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國朝福利

“使君,待夏糧收了,下走想掛職休假一陣。”

江漢觀察使府中,有數量相當可觀的一批年輕官吏。能在府中任職,雖說大部分都是“流外官”,但畢竟是拿到了國超編制。加上武漢“科舉”也是有名額的,房玄齡爲江西總督,不可能不照顧一下。

如今雖然收拾了一個“湖北行省”出來,總督還是張觀察的叔父鄒國公張公謹,但張叔叔要發揮出房總督的能力,沒個三五年摸底湖北,基本沒可能。

所以在武漢集團中,年輕人基本都會在本地攢了資歷之後,前往外地,再通過外地的“科舉”途徑,進入“朝廷命官”的序列中。

這種情況隨着社會經濟的極大發展,並沒有愈演愈烈,究其原因,除了自我實現價值的途徑得到拓展之外。

“五姓七望”的光環被李皇帝擊落,纔是“幡然醒悟”的重要原因,

“是要去京城‘科舉’?可要本府寫個薦書?”

“呃……”

欲言又止的年輕書辦也已經蓄了須,身量不算長大,站在辦公桌前,饒是張德坐着,也給他帶來不小的壓力,不僅僅是官威。

人到中年,張德雖然一直跟公文打交道,辦公室裡常坐也多了小肚囊,但每天的健身是不缺的。因此原本就長大的身量,看上去就有些“雄壯”,屬於典型的壯漢。

當年脣紅齒白的長安美少年,最終還是畫風發生了變化。

工科狗窮途末路不是沒有原因的……

“小柳,你是不是有甚麼心事?”

見他一副想說又不敢說的模樣,老張頓時猜到,這小子怕不是有別的事情。正常人掛職休假,大多都是爲了備考。皇帝“巡狩遼東”的時候,動不動就有捷報,或者就是各種祥瑞,然後京城就加考一場。

兩三年下來,爽了不少“寒門”子弟。京城好些個二世祖因爲分了家,就以“寒門”的形式搏了不少“同情分”,行卷的時候,弘文閣學士親自幫忙……可以說操作很風騷的樣子。

這幾年京城的騷操作,老張也是服氣的,幾次“加科”增加通過的權重,全在“行卷”上。而弘文閣諸學士一幫老爺子更騷,直接讓人跑衙署“行卷”,說是提前面試,帥不帥在衙門裡走兩步。

於是“人均小帥”的京城“寒門”小子,就很讓人滿意了。

這讓武漢官僚們連吐槽的心思都欠奉,我特麼也是“小帥”啊,你怎麼不錄取我?

也算是讓武漢“因禍得福”吧,至少自己培養出來的官僚團隊技術人才,長了腦子又有長期規劃的,就沒有頭一熱做“北漂”。

類似“小柳”這樣在武漢長幹好幾年的年輕人,已經數量相當可觀,即便是在咸寧市,市場內外忙活的官吏,年齡都是三十歲以下,相較國朝其它富裕之地,可以說非常的年輕化。

在朝廷的官吏品級中,他們可能不高,但要說比拼業務量,全國其它地方都沒可能和他們比。

業務能手是不怕找不到工作的,即便是“跳槽”,跑別的下縣,混個主薄也就是拿一封推薦信的事情。再憑藉業務精通以及在武漢積累下來的人際關係,臨死之前混個“百里侯”是可以預見的。

所以到了貞觀二十年之後,願意掛職入京趕考的年輕官吏,其實數量已經少之又少。

原本以爲小柳是爲了前程,但看他這模樣,老張就知道,不是爲了前程,那就是爲了家庭。

可也沒聽說小柳家裡有長輩過世啊,妻子也都安好。

“使君,下走若是說了,還望勿要責怪。”

“但說無妨。”

小柳鼓起了勇氣,低頭小聲道:“貞觀十七年下走曾前往扶桑任事……”

“江海沉浮風波詭譎,你辛苦了。”

很早的事情了,當時有勇氣下海的年輕人,真心是不多的。當然了,指的是那些讀書識字受了教育的農家子。至於一無所有之家,豁出去就是爛命一條,也沒什麼勇氣不勇氣的,因爲沒有退路。

“……”

見張德誇讚他,小柳連話都不知道怎麼說下去,愣在那裡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

“這又是怎地?”

“回使君,下、下走……下走在伊予銅山……納了個女子。”

“這有甚的,東風、白楊、民兵,多的是蓄納倭女的水手,還差你一個不成?”

“還生了個兒子。”

“……”

張德嘴巴張了張,想說點什麼來着。可一想,媽的自己屁股也不乾淨,論私生子,他比屬下們那是牛逼多了。屬下也就是搞個倭女,老子搞的是皇女……還不是一個兩個。

“這有甚地,你若是想接母子返轉中國,也沒什麼。本府可以幫忙安排……”

“內子還不知曉此事。”

好!

有種!

“……”

老張終於有點明白了,感情是這小子想念番邦小老婆了,搞不好那個小老婆還非常的體貼可人,是個知心情濃的。估摸着,小柳在家裡,日子不算太好過的。

“我看,還是接回來。”

言罷,張德看着小柳正色道,“國朝律令,鼓勵生產,你去伊予銅山任事,是帶着業務的。倭女服侍,不過是朝廷福利,此事……由不得你嘛。這樣,老夫寫個公文,你拿去刊印,到時候就拿回去跟家人說。”

“……”

小柳當時就愣住了。啥玩意兒?我出去搞大倭女肚子,還是國朝福利,這是爲國盡忠?

然而老張也是想起了一個事情,現在“東風”、“民兵”、“白楊”轉型在即,類似“銅山眷村”這種歷史產物,必然會迴歸到主流社會中。這些“眷村”子女,其身份認同身份識別是很微妙的。

在原本就相當缺乏勞力,尤其是敢用能用勞力的情況下,未來十年二十年,這就是相當可觀的一部分人力資源。

要知道,按照“銅山眷村”來看,“眷村”少年因爲生父的特殊性,其受教育的概率,比扶桑諸國下級貴族子弟還要高一些。而又因爲他們身份的特殊性,其身份認同會有偏差,既不能融入扶桑諸國上層社會,又不能迴歸中國操持事業,等於兩相不靠。

然而現在李皇帝盯死了“東海金”“扶桑金”“伊予銅”,朝廷在扶桑設立衙署就是今年的事情,政策會改變生存環境。到了那個時候,扶桑諸國諸地,就會出現“用人荒”。

說到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慣性思維。

如無必要,李皇帝怎可能玩什麼“羈縻”統治,一個巴不得皇權下放到庶民腦子裡的頂級帝王,要求沒那麼低。

可以說國際環境和帝國高層的現實需求,對“銅山眷村”那些“海外遺種”來說,創造了一個相對不錯的環境。

而老張要做的,還是要響應朝廷號召,畢竟,他忠心啊。

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十章 歪腦筋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五章 遺留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三十一章 前程難料第六十五章 認真做事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一章 挫傷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殺第十七章 少年立論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第四十三章 閨樂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八十三章 甜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十五章 務農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九十章 演技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九十二章 事態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六十幾章 泡湯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九章 櫻桃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四十八章 滿庭芳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三章 躁動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四章 喝湯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四十章 開搞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十章 撒手鐗第八十六章 新式林場(大年初二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二十七章 惡鬼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
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十章 歪腦筋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五章 遺留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三十一章 前程難料第六十五章 認真做事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一章 挫傷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殺第十七章 少年立論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六十二章 真的很忙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第四十三章 閨樂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八十三章 甜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十五章 務農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九十章 演技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九十二章 事態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六十幾章 泡湯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九章 櫻桃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四十八章 滿庭芳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三章 躁動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四章 喝湯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四十章 開搞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十章 撒手鐗第八十六章 新式林場(大年初二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二十七章 惡鬼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