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

要說打“湖南”的主意,房遺愛還的確是找對了人。

因爲身份上的特殊性,徐孝德很珍惜現在的工作,來之不易啊。

湖南師範專科學堂並非是專指哪個學堂,它與其說是學堂,倒不如說是湖南諸州師範學校聯盟。

只是掛在了一個招牌下面,也就是當初張德、房玄齡推動的那個業務。

徐孝德本職是“土木營造”,本來跟師範也不搭界,但房玄齡要運作江西,就得從外面抽人。

除了在武漢挖牆腳之外,就是額外地培養可用人才。

工程上的人才,房玄齡並不缺,以他的門路,想要什麼樣的大工,直接跟中央打一聲招呼,哪怕是閻立本,房玄齡說要讓他過來做泥水匠,照樣能辦到。

真正缺的,還是教書先生。

哪怕是照本宣科的呆子,貞觀二十五年的江西,也是缺得很。

興修水利、加強交通之後,資源上的流通得到極大提高。總的糧食產出,又保證了總的人口增長,還能在保證溫飽的基礎上,去追求物質之外的東西。

南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從“南昌地”,變成了南昌縣。而且原本南昌縣要和輪臺一樣,是要高配爲“府”的,只是被房玄齡自己否決。

在南昌做書辦、文員的人當中,有一些人就是洞庭湖出身,用得不多,但也夠了。房天王也只是讓南昌的本地吏員知道,他房老漢不是離了地頭蛇就玩不轉,略作恐嚇,南昌本地的流外官,也就老實得多。

也因爲有了房玄齡的支持,“湖南”曠日持久的土木工程,陸陸續續也修通了不少原本極爲難走的“五溪蠻”雜居之地。

比如“越城嶠”、“萌渚嶠”這種漢時崎嶇山道,經過多年努力,像“越城嶠”這條極爲難走的路,也修通了一條從祁陽縣逶迤向西南通行的官道。

爲了方便施工,當時選擇的路線,和湘水基本平行。過永州西之後,急轉南下,一路抵達湘源縣,然後就能直接抵達臨源縣。

而這裡,就是赫赫有名的靈渠東頭。

只憑這一點,徐孝德的功勞怎麼吹都不爲過。

這兩年馮氏、冼氏入京上貢的路線之一,就是走這裡。

也因爲修通了這一條湘西官道,“五溪蠻”遺族,加上湘南“莫瑤”諸部,也就更加容易融入主流社會。

歷朝歷代吐槽的“歷政不賓服”的“莫瑤”,因爲道路暢通的緣故,陸續也打聽到了湖北、江西獠寨的行情。

吃飽了撐的才作反,於是爲了“教化”這個事業,“湖南土木大使”爲了更好地修路,就陸續在主幹道臨近地區修建了學舍。

幾年下來,“湖南”地面上增加的丁口數量,相當的可觀。

當然具體到“溫文爾雅”的操作上,也並非全然就是“莫瑤”諸部如何如何賓服。實在是造反成本極高,自立成本極大,而且貞觀朝也遠比漢朝的技術手段更多。以往難以攻克的山寨,比如九疑山、五嶺,架個熱氣球,山寨中的佈置,什麼都清楚了。

至於說囤積的大量油脂、松脂,可以燒山一個月都不帶重樣的。

面對這種狀況,“歷政不賓服”的狀況,兩三年就全部自行解決。

不但減少了衝突,賬面上增加的丁口,素質上也遠勝劍南地區。同時因爲“莫瑤”成爲熟番的緣故,嶺南和原先江南道的緩衝區,從三不管,變成了交流區。

有交流,就不怕一無所有。

除了臨源縣之外,義章縣也成了嶺南和江南的交流門戶。在這裡,有一條貫穿郴州南北的官道。從這條官道,沿着武溪水,過樂昌縣之後,就能輕鬆抵達韶州治所曲江縣。

在曲江之北,因爲貿易的緣故,設有水、陸、嶠三個關市。三關總稱“韶關”,是嶺南道北部地區,爲數不多貿易發達且人口密集的地界。

人口上來之後,韶州治所曲江縣的市民階層,自然也有更高一點的追求,比如說接受教育。

但因爲韶州的遲滯性,曲江縣的適齡少年即便想要讀書,那麼也要走大庾山前往江西南昌就讀。

誰叫江西總督府在南昌呢?

只是南昌離韶州極爲遙遠,前往南昌就讀還不如直接南下廣州。

不過等到“湖南”圍繞官道興辦的大量新學學堂之後,韶州人前往郴州、衡州求學的就多了起來。

除了郴縣師專之外,還有衡陽師專,這兩個學堂,同樣都是“湖南師範”的聯盟學堂之一。

要說能學到點什麼,“湖南師範”最大的特點,就是識字速成。韶州人在這裡求學只要一個學年,基本就能南下廣州,找個“開蒙”的教書匠噹噹。

這年頭,能夠教孩子識字,就已經是相當了不得的本領。

貞觀二十三年二十四年這兩年,廣州市民階層,最流行的事情,無非就是喝茶、打邊爐、請韶州“先生”。

請名師是肯定請不起的,但請韶州“先生”過來教家裡的小孩識字,包吃包住逢年過節還有紅包,這點還是有的。

也是因爲這個,房遺愛才知道“湖南師範”的底子,居然相當的“豐厚”。馮智戴跟房遺愛打交道又不是一天兩天,邀請房二公子南下廣州胡吃海喝狂嫖濫賭,也不是一回兩回。

去的次數多了,房遺愛也會納悶,怎麼廣州街坊就這麼喜歡韶州人來教孩子讀書識字?

略微一打聽,就明白過來,除了方便土話交流之外,韶州人居然因爲天時地利的緣故,在湖南求學搞了不少能寫能算的小年輕出來。

早先房遺愛就以爲徐孝德這個包工頭是個悶聲葫蘆,現在一看,悶聲是悶聲,人家是悶聲發大財,是個紫金葫蘆。

好寶貝啊。

“湖南土木大使”的功勞簿上,凡是設置關卡的地方,就有市鎮。有市鎮的地方,就有官辦學堂,然後只要市鎮靠近縣城,就會有“師專”。

若非跨境涉及到權力分配,徐孝德更想在韶州曲江縣也設置一個“師專”。韶州官吏實際上也很想,只可惜雖然只是一山之隔,但韶州的的確確出了“湖南”地界。

要說“湖南師範”真的產出多少驚才絕豔之輩,那也是說說的,就是妄想。以“湖南”的資源,根本沒可能玩高大上的精英培養。貞觀朝脫離中原這個大地區之後,也只有幽冀、吳越、武漢幾個地方算是攢出了不菲的家底。

這些地方除了正常的“師範”培育之外,還能搞各種工程學院,只論燒錢,“湖南”是沒可能燒得過這些地方的。

哪怕是搞了個船運學堂,洞庭湖這周圍一圈,也得勒緊褲腰帶很是緊緊巴巴地過上幾年苦日子。

所以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意願上,“湖南”本地的一個重要教育投入之後的產出,就是販賣“人才”。

韶州“先生”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化獠爲漢”政策下成長起來的獠寨二代,也能夠通過進入“五溪蠻”“莫瑤”等山寨投身“教化”事業,來換取官身。

雖然是流外官,但這些獠寨二代,的的確確是李唐立國以來,第一次出現批量進入體制的非漢人羣體。

湘南、湘西諸州縣新晉的吏員,大多都是湘北、鄂州等地的獠寨二代。

可以說徐孝德在本職業績之外,甭管他自己怎麼想的,反正額外的業務,直接讓當時新成立的教育部好處多多。

教育部總理大臣孔穎達上臺之後交出的一份完美業績,就是來自“湖南”的教化之功。

不看前因後果,那就是孔總理橫空出世,江南諸蠻莫不感動……

所以,有沒有張德這一層因素,徐孝德在孔總理這裡,那必須是“自己人”。

房遺愛也算是歪打正着,孔穎達知道那些官身最後都會落到“湖南”人頭上之後,直接又追加了一道福利。那就是當他們前往天竺或者海外哪裡,五年之後,就有機會接受教育部的“深造”,“深造”過後,就能進入教育部系統“實習”。

實習期滿之後,就是正牌的教育部官僚。

不是流外官,是入流有品的官身。哪怕只是從九品,可品級再小,那也是官,不是吏。

只不過知道有這麼一個福利的,除了“湖南土木大使”衙門,“湖南”本地知之甚少。

等到房遺愛把名單填滿之後,“西秦社”上下直接被震的七葷八素。都知道房二公子辦事效率高,可萬萬沒想到高到這種地步。

要知道從履歷上來看,“湖南師範”出來的教書先生,還真不差什麼。尤其是獠寨二代,他們有着和蠻子溝通的豐富經驗,這種經驗,正是現在“天竺地”所缺少的。

大兵、遊俠倒是茫茫多,唯獨教書先生幾乎尋不着幾根毛。

“西秦社”砸了大價錢,搞定了這一批“人才”之後,也順利地把原先掌控的幾個邦國,直接組合成了“南常州”。

薛氏除了正常的摟錢之外,通過“南常州”這個平臺,自然可以通過“教化”來給薛氏子弟刷資歷和業績。

和前隋直接空降中央到地方的實權衙門比起來,的確是辛苦了一些,也遠不如跟着東宮或者弘文閣鍍金來得爽,可“天竺地”辛苦歸辛苦,資歷業績只要冒出來,朝廷是絕對不會視而不見的。

畢竟,“天竺地”即將到來的頂頭老大,是貞觀朝的“冠軍侯”程處弼,不看薛氏面子,就衝程處弼這三個字,也不可能無視了天竺都護府治下的良好業績。

有鑑於此,還不等房二公子鬆一口氣好歇一陣子,“西秦社”又送來一份厚禮,讓房遺愛打了雞血一樣,立刻不想休息了,反而到處找那些個在“天竺地”有產業的豪門,推銷自己手頭的重要“商品”——湖南人。

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平海伯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二章 心理變態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十章 瞬間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二章 震盪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三十章 食肉動物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三章 渣男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七十章 變化第三十三章 大佬們都來看他第二十章 小白師兄有進步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十章 撒手鐗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二十四章 糾結的人選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四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時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十章 進一步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八十章 冬季第三十三章 藥不能停(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七十一章 有才無德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七十八章 溜鬚
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五十章 很平常的生活(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平海伯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二章 心理變態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十章 瞬間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二章 震盪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三十章 食肉動物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三章 渣男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四十四章 輾轉反側張叔叔(求推薦票)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九十三章 炮擊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七十章 變化第三十三章 大佬們都來看他第二十章 小白師兄有進步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十章 撒手鐗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二十四章 糾結的人選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四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七十九章 又到取名時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十章 進一步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八十章 冬季第三十三章 藥不能停(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七十一章 有才無德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七十八章 溜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