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信心

中土地理複雜,南北廣大,東西相異,所以每一個類型的種植物,在不同地區的發育生長,都有不同的結果。

甚至是在同一個地區,僅僅是隔了一座山頭或是一條河,產量就很懸殊。

“橘生淮南則爲橘,橘生淮北則爲枳”,古人的觀察是到位的,也有這樣的經驗。尤其是在糜子、大豆、稻米等口糧作物上,有着完備的經驗。

只是超出這些維持生存的基本作物之後,很多東西都是“添頭”。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提到農戶小種芋頭來抵抗災年以防饑荒,然而推廣的概率極低,這既有朝廷體制的組織力低下緣故,也有小農更願意多收“三五斗”,而不是種一票餵豬牛羊雞鴨的雜糧。

至於世家大族,手中田畝數十萬上百萬,丁口奴僕十數萬,要芋頭拿來看麼?

“地上魔都”能夠吸引庶民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能夠改變人生。同樣一款遊戲,對庶民而言,能夠從地獄難度變成困難難度,這就一個質的飛躍。

折射到武漢的方方面面,擺放在張德的桌前,就是一疊疊一項項的數據。

這大約是“算學”的勝利,但數字是不會騙人的,畢竟某條土狗不是玩數字遊戲的達人,也無這樣的興趣。

“頭麻、二麻、三麻產量北地要高一些,太谷縣的上田,能有三石。江南只有江州湓水有這等產量。”

“噢?早先安排人去都昌縣蓋個學校,倒是蓋對了?”

“眼下準備在湓水種麻,多是一些沒開闢的,還有一些土地,一到雨季就徹底成了澤國,只得行船。江州又無甚氣力在內地修壩修堤疏浚河道,府內的意思,是跟江州淘換一番,我們疏浚河道修壩修堤,然後新闢田地,就直接歸檔拿契。”

“談過沒有?”

“江州刺史戴國公已經上奏朝廷稟明此事。”

戴國公左難當是典型的隋末豪強,武德朝比較活躍,進入貞觀後,跟武士彠一樣,屬於背黑鍋拉仇恨的。

同人不同命的改變之處,就是左難當只能一路難當下去,武士彠就不一樣了,好歹兒女雙全,還能看太皇健身的時候,在一旁喊“666”不是?

生活品質都不一樣,這就是差距。

江州刺史左難當健身的機會是沒有的,在江州地頭上的廬山練個升龍霸百龍霸保命還差不多。

“那就是成了,江南能開新田出來,不拘朝野,都是大有好處。”

而且苧麻這種經濟作物,生長週期很快,不管頭麻、二麻還是三麻,生長期都在一百天以內。有沒有效益,九十天左右來一茬就知道。能夠玩得轉廣種經濟作物的,這年頭要是沒有把握,怎麼會下本?

巴蜀冉氏,嶺南馮氏、冼氏,就是屬於典型,雖然地處邊陲,而且漢胡混雜,但有利可圖的時候,可不管什麼漢人胡人,只認開元通寶。

“使君,交州那裡,布匹缺口這般大?”

“你又不是沒見過‘海角奴’,這些運來中國的,多是部族豪帥酋長之流的子女親眷,以你所見,便曉得彼處有類六詔西南夷。”

實際上在這個年月裡,大部分東南亞地區的部族,都是獸皮草裙一裹就算遮蔽。能用得起絲綢的,絕對是已經接觸了文明社會的強力部族,進而形成了國家制度。

比如占城,除開幾個河口城市之外,它所統治的城市地區之外,也就比原始社會稍微強一點點。

如果說中土是“皇權不下鄉”,那麼這些番邦,就是典型的“文化不下鄉”。統治體系純粹靠簡單粗暴的武力,這也是爲什麼杜正倫初到愛州、歡州,根本不能適應理解,但適應之後,立刻如魚得水。

無它,打開《史記》就是幹,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上班幹活……講文明也得跟文明人講,杜正倫折騰這麼幾十年,基本道理是懂的。

所以占城說要借兵打誰,借;有人借兵要打占城,還是借。

怕什麼?怕占城人去洛陽告狀?杜正倫可是“才之秀者”,一句“蠻夷無禮”,就可以塞了麻布,還不用擔心李皇帝給他小鞋穿。因爲他都已經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小鞋還能多小?

於是後來“南海宣慰使”落在他頭上,也說明他算是把握住了遊戲GM的脈搏,而不算開掛。

讀書人的事情,蠻夷懂個卵。

交州、歡州、愛州以及南海之南諸地,真正讓杜正倫、李道興有這個底氣的地方,就是發現了金銀銅鐵礦,不僅僅是金銀礦豐富銅礦範圍廣大,連鐵礦的品相都遠超中國,這怎能沒有底氣?這怎敢沒有底氣?

漢陽鋼鐵廠一家,就足夠養活整個環南海地區的所有鐵礦採礦工,只要杜正倫、李道興有這個能力搜刮到能夠滿足漢陽鋼鐵廠胃口的礦工。

武漢的資金、技術以及市場,是杜正倫大刀闊斧豪賭一把的基石,常規的“剿撫並舉”之下,礦工組成必然是奴工和募工結合,奴工來源,自然是戰俘或者蠻夷交戰戰後的商品。

當然奴工數量不可能膨脹到太過,募工自然也是必要的,“以夷治夷”的套路才能基本穩定生產環境,不至於盤剝過多發生叛亂,然後需要中央軍進行平叛。

朝廷允許打一場殲滅戰,但朝廷不會允許開闢第二個治安戰戰區,投入遠遠大於產出的時候,就需要有人提頭來見。

杜正倫當然不想死的這麼窩囊。

當募工進入體制之後,隨之而來連帶的消費方式,也會因之而發生變化,這是強制性的,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的。舉凡想要對抗之輩,下場就是鍊鋼爐中的“血祭”,出不出神器無所謂,求個心安理得,還是能讓杜秀才做到的。

而且還有一筆賬,當環南海礦業的產出達到或者接近伊予銅山的總量,量變就會引發質變,官方民間的力量,會自發地進行維護開發。這期間不管是增加官衙吏員,還是駐紮商會幫工,都是消費羣體。

到進一步累積,產能得到釋放,金銀開採量逐漸遞增,“南海宣慰使”杜正倫換成南海都護府都護杜正倫,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只是杜正倫眼下不管有什麼計劃有何動作,都需要武漢方面的配合,甚至哪怕杜正倫想要從蘇杭淮揚的民間資本吆五喝六,沒有張德從中作保,根本沒人鳥他。說到底,人們對張德的信心,或者說市場對張德的信心,要遠遠高於杜秀才。

“若是處理得當,怕是南海一地,就把西北麻料幾年存貨都消化了個乾淨。別的不說,光麻繩、風範、口袋、襯布、拖網……這個量就不小。”

“說的沒錯,可京城又有幾個人知道?哪怕知道,又有幾個人敢拍着胸脯保證,杜正倫定能成功?”

“確實如此啊。”幕僚們很是感慨,市場上現在的金屬製品,六成左右都是武漢造,其中一半又是漢陽造,外人分不清,他們作爲參與者,還不知道麼?

而這幾年對外掠奪的金銀銅鐵,除了皇帝大肆揮霍大興土木之外,舉凡在淮揚蘇杭等大城市,又有幾個老財效仿從前,把金銀銅鐵融成冬瓜,埋到土裡留給子孫?

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六十章 聚餐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十九章 工程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四十四章 封神(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八十八章 官場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七十四章 穩第五十八章 年獸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十三章 暴打第三十章 隱疾(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十九章 認知變化第五十八章 爲了孔聖(第一更)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十九章 鳥爲食亡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十二章 人物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三十章 約談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六十章 指路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三十三章 耍心機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十章 提督第六十章 風流瀟灑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三章 緩衝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八十六章 刺蛇和飛龍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八十九章 扒
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六十章 聚餐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十九章 工程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四十四章 封神(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八十八章 官場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五章 輕裝上陣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六十三章 英明的郡王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七十四章 穩第五十八章 年獸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十三章 暴打第三十章 隱疾(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十九章 認知變化第五十八章 爲了孔聖(第一更)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十九章 鳥爲食亡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十二章 人物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三十章 約談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六十章 指路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四十三章 隨便收徒第八十一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三十三章 耍心機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十章 提督第六十章 風流瀟灑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三章 緩衝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七十九章 杜斷之斷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四十章 略作安排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八十六章 刺蛇和飛龍第八十八章 忍者神帝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八十九章 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