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

“怎地,你還上場?”

“我好歹也是教書育人的,不以身作則能行?”

換了一身勁裝,稱量了一下標槍,這形制有點像江南漁民的飛梭,可以用來扎魚,也可以用來扎人。反正當年太湖水盜,就是拿這玩意兒造反,蘆葦蕩裡可比什麼弓箭來的給力。

“禮!”

老張到了場地,少年們齊齊整整地行禮,最年長的少年一聲令下,皆是跟從。

“重在參與,但更要有勝負心,勝不驕,敗不餒,力爭上游。”

“是。”

點點頭,就聽那最年長的少年喊道:“畢。”

欠身行禮的姿勢才恢復了正常。

“呼!”

擡起表情,目光直視最遠處,開始助跑,奮力一擲,那標槍如離弦之箭破空而去。

“嚯!好你個張操之,好氣力。”

老李雖然知道張德日夜鍛鍊,也見張德練過散手、相撲、摔跤,可從不知道張德還有這投槍二十丈的本領。

嗤!

標槍一頭扎入鬆軟的草皮中,槍身顫巍巍地動着,讓李德勝頓時站起來叫道:“彩!好彩!”

“長史好大的力氣!”

“你懂個甚?這是光靠氣力能行的?”

坦叔站在李德勝身旁,抱着張滄面帶微笑,張滄眼睛瞪圓了:“太公,耶耶扔的好遠吶。”

“怕是有二十幾丈。”

很快就有丈量的學生跑動來開,一條條用石灰劃出來的標線,已經顯示張德扔出了二十丈。

“呵,這條麒麟臂還成,國家二級運動員到手。”

咧嘴一笑,張德拍了拍幾個身旁的熊孩子腦袋,“你們可記得我說的?力爭上游啊。”

“是,先生。”

恭恭敬敬,眼神滿是崇拜。

老張衝觀衆們揮揮手,頓時一陣陣喝彩聲。

這個開場演示之後,觀衆們也知道這是在比什麼了,一時間來了興致,倒是像模像樣地在那裡猜測自己能扔多遠。

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李德勝笑道:“你有這等手段,西征大軍痛失一員擅使飛矛的火長啊。”

“嘖,似我這等本領,最少也是個校尉。”

“摸金校尉麼。”

“滾。”

二人打趣着,忽地老李一邊剝着熟板栗一邊問道:“你讓我今年多種豆麥,是作甚?”

“餵豬。”

“嗯?”

李德勝一臉不解。

老張喝了一口茶,坐椅子裡解釋道:“長安吃肉的人多了,不拘是牛羊雞鴨,如今豬肉便宜好食,尋常人家三天兩頭吃肉,也不稀奇。前年這光景,滄州豬已經賣斷,要等過年纔有最後一批做年貨用的。”

“去年呢?”

“去年攤到長安城每個人頭上,差不多一年下來一個人二十斤肉。只是滄州豬、登萊豬、蘇州豬、淮南豬供應不上,河北一百多個養豬場,那纔多少豬?”

“那些豬吃的不差,價錢自然也高。”

“我就這麼說吧。”張德也抓了一把板栗在手裡,剝了一顆給坦叔懷裡的張滄,“要想供應長安所有人都吃上滄州豬,得有四百萬畝地種豆麥,還得畝產四石左右。所以實際上,得有一百萬畝地的餘量,五百萬畝地,種豆麥。”

聽上去很多,但攤到“忠義社”成員家中,反倒是沒多少。再比如像張德治下,沔州築壩攔截出來的水庫一側,就是新增的小二十萬畝地,第二年就能有收成。還有小白師兄治下的黃陂縣,新增的梯田兩年累積有六十幾萬畝,只是有的地還荒着,缺水少井,想要經營,還得有個一年半載。

“忠義社”配合華潤號,加上朝廷爲了賬面好看,可以說是聯合行動,調動了荊襄一帶的資源,纔有了這樣的成果。

在此之前“圍圩造田”,速度之慢,地方官吏的低效態度,別說張德瞧不上,連一向縱容的李皇帝,都發了幾次脾氣。

太子南下東巡,做一回淮南道黜置大使,也是有這個背景在。

當然後來事情沒按照皇帝的想象走,暖男這個心大的笨蛋,居然大搖大擺地推廣新技術,還壓根不怕別人捧他。

後來麼,暖男就成了爲數不多老子在位自己在外面浪的儲君,回家是錯,不回家還是錯,總之就是自己作的死,含着淚也要作完。

好不容易回了家,正常人心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結果皇帝爸爸召見之後,就隨便問了問風土人情,完了就把儲君兒子扔東宮自己數螞蟻去。

簡直了。

要不說做事得走心呢。

老張的沔州地盤小,想要調控豆麥產量根本不可能。再說了,以前大家不愛吃麥飯,覺得麥子低賤麥子難吃,可現在研磨技術上去了。別說饅頭會有的,麪包會有的,奶油蛋糕都有了啊!

現在想要靠低價收購麥子,還真不那麼容易。

所以這事兒,就擺在了“忠義社”小夥伴們的眼門前。現在養豬,配合土黴素,成活率高,生豬存欄量大大增加。可問題來了,一頭豬差不離一年要消耗糧食五千多斤。

豆粕又不是天上掉的,還是得從地裡撿。

可這年頭,窮困地方種豆子那真是爲了吃,還有就是豆子稅賦稍微可以接受。河東農民被逼着種麻之前,那真是從吃飯到出恭,連環屁不絕於耳。

照理說,問小農採買豆麥,也能解決問題,可惜因爲糟糕的物流,一頭騾子背兩百斤豆子到滄州,興許要吃掉五六十斤……

這狗屁買賣誰還做?

所以在板軌、水泥弛道擴建之前,“忠義社”爲了養豬,也早就定下了基調。我們的養豬場蓋到哪裡,哪裡就是豆麥商品糧基地!

竟陵縣現在養了豬,那就得豆麥輪着來。

依託漢水,怎麼也得保證首都人民羣衆吃上一口放心豬肉,啃上一嘴放心豬蹄。

這可是政績,雖然農業時代的gdp沒有卵用,但像豬肉這種物美價廉還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農副產品gdp,在這個年頭,的的確確算是優質考績。

“我聽說,今年吏部考選,卻有側重地方農政。”

老李是立志要做好養豬縣令的,如果今年的養豬業gdp不能打動上官,那隻能說明一件事情:他需要把養豬業gdp翻一番。

“你知道豳州人回京述職了吧。”

“甚麼意思?”

李德勝有點疑惑,豳州人是侯君集那牲口,他回京不回京,和他有屁個關係。

卻見老張笑的相當猥瑣:“嘿嘿,要是我告訴你,那廝明年就要專任吏部尚書呢?”

“咳咳、咳咳咳咳咳……”

一顆板栗,就像是一根斷了的意大利麪,把老李給嗆了。

第六章 張郎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四章 腦洞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九章 無奈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九十八章 當世名臣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九章 一點點區別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八十章 理想與現實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二十五章 雞同鴨講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七十章 不同的鳥兒們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五章 大買賣第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當世名臣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九十五章 大無畏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十三章 暴打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九章 不順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六十章 指路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十三章 鬥爭藝術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十章 撒手鐗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鏚第三十四章 新部門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八章 變動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六章 喲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八十一章 挑戰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五十章 擴散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十四章 壯膽
第六章 張郎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四章 腦洞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九章 無奈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九十八章 當世名臣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九章 一點點區別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八十章 理想與現實第三十章 李大哥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五十四章 老頭樂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二十五章 雞同鴨講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七十章 不同的鳥兒們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十一章 血腥味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五章 大買賣第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當世名臣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九十五章 大無畏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十六章 裝完逼不跑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十三章 暴打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七十八章 起用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九章 不順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六十章 指路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十三章 鬥爭藝術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十章 撒手鐗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二十四章 公道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鏚第三十四章 新部門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八章 變動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六章 喲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八十一章 挑戰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五十章 擴散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十四章 壯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