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出征

“這李家的庶子的運氣真不錯,竟找了這麼一個好苗子。”一旁的唐順小聲嘀咕了一聲,這話其實也是唐儉想說的。

然而,當他們看向下一個新兵的時候,發現那人正彎弓射箭,而且箭無虛發,每一箭,都穩穩的射在了靶子的紅心上。

他們再看向一個在打樁的新兵時,見那士兵出手速度快,力量感足,每一擊都會打得樁掉落木屑,這水準,已是隻用少數的將官纔有的了。

這個士兵不是別人,正是與李隱親若兄弟的周安。他已和羅老漢的女兒定下的婚事,原本打算在下個月成親的,但得知李隱要招人出征高麗後,便硬是要跟來,態度十分的堅決,李隱無奈,只能如了他的意,他的婚事,看來只能推遲到回來了。

唐儉與同來的幾人見到這後,默然不語的看向彼此,臉上滿是震驚的神色。接着看下去後,發現其他的新兵,各方面的素質,也都不必前三個人差。

“這李隱,是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招募到這麼多的好兵的?”唐儉等人心裡都是疑惑不已。

李隱之所以這麼快將人招齊,自然是因爲,他們其實就是在他莊院中的那些兄弟。

這些人在翠雲寨的時候,就跟隨李隱訓練,實力突飛猛進之下,都對李隱十分欽佩,至此死心塌地的追隨他下山,現在則被他趁機招進兵營中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隱沒再出營寨,一直在與將士一同訓練。

這個時代的士兵訓練,主要分爲三個項目,分別是打熬體力、練習戰技、操演陣形。

古代士兵打熬體力的方式,和現代有所不同,並不練習負重跑什麼的,主要是練石鎖和砸木樁。在練習上更注重力量,而不是耐力。

練習戰技,也就是練習刀弓等武器的使用技巧,有打靶的單人練習,也有兩人一組的對練。

操演陣形,看起來和現代練隊列類似,但目的和要求很不一樣。

現代隊列練的是紀律性,而這個時代是真練陣形的,而且變化比現代的隊列多得多,但是要求卻不高,像整隊時間,站位準確,要求都是比較低的(這時的士兵大多是文盲,要求高了很難做到)

而這三種練習,首重戰技,次要體力,最後纔是陣列。這主要是和這三種練習的效率有關,戰技這東西練的最快,體力次之,陣列最慢。

對於這三種練習,李隱結合自己前世的經驗,再通過反覆的實踐研究,已總結出了一套更有效率的訓練方法,此時正好有機會通通用上了。

其實要是在平時,士兵都訓練的時間還是挺短的,畢竟訓練士兵需要消耗更多的錢糧,不過現在是戰時,纔會整日不停的訓練。

……

正月十六日,元宵已過,天子楊廣正式下令,讓四方兵將北上,陸軍直至涿郡,水師則趕赴東萊海口待命。

李淵也要隨軍,負責管理軍馬兵器等後勤事物,因事情太過繁瑣,便讓李建成擔任了的副手,李世民知道後,也強烈要求隨軍增長見識,李淵思考一番後,應允了。

李元吉見自己兩個親哥哥都隨軍去了,也吵鬧着要去,但被李淵以他年紀太小爲由拒絕了,這讓李元吉感到十分的不滿。

李秀寧這時正無精打采的在院中散步,忽然聽得李元吉在跟李世民爭吵着什麼,於是便走了過去。

“二哥,爹這也太偏心了,爲什麼你能隨軍出征,而我就只能待在家中?”李元吉憤憤不平的道。

李世民笑道:“再過個兩三年吧,到時爹肯定會答應你的。”

李元吉一臉的不岔的道:“你跟大哥也罷,那個庶子憑什麼可以帶兵打戰?”

李世民嚴肅的道:“他雖然是庶子,但也是我們的哥哥,四弟可不能沒了尊敬,而且帶兵打戰可不是鬧着玩的,可謂是兇險無比,一不小心就會丟了性命,更加不是你這年紀能想的。”

李元吉還待爭辯,卻聽得背後傳來一陣聲響,走過去一看,卻又空無一人,只是地上多了條熟悉的手帕。

李世民將手帕撿了起來,手帕上秀了兩個小字“秀寧”,疑惑的道:“三姐的手帕,怎麼會掉在這裡,他來過嗎?”

他們兩人四處張望了一會,但是並沒發現李秀寧的人影。

……

“駕……駕……”李秀寧騎着匹棗紅馬,飛奔出了洛陽城。

“他是爲躲我,纔會隨軍出征的嗎?真是個笨蛋,怎能連性命都不要了!”李秀寧在心裡暗罵道。

李秀寧騎馬技術很好,她並不是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嬌弱女子,騎馬射箭、舞刀弄劍,樣樣在行。

她很快便來到了孟津渡的營寨中,卻被留守的士兵告知,營中的將士已剛剛楊帆出河了。

李秀寧二話不說,立即翻身上馬,沿着河邊急追而去。

只見黃河之上,帆影連天,不下百艘的各式戰船,浩浩蕩蕩的順河而下,氣勢如虹。

這麼多的艘戰船,李秀寧又怎麼能知道李隱在哪裡呢?況且水流湍急,戰船速度飛快,根本不是她的棗紅馬所能追得上的。

追到最後,李秀寧只得氣喘吁吁的停下,眼含淚水的向着變成了一個小點的戰船大聲喊道:“李隱,你給我回來!!”

……

正在甲板上吹着冷風的李隱,忽然覺得自己聽到了李秀寧的聲音,立即向四周張望了一會,但並沒有見到那個熟悉的倩影。

李隱苦笑着搖了搖頭,心中想道:“難道是我太想她,以致心生幻聽了?”

他嘆了一口氣,眺望着滾滾黃河水,暗暗對自己說:“這一仗打完後,她應該就差不多會忘記我了,就讓這場無謂的孽緣,被時間磨蝕掉吧!”

對於這場戰爭,現在的大多數人都認爲能比較輕易的結束,然而只有李隱知道,這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且艱苦無比的戰爭。

他們正月十六出發,一直順流而下,速度十分的快,只二月下旬,便已來到了目的地東萊海口,在那等候天子楊廣的下一步命令。

第222章 兵敗雀鼠谷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196章 不降唐第八十八章 善後第十四章 好夢易碎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190章 蚌鶴相鬥第十七章 出征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第228章 裴氏父子來歸唐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離與聚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215章 玄甲軍第257章 鎮虎牢第166章 瓦崗寨之變(下)【求首訂!】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111章 李淵升官第213章 內憂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八十三章別用心思第249章 連珠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249章 連珠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134章 說李靖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221章 劉武周兵圍晉陽,王世充篡隋稱帝第五十二章 離與聚第五十八章 濟水之戰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169章 魅雪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169章 魅雪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34章 說李靖第九十六章 阿朵兒第175章稽胡反第249章 連珠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三十八章 王爺,不好了!第220章黃蛇嶺第128章 國柱坍塌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195章 李密兵敗北邙山第五十二章 離與聚第258章凌敬建言第228章 裴氏父子來歸唐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236章 吳國第128章 國柱坍塌第145章 戰略吹捧第三章 魂殤第九章 都城洛陽第182章 無法無天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219章 許國滅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169章 魅雪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八十八章 善後第224章 四線作戰第236章 吳國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124章 太原留守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217章 鄭王第九十三章廝殺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四十四章 戰後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176章 李、王再戰中原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六十章 尋芳院
第222章 兵敗雀鼠谷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196章 不降唐第八十八章 善後第十四章 好夢易碎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190章 蚌鶴相鬥第十七章 出征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第228章 裴氏父子來歸唐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離與聚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215章 玄甲軍第257章 鎮虎牢第166章 瓦崗寨之變(下)【求首訂!】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111章 李淵升官第213章 內憂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八十三章別用心思第249章 連珠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三十九章 宇文述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249章 連珠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134章 說李靖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221章 劉武周兵圍晉陽,王世充篡隋稱帝第五十二章 離與聚第五十八章 濟水之戰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169章 魅雪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153章 房謀杜斷第169章 魅雪第四十章 烏骨城第六章 初見觀音婢第134章 說李靖第九十六章 阿朵兒第175章稽胡反第249章 連珠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三十八章 王爺,不好了!第220章黃蛇嶺第128章 國柱坍塌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195章 李密兵敗北邙山第五十二章 離與聚第258章凌敬建言第228章 裴氏父子來歸唐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236章 吳國第128章 國柱坍塌第145章 戰略吹捧第三章 魂殤第九章 都城洛陽第182章 無法無天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219章 許國滅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169章 魅雪第116章 雁門被圍(上)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八十八章 善後第224章 四線作戰第236章 吳國第267章 楊文幹叛亂第124章 太原留守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217章 鄭王第九十三章廝殺第二十三章 攀登懸崖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四十四章 戰後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176章 李、王再戰中原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六十章 尋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