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禮法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哪怕李皇帝當真在“人性”上,也存在着和杜如晦極爲深厚的情誼。可作爲“皇帝”,他只能壓制“人性”,所有的真情流露全都要爲“皇帝”服務,除此之外,大約只有一個人晚上入睡的時候,纔會回憶一下曾經的青春。

老張並不會這些,便去扯什麼虛情假意。講到底,屁股決定腦袋,物質決定意識,這纔是社會或是世界運轉的直觀現實。

杜宅,內外安靜到了極點,杜氏子弟在竊喜杜氏“聖眷”如此濃烈之餘,又被一個個持刀仗劍披堅執銳的羽林軍嚇的半點生氣都沒有。

這些人形虎狼將人隔開之後,整個杜宅就像是進入了一種微妙的“靜止”,人們連時光的流逝都感覺不到一般。

朝臣能跟着進去的,最少也是尚書,唯一一個侍郎,也還是作爲杜如晦弟弟的工部侍郎杜楚客。

張德一行人,都是在偌大的庭院中,宛若一個個樹,就這麼一言不發地站着。周圍都是一點人味都沒有的羽林衛禽獸,這種古怪的氣氛,讓諸多公子王孫都有些扛不住,總想奪門而出落荒而逃。

“老叔,那是俺家大父麼?”

“是。”

對於李世民,李象並沒有清晰的概念。縱然是他祖父,但從襁褓中開始計算,總共見過的次數,一雙手可以數過來。

而太子府掛着的李世民相,卻和剛剛亮相的馬上皇帝大不相同。

“俺能騎他的馬麼?”

李象天真的問題並沒什麼不妥,但是周遭站着的公子王孫,都是臉色微變。此刻李承乾並不在這裡站着,而是去了杜如晦房間外頭。

“是喜歡那匹馬,還是甚麼?”

“家裡的馬兒都下地去了,阿耶說坐馬車安逸,騎馬不好玩……”

聽得李象的話,別說東宮幕僚,連當年一起和李承乾長大的公子們,也是有些不忍。自古太子不好當,可混成這個鳥樣,也實在是憋屈。

周圍的人都是豎起耳朵,連一副快要睡着的史大忠,也垂着手豎起耳朵,聽着這邊的說話。

老張沒有理會周圍的目光,蹲下來摸了摸李象的後腦勺:“象哥要是喜歡騎馬,爲叔給你弄幾匹矮腳馬過來。倘使長大了,想要你大父的那等駿馬,也是有的。爲叔那裡,還有‘烏雲踢錐’的種,甚麼歲口的都有。”

“‘烏雲踢錐’?可是烏騅馬?俺聽阿耶說起過……”

“正是。”

“那俺要個相差彷彿的。”

“好。”

周圍一干二世祖聽了,都是羨慕不已。“黑風騮”還年輕的時候,就是天下第一等的馬王,李績寶貝的不行,十萬貫都不換。結果因爲尉遲日天表演日五檔電風扇失敗,白白便宜了張德。

一想起這個,李震現在都牙酸無比。他要是有這麼一匹馬,庶出的公主挨個操都沒問題。

這等神駿,到了戰場就是強無敵,再來一身寶鎧,手裡的兵器也不要太好,基本就是躺贏。

李績這麼寶貝,就是爲了傳下去的,結果最後李震成了“死宅”,挑着衙門的混日子。簡直是讓李績悲痛欲絕……

後來也不是沒有人想從張德那裡搞來一匹“黑風騮”的崽,可“黑風騮”廣開後宮的時候,老張都去武漢上班了。

一直豎着耳朵偷聽的史大忠微微睜開眼睛,心中暗道:大郎這是站太子這裡?

可對史大忠來說,張德這個人,不可能去摻合這些破事。但是,不管張德主觀意願如何,他的這個舉動,對大多數不跟太子混飯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個恐怖的風向標。

甭管爲什麼樑豐縣子對李象要好一點,找理由是沒有必要的,哪怕你說這是張德和李承乾一起生的,這並無意義。皇帝春秋鼎盛,哪裡需要你儲君實力強勁?

然而皇帝剛剛閃亮登場,一副要做場控哥哥的架勢,老張就窩在人堆裡唱衰,這着實讓一幫還沒有神魂歸位的公子哥們大開眼界。

雖說都已經人到中年,但張德那江南土鱉的氣質,從來都沒有減退過。哪怕是此時此刻,明知道得罪張德是不理智是愚蠢的,可還是有人會瞧不起一介“寒門”出身的張德。

別說張德,就算是張公謹,也不過是個“洧州老兒”。

然而縱使如何不爽張德此刻行徑,一衆朝官及新貴,卻也最多冷哼一聲,冷眼看看也就作罷。

“哼!”

一人忽地發出的聲響比較大,見他官袍頭冠形制,便知道是個顯貴高官,最少也是個侍郎。

老張認得他,他也認得老張。

這人正要往外走一步,卻被旁邊同僚攔了一下,他便側目看着旁人:“目無君上之輩,老夫看不下去!”

動靜略大,就像是平靜的湖面,被人打了水漂,漣漪像是蜈蚣一樣,到處都是。

“少奕兄,不可造次。”

“老夫食君之祿,豈能眼觀不分尊卑之徒,在此列班?!”

言罷,猛地掙脫了同僚的阻攔,此人走到李象跟前,行禮之後擡頭道:“殿下,臣……”

“滾。”

不等他說完,張德站起來,居高臨下地瞪着他。

老張本就高大威猛,人堆裡除了勳貴子弟,也只有圍着一圈的羽林軍禽獸才能找出能和他比肩的。

其餘朝臣,大多都是中等身材,面對張德,矮上半個頭,自然是有些不自在。

在場人數極多,並非沒有閒得無聊等着散夥的,等着皇帝完事兒,又沒什麼可以打發時間,早就困頓的不行。這光景,突然就有了樂子,一幫好事的,都是跟打了雞血一樣,踮着腳往這裡張望。

“老夫乃是禮部侍郎朝廷命官,你膽敢侮辱朝臣——”

“陰弘智,你是不是命裡缺智,纔有了這個名?”

張德冷笑一聲,將有些還怕的李象掩在身後,“旁人說看不下去目無君上之輩,老夫且信。你這家世……也配?”

“你——”

聽到張德的話,陰弘智當時就臉皮通紅,氣急之餘,正好發作,卻被左右兩個同僚攔住。有一人一個箭步,上去就捂住了他的嘴,然後往後拖。一邊拖一邊跟張德交換了一下眼神,見張德沒有繼續下去的意思,頓時微微點頭。

旁人原本也不如何,聽到張德話,不少人當時就憋住了笑,卻又不能笑。

實在是陰弘智家裡,跟國朝當真是談不上什麼忠心。他老子陰世師乾的事情,能被李唐皇室婊十輩子的。

但陰弘智總不能說,李唐皇室的祖墳是我爹挖的,跟我有什麼關係!

陰氏現在開枝散葉的,都是小支,本宗就剩了兩支獨苗,一個是陰弘智,一個則是他妹妹,給李世民做小老婆的德妃。

張德跟李象這的對話,較真了講,的確是“目無君上”,更不要說什麼尊卑。按照道理,張德跟李象,也是“君臣”,這麼一副鄰家大叔的模樣,着實有些讓人蛋疼。

可是哪怕平日裡最講究“禮”的老夫子,此刻都是隻當沒看見沒聽見,別說褚遂良了,連孔穎達此刻也只是眼神有點不快,但真要讓他孔學士跳出來說張德你這樣沒有禮法,老夫子那是半點興趣都沒有。

唯有陰弘智這種,纔會逮着一個“機會”就往死裡給李皇帝表忠心。他也是沒辦法,實在是陰氏祖上的那點破事,只有做忠犬才能洗白。

陰弘智琢磨的,無非是幾代人之後,出個陰氏的“金日磾”,自然也就能翻身了。

並非他不知道張德不好惹,但此時此刻,正值皇帝和前尚書右僕射之間的最後離別,於情於理,他是站得住腳的。

而且陰弘智也在賭,賭張德會認慫,會爲了“體面”而“知錯”。

不僅僅是他,在陰弘智跳出來的那一刻,大部分人都以爲,張德會“大局爲重”。

然而事情顯然超出了陰弘智的思考。

他玩脫了。

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十五章 務農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八十七章 兩難境地第六十四章 現狀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一章 站街女第十六章 餅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十八章 投資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十九章 高手過招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五十章 信號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七十七章 未現之書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八十章 雞肋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七十一章 哄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二章 賊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四十六章 老好人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十二章 亂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五章 傳道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九十一章 發動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二十章 怠慢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七章 總督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四十三章 紛紛請戰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四十九章 揮毫潑墨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三章 時過境遷第九十一章 顧忌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七十六章 馬蹄聲來
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十五章 務農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八十七章 兩難境地第六十四章 現狀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一章 站街女第十六章 餅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十八章 投資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十九章 高手過招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五十章 信號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七十七章 未現之書第九十八章 不平衡第八十章 雞肋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七十一章 哄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二章 賊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四十六章 老好人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九十一章 太年輕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三章 孔祭酒前進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十二章 亂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五章 傳道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九十一章 發動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二十章 怠慢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七章 總督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四十三章 紛紛請戰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四十九章 揮毫潑墨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三章 時過境遷第九十一章 顧忌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七十六章 馬蹄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