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

因爲國子監太學的差事又毀了,長安人民羣衆紛紛表示樑豐縣男簡直厲害,這樣都行?然而區區一個助教,也沒什麼好說的,還是算學。

不過好在當初皇帝默許的那個特權還有,儘管夫子廟已經塌了,但張德在西郊蓋莊子玩傳道授業解惑,也沒人來砸場子。當然也不怕有人來砸場子,反正在這個貞觀八年,整個地球上的所有人,在數學上,對工科狗來說,都是南瓜。

丟了公職這事兒雖然對貴族們來說,不算什麼。然而多少也是個而事兒,連正義的小夥伴孫伏伽,還藉着交流學琴心得的名頭,跑過來慰問一下。

老張只想對自己的這個師兄說:大理寺很輕鬆嗎?出了冤假錯案你負責啊!

然而孫師兄如今跟孫長老也差不了多少,大理寺最近在差一樁賣假藥的案子。這個案子關鍵不在於死了多少多少人,而是在於,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人拿蘿蔔乾冒充人蔘賣!

天地良心,在長孫皇后拿東北人蔘續命之前,這玩意兒用的人很少很少。然而同仁堂搞了幾個比較給力的手段之後,人蔘能吊氣續命這事兒,就傳開了。總之,人蔘精華素多給力啊。

然後孫師兄在馬周找張德談心之前,自己就在那裡倒苦水:“槽渠灞水等津口之地,多有刁民擺渡爲生。蔓菁曬乾之後,形貌有類高麗物產。長安豪商,多有發賣此物。那幾夥刁民,爲避盤查,收買北地津口大使,又夥同京畿之人,販運於水路之上。故而追查甚難。”

“師兄欲借順豐號之力?”

“大理寺追查甚是辛苦,爲兄也只是想要體恤下屬,早些結案。”

“一幫擺渡的,賣什麼假藥啊!”

“非是擺渡的賣假藥,這幫刁民,亦是收錢做事。讓假貨行銷於水陸南北,故而追查甚難。”

作爲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狀元,而且背靠陸德明張公謹等文武公卿,孫伏伽智商上肯定沒問題,只是他想把事情做的妥帖點。

畢竟,人在京城廝混,還是大理寺這要命的位子,弄不好惹上了權貴中的小霸王,那真是其樂無窮未必發生,騎了無窮倒是很有可能。

孫伏伽不想被人騎,所以就找上了在南北行商以及本地土豪都很有影響力的師弟。

老張一聽這差事就覺得蛋疼,根本就是得罪人的事情。

人家賣假藥,你就讓人賣啊。反正蘿蔔乾當人蔘賣又吃不死人,再說了,就算有人把蘿蔔當成“角先生”來賣,那也無傷大雅啊。

這年頭,能吃人蔘用“角先生”的,非富即貴。敢賣這些東西的,同樣非富即貴。要是什麼都不管,最後鬧開了,無非是權貴們之間互相撕逼。大理寺要是查收,管了這一茬經濟犯罪,肯定得得罪人,賣假藥的肯定記恨你啊。

更何況,車牀店腳牙,無罪也該殺。擺渡的地頭蛇,有幾個好人?這年頭,又不是汽輪機一轉就暢通大江海峽。但凡能在關口隘口渡口混飯的,那就沒幾個良民。你壞了人家擺渡的營生,所謂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孫伏伽這位大老爺可能死不了,手底下幹活的大理寺特警死傷幾個,根本不算個事兒。

當然了,孫師兄不想兄弟們小弟們去死或者受傷。於是就找上了同樣不算好人不算良民的樑豐縣男師弟,畢竟長安人民羣衆都知道,順豐號這樣的物流公司,裡面有活力的社會團體多的驚人。

慢說甚麼北地精兵的老卒,就是河北河東的刀客,江南嶺南的仗劍士,還有吐蕃象雄的牛倌,西南蠻的頭人子弟,吐谷渾的小王子……只有你不知道,沒有你想不到。整個順豐號,要找一個說不出跟腳來的壞人,真是不容易。

作爲跟黑惡勢力鬥爭數年的孫師兄,很早就領悟了一個道理:惡人自有惡人磨。自己的這個便宜師弟,那必須是惡人中的惡人,壞蛋中的壞蛋啊。

要不然連皇帝如今也只能耍小花招和不上臺面的手段,才能讓這個師弟噁心一下。

“擺渡賣假藥,這也是個正經營生啊,做大了,日進斗金呢。”

老張嘴角一斜,整個人非常扭曲地看着孫伏伽。

正義使者孫師兄輕咳一聲以示尷尬,然後拱手道:“操之,多多包涵。”

包涵你妹啊包涵,死皮賴臉都過來了,還能說啥。

“師兄,小弟縱然要用什麼手段,也總得告知一二那擺渡之人的跟腳吧。”

“義不容辭。”

說着,孫伏伽從袖口抽出一卷文書,“這是卷宗文檔,操之細細研讀。”

“……”

所以說,自古以來狀元郎都不簡單,這是肯定的。

孫伏伽走了之後,老張打開卷宗一看,一會兒劉政會,一會兒侯君集,一會兒張亮,一會兒李孝恭……

啪!

坑爹吶!

擺渡賣假藥的人,怎麼會跟朝廷肱骨有勾連?一派胡言!

更何況,還涉及到了宗正李孝恭,河間王可不簡單,官方文件上,是把他列爲大唐功臣之首的。

儘管廣大人民羣衆都很清楚,長孫無忌纔是李董能夠搞他爸爸的重要因素。而且長孫無忌除了自己爸爸的名頭很好用之外,高士廉在背後站街也是很有意味深長的味道。

總之,背後肯定有不可告人的x眼交易。

然而老張一看到侯君集,就覺得蘿蔔當人蔘賣,豳州大混混是幹得出來的。至於劉政會張亮和李孝恭這種,那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要知道張亮現在離婚了,李孝恭沒了實權,儘管事實上他是皇族目前僅有的一個能獨擋一面的軍事將領。

麻煩事兒啊。然而老張也懶得理會了,畢竟孫伏伽抗不了這個雷。老張債多了不愁,反正李世民現在也不敢弄死他。

不過很快,老張因爲馬周的到來,又懵逼了。

啥玩意兒?!

“賓王的意思是,如今東宮所屬之榷場,交由河間王監察?”

馬周點點頭,很憋屈的樣子。

“是中旨?”

老張繼續問道。

他這一問,馬週一愣,很是奇怪地看着張德。

老張也不廢話,把孫伏伽給他的卷宗,直接扔給馬周看。

馬賓王刑名斷案照樣擅長,文書根本難不倒他,看了一會兒,馬周也回過味來了:“這是意有所指啊。”

當然意有所指,而且還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節奏。瞧着是擺渡賣假藥,有良心的企業家配合國家打倒那些傷天害理的不良奸商,然而宗正不小心就混進去了,這就不是小事兒。

哪怕長孫無忌房謀杜斷一起混進去,都比不上李孝恭這麼個人。

張德當然不會說只有同行纔是赤裸裸的仇恨,也不會說只有繼承人的撕逼纔是最沒有情面可講的。李孝恭作爲皇族中除了李董最能打的高手,倒黴就倒黴在能打上。所以他被尉遲日天按在地上****,李董也沒有說把尉遲日天弄死在茅廁,罰了幾百塊錢而已。

於是根據這麼些年看左丘明太史公班固等先賢著作的經驗,老張覺得,就河間王李孝恭的狀態,該吃吃該喝喝,差不多也就行了。

李董現在只從統治力上來說,比秦皇漢武不遑多讓。而且他比秦皇漢武更有錢,更任性。

之前突然一場高燒,燒的李董渾身難受,現在又是敲打東宮,又是打擊擺渡賣假藥,這節奏簡直酷炫至極。

李孝恭要是命好,來個暴斃,兒子還能接着郡王位子繼續幹。要是命不好,差不多也就武士彠那個級別。

“操之公,南巡一事,還望操之公多多費心。”

作爲一個聰明人,作爲一個能臣,作爲一個東宮上下服帖,大唐第一噴子讚揚,內外朝紛紛好評如潮的山東人。馬周頓時明白,自己的這幅小身板,搞不好會被李董的任性給搞死。

所以,樑豐縣男這條大腿,目前看起來,含金量不但高,最重要的是,它足夠的粗。

又粗又硬的大腿,就算有一點點毛絨絨,就像是帶了刺,而且看上去還黑黑的,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六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三十章 心累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三十二章 勝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十五章 碰瓷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激動的楊都督(二更求票)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十二章 人物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七十幾章 他不能死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八十六章 進京三件事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十一章 公關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二十六章 提攜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八十八章 樂見其成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八十九章 放話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三十五章 不簡單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三十章 深挖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三章 海闊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四十二章 跑不了
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六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四十一章 吃麪第七十二章 爲兄長考慮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三十章 心累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三十二章 勝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十五章 碰瓷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激動的楊都督(二更求票)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十二章 人物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二十八章 人心思變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七十幾章 他不能死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八十六章 進京三件事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十一章 公關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五十二人 詩人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二十六章 提攜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八十八章 樂見其成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八十九章 放話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三十五章 不簡單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三十章 深挖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三章 海闊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四十二章 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