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

因爲是除夕之夜,大家都沒那麼講究,吃過飯食後都隨意的走動着。

劉文靜拿着個酒壺來到李隱面前,壓低聲音道:“皇帝雁門被圍後,隋朝國祚不遠,你父親可有問鼎之心?”

劉文靜這是代表裴寂等太原官員前來向李隱詢問的。

李隱看了看四周,“我父應該有那個意願,只是現在的意志恐怕還不怎麼堅定,我返回雁門郡後,你們要多與他交流交流。”

對於李隱這個回答,劉文靜還算滿意,只要李淵真的是有懷有別心就行,他就怕李淵是個隋室的大忠臣至於意志不堅定,他劉文靜有的是勸服的法子。

隨後,李隱又與裴寂、劉政會等人私下進行了交談,劉政會還好,對他客客氣氣的,但裴寂卻似乎不怎麼願意與李隱多談什麼,沒講幾句話便藉故離開了,李隱見此自然不會再往上貼去。

李建成這時來到了李隱身邊,“我過完除夕便返回河東郡安邑縣,繼續爲我母親守陵,父親與世民在太原郡,就多由你看顧了。”

李淵的正妻竇氏,已在兩年前去世了,那時正值楊廣二徵遼東,李淵一開始是在懷遠鎮督糧,竇氏也隨行照顧李淵起居,然後偶感風寒,就此一病不起,等到李淵被調任爲弘化郡太守不久後,竇氏便撒手人寰了。

李隱知道此事的時候,已爲雁門郡鷹揚郎將,對此也是不甚感嘆。因自己母親謝氏遭遇的緣故,他原本是對竇氏懷有恨意的,但既然她人都死了,那就讓所有的恩怨,都隨之而去吧!

此事李隱聽了李建成的話後,點頭道:“大哥放心吧,我就近在雁門,定會好好看顧好他們的。”

此時李家兄弟,關係基本還算融洽,但就是不知這種溫情,還能繼續維持得了多久。

李建成正打算離開的時候,李隱忽然將他叫住了,故作隨意的道:“大哥,三姐現在在何處?似乎許久沒她的消息了。”

李建成道:“三妹她這兩年一直待在關中,似乎經常找人比武切磋,還闖下了不小的名頭呢。就是不知怎的,家也不會一下,爹還想爲她找門好親事都不行。”

李隱聽後,輕輕的點了點頭,眼神看向遠處,也不知在想着什麼,等李建成走開後,才長長嘆了一聲……

在太守府中衆人熱鬧的歡騰中,時間不知不覺的來到了隋朝的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這個註定不平常的年份。

正月初五,李隱打算離開太原,返回雁門關,但李淵卻在這時將他叫到了書房。

一走進書房,李淵便給了李隱一幅仕女圖,李隱看了仕女圖一眼,立即將畫中的女子認了出來。

仕女圖中的女子,是長孫無忌的妹妹觀音婢。

李淵道:“你現在都二十二歲了,是時候娶個正妻成家了,畫中的女子是名將長孫晟的女兒,知書達理,年芳十五,是不可多得的良配,她母親幾日前派人向我吐露了有意招你爲婿的想法,你意下如何?”

李隱對這個消息大爲驚訝,過了一會纔回過神來。

觀音婢原本在歷史上,是在她十三歲的時候,在她舅舅高士廉遠赴交趾郡上任的時候,主持嫁給了李世民爲妻的,但現在她都十五歲了,還是沒有出嫁,李隱知道,這看來確實是受了他的影響所致。

“難道就因爲我救過她兩次?”李隱對此感到有些不太明白。

觀音婢作爲以賢明淑惠而垂名青史的女子,那個男人能娶得她肯定是前世修來的福分,不過,李隱對她並沒有多少感情啊!

李隱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能做到殺伐果斷,毫不拖泥帶水,但唯獨在男女情感上,有點爺們不起來,畢竟人無完人,這方面確實是李隱的弱點……

天空飄着小雪,李隱親自率領的兩百騎兵,護送着兩輛馬車開始北返雁門,多出的那輛馬車裡面坐着的,是長孫無忌、觀音婢以及兩人的母親高氏。

李隱那天面對李淵的詢問,雖沒答應,但也沒有拒絕,而是向長孫無忌一家發出了邀請,讓他們隨自己一同去雁門關,長孫無忌一家也爽快的答應了。

已出落得仙女般的觀音婢,不時的掀起馬車的布簾,睜大着她那明眸,神色興奮的向外面打量着。

高氏卻一臉的不高興,“李世民那小夥多好,你這丫頭怎麼就看不上呢?”

這兩年來,高氏沒少勸自己的女兒,但觀音婢就是不爲所動,一心想要嫁給李隱,最後只好無奈的派人給李淵送去了觀音婢的畫像,並稍微的透露了一些想法,但沒想到這李隱竟沒有一口答應。

不過高氏後來想了想,現在這樣也好,至少可以對李隱多加觀察,看看他這個人究竟怎樣,值不值得託付女兒的終身大事,長孫無忌對此也是這樣想的。

觀音婢卻沒有多想,可以與李隱待在一起,她就感到很高興了,所以一路上都是十分的欣喜興奮。

當來到雁門關附近的時候,騎馬而行的長孫無忌見前面東西山岩峭拔,中路盤旋崎嶇,果然是個絕險的地方,怪不得不久前隋軍能在這裡以區區數萬人,抵擋住了突厥四十多萬大軍一個多月。

李隱騎馬來到長孫無忌身邊,“輔機,你可知道這雁門關名字的由來?”

見長孫無忌搖了搖頭後,李隱道:“這是因爲大雁南遊北歸,都難以飛越四周的高峰,唯有從此關上空穿過,是以稱爲雁門,再過兩個月,你應該就能見到這種奇妙的景象了。”

長孫無忌道:“塞北多奇景,這趟雁門之行,我應該是不虛此行的。”

雁門郡在去年突厥人來襲的時候,人都被李隱提前遷走了,突厥人與楊廣離開之後,又被李隱重新遷了回來,所以這時道上多有行人,行人遠遠見到李隱後,都停下歡呼行禮,由此可見李隱在這片地方的威望已非他人能及。

李隱之所以能得到百姓的擁戴,無他,只是因爲他能讓人守護百姓,讓他們可以填飽肚子罷了。

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四十四章 戰後高麗與高句麗第九章 都城洛陽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九十一章草原商隊第九十六章 阿朵兒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五十章 瓦崗寨第269章 漢東王第十章 夜市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166章 瓦崗寨之變(下)【求首訂!】第200章 李世績第213章 內憂第六十九章 戰爭轉折第三章 魂殤第二章 翠雲峰匪盜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161章 屈突通歸降第十七章 出征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104章 太原論事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133章 大敗突厥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134章 說李靖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145章 戰略吹捧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一章 李家郎第109章 尉遲恭第105 三千騎兵可破賊第二十四章 奪城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160章 進軍河東郡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185章 封賞第115章 秋風起第119章 齊聚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242章 援軍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四十一章 小人攪局第214章 定河西第157章 晉國公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128章 國柱坍塌第241章 決戰介休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252章 草原上的陰謀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215章 玄甲軍第110章 戰火第二十七章 花魁選舉第二章 翠雲峰匪盜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193章 李隱平隴右(上)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三十五章 夏娜與小桃第123章 自立爲主第102章 井陘關第195章 李密兵敗北邙山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227章 兵出潼關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三章 魂殤第124章 太原留守第九十四章塔布部落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209章 長安醉仙樓第123章 自立爲主第二十章 奇襲
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四十四章 戰後高麗與高句麗第九章 都城洛陽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九十一章草原商隊第九十六章 阿朵兒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五十章 瓦崗寨第269章 漢東王第十章 夜市第271章 名聲大噪第166章 瓦崗寨之變(下)【求首訂!】第200章 李世績第213章 內憂第六十九章 戰爭轉折第三章 魂殤第二章 翠雲峰匪盜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161章 屈突通歸降第十七章 出征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104章 太原論事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133章 大敗突厥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134章 說李靖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145章 戰略吹捧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一章 李家郎第109章 尉遲恭第105 三千騎兵可破賊第二十四章 奪城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160章 進軍河東郡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185章 封賞第115章 秋風起第119章 齊聚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242章 援軍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四十一章 小人攪局第214章 定河西第157章 晉國公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128章 國柱坍塌第241章 決戰介休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252章 草原上的陰謀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215章 玄甲軍第110章 戰火第二十七章 花魁選舉第二章 翠雲峰匪盜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193章 李隱平隴右(上)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三十五章 夏娜與小桃第123章 自立爲主第102章 井陘關第195章 李密兵敗北邙山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227章 兵出潼關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楊廣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三章 魂殤第124章 太原留守第九十四章塔布部落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209章 長安醉仙樓第123章 自立爲主第二十章 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