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抓不住

漢陽圖書館的消息傳到京城,普通人還不覺得如何,士人圈子卻是沸反盈天。這些年在京城中投機蹉跎的中低層讀書人也並不少,馬周、王中的這樣的樣板工程在,自然有願意搏出位、出路的底層英才做一回“京漂”。

類似說書匠這個職業,變成說書“先生”,那也是因爲真的有做“先生”的讀書人跑去說書。

這些人在“下流”行當中成爲“頭面人物”,爲那些說書匠們羨慕和吹捧,甚至還有“下里巴人”的專門擁戴。但他們本人,卻是開心不起來,高興不起來。原因很簡單,操持賤業之後,權貴們的書庫,就是對他們徹底關閉。

說書“先生”這個稱呼,本身就是來自以往友朋的嘲弄。

但是現在,漢陽圖書館的誕生,卻讓一羣“京漂”來了精神,秋天已到,明知道“東海道大行臺尚書令”就要出發就任,但他們的心思,已經不在這個上面。

都是拼一把搏一回,在哪裡不是混?

“京漂”變成“漢漂”,根本不算個事兒。

“當真有八萬冊?這……這怎可能?”

“只多不少啊。光《代數》《幾何》就有多少版本?漢陽圖書館,和尋常家藏不一樣,以往經典有是有,卻非漢陽圖書館的重頭戲。而且漢陽圖書館還有大量輿圖,只是和朝廷規制不同,乃是武漢自有的法度。”

“這不是形同謀反?”

“笑話……給你武漢地圖,你能看懂?”

“這……”

別說談話的人看不懂,大多數內廷外朝的官吏,拿到武漢的地圖也是一頭霧水。反而西軍出來的大頭兵,倒是真能看懂。他們甚至還能像模像樣地根據比例尺來計算腳程里程,簡直就是當代傳奇一般。

“而且所有地圖之中,海圖尤爲重要。雖說不是甚麼精緻物事,可有些事情,本就是一點就透,是也不是?”

“不錯……”

哪怕不服氣,也得承認這一點。論近海航行,北地豪門基本都掌握這樣的能力。遼東大豪甚至可以輕鬆地在渤海上往來運貨,可要說遠海……一籌莫展,只能靠經驗,堆砌大量財力物力人力。

但武漢這裡,很明顯遠海航行的損失相當低。

而且武漢系的官商集團,除了極少數極端情況,否則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超遠洋貿易或者冒險。

探險這個事情,有專門專業的隊伍。至於民間冒險,張德給出了懸賞,至於結果如何,他也不在意。

遠洋貿易上,武漢系並不是直接從唐朝直接出發一路抵達遠西地區,而是順着海岸線不斷打造據點,每一個據點都是海上驛站。

而且隨着有序合理的經營,海上驛站都是逐漸向南向西轉移,最終和陸地上的絲路匯聚爲一起。

短期內的終點站,就是天竺。

武漢系之外的官商集團,很難知道在武漢系內部,每一個結果,都是有序規劃出來的,而不是碰運氣求神拜佛。

“廣交會”、“蒼龍道”、“高達國”……所有的佈置、發展,都是有序規劃,然後朝着目標不斷努力的結果。

其中付出的成本,自然是相當高昂的,即便是這般的規劃,依然消耗了大量的人命、財產、時間。

但相較碰運氣,這種損失,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杜正倫能夠成爲“南海宣慰使”,前期武漢系官商集團累積的經驗、技術成百上千,前後經營接近二十年,纔有了這麼一個看似輕飄飄的結果。

否則,杜秀才南下途中,或許就“顛沛流離”死在路上,要不然就是“水土不服”得了瘴癘嗝屁,最不濟也是寄生蟲病爆發或者天時不對被颱風卷死。

漢陽圖書館中一張按照比例縮小的海圖,對某些沿海巨頭來說,可能就是推開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門。在武漢內部看來,這是屬於“常識”的東西,卻能夠讓沿海巨頭瞬間蛻變。

原來,往東二百里,就有這麼一個大島?

原來,順流而上,沿途島嶼竟然是星羅密佈?

原來,黑水直下,竟是鯨海?

這些以往需要腰纏萬貫,也未必能夠搞明白的寶貴經驗,現在只需要一個漢陽或者江夏的戶口,然後去辦一張借閱證,就可以獲得。

一本書,一天一文錢或者兩文錢,貴嗎?

這是史上最便宜的獲取知識的渠道。

豪門震動,世家驚詫,士人如夏夜之蟬,不是沒有原因的。

常人覺得莫名其妙的東西,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一道洪流,沖刷着思想、內心,固然有着毀滅性的恐懼,可又不得不承認……香,真香啊。

這是什麼香?這是書香。

也只會是書香,別的,他們不承認。

“這廝好大的手筆。”

洛陽宮中,換上混棉袍服的李董抱着一隻玻璃杯,杯中泡着枸杞、桂圓、大棗之類的物事,並非是因爲養生,而是好看,而且甜。

御醫勸說過李董,別吃太甜,但李董表示朕就算是死,也是甜死的。

歷朝歷代,只有他的貞觀朝,讓甜味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這是多大的功勞!

要不是怕遭雷劈,怕被祖宗轟出靈堂,把唐朝改爲糖朝又有何妨!

“如此也好。”

長孫皇后倒是不以爲意,“總之於江山社稷多有裨益,至於五十年後天下,又與誰人知?”

“嗯。”

李董微微點頭,呷了一口杯中之物,有滋有味地品嚐了一番,然後道:“這幾日,可有屬意之人?”

“是‘崑崙海’黜置大使還是巡撫‘天竺地’一職?”

“‘天竺地’。”

“原本以爲李泰會願意走一遭的,現在看來,當真是讀書讀傻了。”

長孫皇后失望地搖了搖頭,巡撫“天竺地”是按照巡撫四州、及流求諸島來操作的,算是從中得到了靈感。

內廷外朝也沒有真個說就敲定這麼一件事情,要知道,“天竺地”現在也只是處於軍事控制的狀態中。

治理,那是遠遠談不上的。

連羈縻州縣都不算,談什麼治理呢?

唯一能夠行使地方治權的人選,就是李淳風,但李淳風是個神棍,不能當做體制內的官僚來看,也不能把他視爲官僚。在待遇上,李淳風是超然的,屬於不是神仙的“神仙”,不是國師的“國師”。

百姓中間的口碑,就是如此,尤其是中國百姓。

提出巡撫“天竺地”,不過是給諸王一個好處,以往出使是個苦差事,哪怕早些年在唐朝內部做黜置大使,也是三公九卿的辛苦活。但是現在卻大大不同,邊地苦還是苦,好處也是明顯的。

比如圖倫磧改名爲“崑崙海”,整個西域就是貿易中轉站、補給站,香料、調味料、染料等等高附加值的商品貿易,是別處很難替代的。

小茴香、花椒這兩樣東西,在“河中”和“崑崙海”,是堪比黃金的硬通貨,能夠穩定地保證貨物量的,只有唐朝。

再比如小麥製品,同樣也是硬通貨,原因也很簡單,只有唐朝能夠提供鹼面。

“河中”北地廣種小麥,粟特人的基礎經濟結構被摧毀,就是這麼簡單。

如今的粟特商人,其主要利潤,已經不是在貿易線上賺來的,而是在唐朝內部的超級城市中,提供服務業、娛樂業來維持生存。

在別的國家或者地區,當街賣唱可能連個麪餅都沒有。

可是在長安、洛陽、揚州、蘇州,豐腴美麗的粟特舞娘,跳一通“胡旋舞”,展現女性美好身姿,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飯錢,就有着落了。

而像帝國的兩個中心,洛陽和武漢,甚至能夠時不時地組織大型文化娛樂演出。演出人員規模可以上千,大型舞蹈的收益極其豐厚,但這樣的市場,只有洛陽和武漢才具備。

唐朝之外,再無這樣的地方,能夠讓娛樂業如此大規模地生存下去。

粟特人的經濟結構轉型,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的,也反應了帝國西部邊疆區的情況。

倘若換成李元祥,皇帝說要讓他巡撫“天竺地”,他還幹個屁的工頭?上任第一年要是賺不到十萬貫,他保證自殺,眉頭都不皺一下。

單槍匹馬就敢賺十萬貫,毫無壓力。

倘若給他一個高配的親王府,他能賺出一個大國來。

可惜,這種機會怎麼輪也輪不到李元祥這個工頭,長孫皇后對李泰的失望,就在於此。

“給了諸王機會,既然他們抓不住,是他們自己不爭氣、不中用。由他們去吧。”

李世民將手中的玻璃杯放下,很是平靜地說道。

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七章 種樹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一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十五章 瘋了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六章 上意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七章 予其誓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護院(三更)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六十八章 尿地圖第十四章 筵席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二十八章 邊緣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十二章 大韭菜第七章 靠山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十九章 需求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十六章 餅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九十章 查探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三章 灑脫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四十一章 夜殺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五章 跑官第六十一章 回憶狗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三十六章 稱宗道祖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八十章 雞肋
第四十一章 大唐(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七章 種樹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一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十五章 瘋了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六章 上意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七章 予其誓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護院(三更)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六十八章 尿地圖第十四章 筵席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二十八章 邊緣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十二章 大韭菜第七章 靠山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九十四章 鬧公府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十九章 需求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十六章 餅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九十章 查探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三章 灑脫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四十一章 夜殺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五章 跑官第六十一章 回憶狗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二十四章 幸福第三十六章 稱宗道祖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八十章 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