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謀生

“定方公。”

“嗣業可是有事?”

將手中的書卷放下,蘇烈微微擡頭,看着案桌前的蕭嗣業。這兩年蘇定方上番洛陽,在左驍衛算是二把手,又因張公謹的關係,左驍衛實際上說了算的,就是蘇定方。

接下來幾年兵部對他的安排,是掃蕩草原諸部,監察各部抽丁事宜。

不出意外的話,蘇烈很有可能做一回安北都護府大都護。

“大行臺尚書令一事,定方公可聽說了?”

“嗯。”

蘇烈頷首道,“嗣業可是有甚想法?”

“下走因蕭氏故……”頓了頓,蕭嗣業有些猶豫,“下走想去‘東瀛州’。”

接下來幾年的熱點地區不多,就那麼幾個。“河中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累遷功勞,僧多粥少啊。

大唐立國開始至今,每年都在用兵。最慘的時候,關中都在餓肚子了,還在用兵。可不用兵又不行,你不想打仗,別人要來打你啊。突厥、吐谷渾、鐵勒、高句麗……哪一個是唐朝自己想要跟他們打的?

要不是一個個想要過來咬一口,真要是太平無事,根本沒有那麼多戰爭。

打着打着,就習慣了,那就把戰爭當做日常,於是果然就太平無事。

“嗣業。”

猶豫了一下,蘇烈對蕭嗣業道,“已經有了決斷?”

“身不由己啊。”

作爲南樑蕭氏後裔……蕭嗣業的確是身不由己。蘭陵蕭氏現在根本不可能在揚子江重新“崛起”,甚至有太大的動作都不行。

不是因爲怕了中央朝廷,而是怕了張德。

別看李皇帝幹掉崔氏乾淨利落,彷彿不費吹灰之力,可從旁遞刀子的,就是張德。挨個放血之後,一個個還扔到了“西域”。

可即便到了“西域”,也逃脫不了張德的影響力。

程處弼、郭孝恪、李淳風、長孫衝……崔氏到了“西域”,連跑路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安安心心“耕讀傳家”,每年配額的那點土地如果沒有翻修好,連種子都別想拿到手。

爲了活命,崔氏甚至開始跟西軍的中下級軍官“聯姻”。

“最好還是到了秋收之後,再去東渡。”

蘇烈想了想,又道,“兵部那裡,老夫自會去說。擇日再隨老夫去拜訪鄒國公,今時安平長公主殿下亦在京城,老夫同樑豐縣子有舊,嗣業準備好禮物,到時時機成熟,隨同老夫拜訪便是。”

聽了蘇定方的話,蕭嗣業頓時大喜,連忙抱拳躬身:“下走多謝定方公栽培!”

“唉……你是名將種子,但……天時不在啊。”

略微感慨,忽地蘇烈自己也是尷尬地笑了笑,“老夫還說你,便是老夫自己……嗨,罷了。”

“定方公,今年可要做壽?”

蕭嗣業解決了自己的事情,整個人都輕鬆了起來,便問蘇烈。

今年蘇烈五十九歲,六十歲大壽是要提前準備的。原本這樣的事情,蘇烈應該返回河北老家熱鬧熱鬧,只是現在上番洛陽,也就沒有那個條件。

就算是做壽,也是軍中袍澤一起在京城慶賀一下。

“原本是想回鄉,眼下卻是無甚機緣。”

皇帝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嗝屁,關鍵時期根本不可能讓他隨隨便便就離開崗位。

“那就在京城中熱鬧熱鬧,‘女兒國’擺宴好了。”

“去個搓背的地方熱鬧個甚麼。”

蘇烈笑着說道。

“如今‘女兒國’是個勳貴去處,有類長安‘五莊觀’,旁地去了,也沒甚意思。”

“那便約個辰光,叫上弟兄們。”

“好,那下走這幾日,就去聯絡。”

話音剛落,卻聽屋外有人喊道:“郎君,外間有武漢來的訪客,說是江漢觀察使府的。”

“噢?快快有請。”

蘇烈言罷,對蕭嗣業道,“少待再走,也好認識認識武漢人。”

“好。”

其實蕭嗣業沒少跟武漢人打交道,襄州那邊每年都有武漢官僚過來狂噴蕭氏姻親之家。

主要還是因爲每年長江汛期,豪門都是隻管自己的地盤,然後下游公安縣,就成了泄洪的地方。每年都有公安縣的百姓實在是受不了了,拖家帶口跑去武漢討生活。

搞得現在公安縣每年想要湊個一軍隊伍來抗洪,都徵不了足額的壯丁。

武漢人找上門罵娘,蕭氏五服九族,根本半個屁都不敢放。

因爲武漢人有理有據,也不跟你將什麼禮儀道德,士大夫的禮儀關他們屁事,武漢人只管人命,人命關天!

這十幾二十年下來,武漢治下百姓最有名的特色,都是“善鬥”,哪怕出門在外闖蕩,這是全國爲數不多敢於跟官吏爭一爭“道理”的蒼頭黔首。儘管這種人哪怕在武漢也是少數,可萬里挑一,也有一兩百個“狠角色”。

久而久之,多有外鄉人特意尋武漢人去打官司,卻又不是幫忙做訟棍,而是頗有點“上古之風”,很是樸素的“鋤強扶弱”。

而武漢官方也大多會給這些出門闖蕩的“狠角色”背書,官面上的事情,誰也別想用“官威”來嚇退百姓。官對官平衡之後,剩下的,就是道理碰撞道理,誰有道理誰嗓門大,多少讓不少臨近武漢地區的州縣很是惱火,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不能靠“官威”來治理“刁民”,是很難通過律令來拉偏架的,誰叫武漢還有孫伏伽這個奇葩呢?

各地官吏,想要考績想要升遷,各項指標要有明顯進步,離開武漢就是死路一條。只說“勸課農桑”,如果多出來的糧食不能外銷,那種地種來幹什麼?朝廷現在是皇糧積累太多,已經多到可以在局部地區當飼料的地步。

敦煌宮甚至暫停了一部分了商屯,鹽業換產本雖然沒有停,但糧食需求是大大降低,敦煌宮的在“河中地”,已經有了一塊產量還不錯的小麥種植區,已經反過來從“河中地”調撥糧食進入“崑崙海”。

這種事情,放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

而其中承擔了重要角色的,還是武漢,以及和武漢息息相關的各種組織團體。

蕭嗣業這麼多年闖蕩,對武漢人的印象,也只有“好鬥”二字,有點武德朝長安人的意思。

當時蕭嗣業還在東突厥,不過也跟隨使者前往長安,當時的長安人,當街殺人不敢說比比皆是,但私鬥隨處可見。甚至可以這麼說,眼下在長安城含飴弄孫的老漢,可能當年是街頭一霸。

只是武漢的“好鬥”,和長安人還是有所不同,至於哪裡不同,蕭嗣業也說不上來,就是覺得武漢人不像正常人。

“標下張角,見過蘇公……蕭公也在?!”

“張大郎,你甚麼時候回的武漢?”

“去年不是說還在漠南當差嗎?”

來得人居然還是老部下,在漠南給蘇烈當過差,也跟着進過西域,七八年的老關係了。

張角是江水張氏的家生子,在江陰本宗住在“青龍裡”,他行大,故而被張德的死鬼老爹張公義取名爲“角”,倒是跟“黃巾”的天公將軍無關,純屬偶然。

“入春時兵部調令,標下便卸任迴轉,只是一直待崗,這便請假返轉家中,正好也有一些事體。這光景郎君忙得很,還在督建‘漢安線’,有走了一遭江東,不日還要來京城,標下是受了郎君的囑託,先行來過,跟蘇公賀壽來着。”

“啊……”

蘇烈連連點頭,“不曾想,連老夫的生辰都還記得?”

“郎君說平日裡也就罷了,大壽還是做上一場的。”

說着,張角從懷中摸了一封信出來,上面印着紅漆,雙手呈遞給了蘇烈,“這是郎君交代的,面呈蘇公。”

“大郎一路辛苦了,坐,快坐。”

蘇烈接過信,邀着張角坐下,一旁蕭嗣業也是快活地幫忙沏茶:“你這廝,可有甚麼好物事帶來京城?”

“有的有的,郎君準備了好些物事,都是讓我跟弟兄們一起樂呵。好些個南海特產,就在外頭,少待兩位過目,都是好貨!”

“有你的,好好的鎮將不當,兵部叫你迴轉,你就是這般做事的?”

蕭嗣業拿起茶杯,遞了給他。

嘿嘿笑了笑,張角道:“眼下又尋不得仗打,契丹奴老實巴交的,慫恿他們秋收搶糧都不敢,如之奈何。本想去投奔朝鮮道牛公,可惜返回武漢,就被郎君罵了一通,讓我老實一點。”

“嘿,你家郎君這是未卜先知啊。”

蕭嗣業感慨一聲,便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啊。”

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四章 遛彎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七十一章 哄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七十三章 看第八章 期望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九十七章 再上疏第九章 皇后讓利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十九章 工程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八章 會做事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四十章 探底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八十九章 傷離別第十九章 數學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三十四章 史第三十九章 打工第二十二章 佳話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三十章 心累第三十章 心累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四十章 缺口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七十三章 看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二十二章 等第十一章 看透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八十九章 放話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三十章 食肉動物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四十章 發達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四章 所圖
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四章 遛彎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十四章 吃“韭皇”第七十一章 哄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七十三章 看第八章 期望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九十七章 再上疏第九章 皇后讓利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十九章 工程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八章 會做事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四十章 探底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八十九章 傷離別第十九章 數學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三十四章 史第三十九章 打工第二十二章 佳話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三十章 心累第三十章 心累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八章 狂歡和震驚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四十章 缺口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七十三章 看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二十二章 等第十一章 看透第五十四章 不能接受第八十九章 放話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三十章 食肉動物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四十章 發達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四章 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