句話就把山寨當前面臨的內亂危機暴露給了使者知道。

當然,最終使者還是活出了一條性命,並且見到了關山與焦文通。他出示了官家正式頒佈的聖旨,許諾要重賞太行義軍並對其委以重任,讓他們駐守太原抵禦金兵,爲國效力。並且,朝廷已經赦免了王稟與楚天涯等人的罪行,並予以加獎委以重任,讓他們各自肩負起護國安民的重任。

聽到這個消息,關山與焦文通都各自吁了一口氣——至少兩大矛盾解決了!

第一,不用爲搭救王稟費神了;第二,不用擔心因爲招安而出賣楚天涯了!

此時,使者又不遺餘力的勸說兩位當家,讓他們儘快收拾人馬投靠朝廷,爲國出力保境安民,也不枉費七星寨忠義二字。

伸手不打笑臉人,關山與焦文通就先口頭應承了下來,將使者打發了回去。然後,緊急招集全寨首領與楚天涯一起到場,連何伯也請來了,大家共議此事。

通過大半個月的歇養與調理,何伯的傷已近痊癒,蕭玲瓏恢復了以往的雪膚如脂國色天香。楚天涯在太原之戰時落下的傷病與虛弱已經好了大半,不僅氣色恢復,還開始每天練武了。

衆人共聚七星堂正廳,關山當衆出示官家聖旨。

這玩藝兒就像一枚重鎊炸彈,當場讓所有人心頭一震。

“回朝做官我沒興趣,但是隻要衆家兄弟們同意,我也不反對。不過,穀神我不會輕易交出去,除非我先看到我妻子出現在我面前。否則,女真人頂多收到一堆屍骨!”這是薛玉的態度。

“你們知道的,大哥叫俺死,俺馬上抹脖子。大哥去哪裡,俺就去哪裡!”每次議事,湯盎好像都只會說這一句。

蕭玲瓏的態度則是更加鮮明,“我一介女流又是遼國餘孽,肯定做不來大宋的官。但我不會以此爲理由阻攔大家。如果山寨接受招安,我不反對。但我只好獨自離開,再去飄零江湖。”

關山和焦文通都挺無奈,原本他們以爲朝廷做出的妥協與讓步,能讓山寨裡的態度達成一致,至少以往一向持反對態度的焦文通都隱約快要妥協了,但眼前的開局就和以往的每次商議一樣,仍然昭示出“沒有結果”的結果。

局面一度冷場。

楚天涯第一次受邀參加山寨的核心會議,從進來後就一直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安靜的喝着茶。坐在他旁邊的何伯也是一樣的反應,好像眼前之事根本就與他無關似的。

這時,一隻沉默沒有說話的白詡突然道:“不知楚兄有何高見?”

“我?”楚天涯放下茶盞,笑了一笑說道,“衆位頭領能請我來參加,我倍感榮幸。但是說到底,這是七星寨的家事。”

“既然楚兄要這麼說,那好吧——就當是旁觀者清,楚兄可否說說自己的想法?也讓我們多一些參考與借鑑。”白詡堅持,非要從楚天涯嘴裡扣出一點東西來不可。

關山與焦文通也都點頭,讓楚天涯發表一下意見。

楚天涯無奈的笑了一笑,便說了四個字——

“聖旨有詐!”

第268章 讓他見鬼去吧第92章 禍國殃民第62章 妓子有義第262章 扶植黨羽第96章 大胖娃娃第47章 義氣無雙第239章 趕鴨子上架第9章 勝捷軍使第334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296章 真實與幸福第220章 便宜你了第239章 趕鴨子上架第243章 回家的感覺第15章 肝膽相照第163章 後生可畏第305章 如你所願第281章 爲之亂舞第187章 意外的驚喜第325章 犧牲第264章 帝都驚雷第23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8章 共襄義舉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198章 棋逢對手第31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37章 世外桃源第38章 我是好漢第234章 不配第25章 醉裡看花第46章 棋逢對手第26章 亂世飄萍第246章 孤家寡人第89章 一言九鼎第129章 說好的奉賠到底第42章 公平交易第154章 大手筆第333章 故地重遊第59章 直擊要害第234章 不配第77章 龍城之血第82章 分道揚鑣第297章 極度陰險第13章 奇芭太監第59章 直擊要害第289章 值得第101章 黑雲壓城城欲催第103章 冷靜與殘酷第109章 破繭化蝶第169章 佳期將近第291章 太師入朝第236章 正大光明第176章 姑奶奶要和你成親第256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51章 後發制人第144章 分道揚鑣第214章 亂臣賊子第11章 未卜先知第205章 心理戰術第317章 鐵血與懷柔第8章 共襄義舉第97章 荒野虎狼第247章 終於來了第17章 公事公辦第194章 活回自己第221章 會獵於晉第91章 最後的眷顧第276章 有朋西來第245章 青衛小聚第193章 荒謬第131章 良民與草寇第62章 妓子有義第191章 打草驚蛇第181章 弱國無外交第137章 世外桃源第181章 弱國無外交第80章 此謂梟雄第87章 出城踏雪第324章 賜婚第272章 洛陽王的條件第89章 一言九鼎第309章 宿怨第232章 非主流第37章 往事第326章 一念之差第23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47章 義氣無雙第82章 分道揚鑣第84章 人爲財死第127章 滴血第27章 非逆天,無以改命第11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133章 預料之中第327章 厭戰第244章 人事任命第291章 太師入朝第191章 打草驚蛇第133章 預料之中第160章 一飛沖天第165章 榨乾油水
第268章 讓他見鬼去吧第92章 禍國殃民第62章 妓子有義第262章 扶植黨羽第96章 大胖娃娃第47章 義氣無雙第239章 趕鴨子上架第9章 勝捷軍使第334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296章 真實與幸福第220章 便宜你了第239章 趕鴨子上架第243章 回家的感覺第15章 肝膽相照第163章 後生可畏第305章 如你所願第281章 爲之亂舞第187章 意外的驚喜第325章 犧牲第264章 帝都驚雷第23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8章 共襄義舉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198章 棋逢對手第31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37章 世外桃源第38章 我是好漢第234章 不配第25章 醉裡看花第46章 棋逢對手第26章 亂世飄萍第246章 孤家寡人第89章 一言九鼎第129章 說好的奉賠到底第42章 公平交易第154章 大手筆第333章 故地重遊第59章 直擊要害第234章 不配第77章 龍城之血第82章 分道揚鑣第297章 極度陰險第13章 奇芭太監第59章 直擊要害第289章 值得第101章 黑雲壓城城欲催第103章 冷靜與殘酷第109章 破繭化蝶第169章 佳期將近第291章 太師入朝第236章 正大光明第176章 姑奶奶要和你成親第256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51章 後發制人第144章 分道揚鑣第214章 亂臣賊子第11章 未卜先知第205章 心理戰術第317章 鐵血與懷柔第8章 共襄義舉第97章 荒野虎狼第247章 終於來了第17章 公事公辦第194章 活回自己第221章 會獵於晉第91章 最後的眷顧第276章 有朋西來第245章 青衛小聚第193章 荒謬第131章 良民與草寇第62章 妓子有義第191章 打草驚蛇第181章 弱國無外交第137章 世外桃源第181章 弱國無外交第80章 此謂梟雄第87章 出城踏雪第324章 賜婚第272章 洛陽王的條件第89章 一言九鼎第309章 宿怨第232章 非主流第37章 往事第326章 一念之差第23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47章 義氣無雙第82章 分道揚鑣第84章 人爲財死第127章 滴血第27章 非逆天,無以改命第11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133章 預料之中第327章 厭戰第244章 人事任命第291章 太師入朝第191章 打草驚蛇第133章 預料之中第160章 一飛沖天第165章 榨乾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