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臣懷玉曰

天不亮,皇太子承乾便早早從武德殿醒來,簡單洗漱過後,便去了立政殿小廚房,

宮人早生好了爐子,

承乾按師父醫囑煎藥,

又在另一個竈頭,開始給母親做早餐。

記着師父說的要吃的清淡些,所以今天仍是煮的小米粥,然後水煮雞蛋、蒸玉米,一碗熱羊奶。

十四歲的少年做這些很認真很用心,

等煎好兩砂鍋藥兌好,取了一份,裝上早點,

青茫的天空還殘留幾點稀星,

皇后對兒子做的早餐讚不絕口,“這小米粥煮的很好,很濃稠,煮出一層米油了,軟糯香甜呢。”

承乾在旁邊看母后吃的高興,也是十分開心,“慢點吃,小心燙,兒在粥裡放了一點點老冰糖,還放了點紅棗蓮子,明日給娘煮銀耳粥,”

“好。”長孫皇后滿眼欣慰,眼角都溼潤了。

皇后吃完幸福早餐,娘倆在院裡迎着朝陽散了會步,曬了小片刻太陽,然後在涼亭裡坐着。

皇后閉目養神,

承乾在一旁拿出一個冊頁看起來,讀的很認真。

“看什麼書這麼入迷?”

不知過了多久,沉浸中的承乾被母親的聲音喚醒。

“老師的書。”

“詩集嗎?”

“不是,是關於歷史的,”

皇后知道武懷玉還掛着一個兼修國史的銜,朝廷現在官修的好多本史書,武懷玉也都是編撰者,

“娘看看,”

打了個盹的皇后這會精神不錯,接過兒子遞來的冊子,發現不是印刷的,而是武懷玉的字跡,用的還是瘦金體,滿篇字體非常優美有神韻。

“「周紀一」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爲諸侯。

臣懷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

·······”

跟長孫皇后以前看的史記、漢書等史書不同,這篇寫史的冊子很新奇不同,她能看出這似是編年體記史,但又不一樣。

史記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春秋是最早編年體史書。

編年體史書按時間先後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清晰的印象,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爲主,藉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做爲歷史的借鑑。

武懷玉給承乾的這冊了,不僅把紀傳體揉入編年體中,突破這種舊例,分三部分將年表、帝紀、曆法、天象、目錄、舉要及索引集於一塊,開創了編年體史書多功能目錄的新體例。

“這書是你老師新作嗎?”

“嗯,老師新寫的,”

“叫什麼名?”

唐以前,私人編史其實很普遍,那些士族門閥裡,就有不少是擅長經史的,有的家族代代傳承,比如說李百藥父子,就一起編了北齊書。

當今朝中,姚思廉也私修了《樑》《陳》二史,李延壽《南史》《北史》等。

武懷玉私修一本史書,一點都不會讓人奇怪,畢竟他的才名在那,可是絲毫不比李百藥、姚思廉他們差。

“老師取名通鑑。”

“通鑑?”

“老師說寫這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正道,要爲兒臣總結歷史得失成敗,幫兒臣更好的學習歷史,以便將來繼承大唐社稷,統治江山。”

皇后聽的驚訝,細細讀這小冊子,

越讀越驚訝,這通鑑確實跟以往讀的那些史書不同,不僅僅是按編年體記錄史實,在編寫總結政治管理經驗,重視禮制和民生,還分析用人和用權,講究權變和平衡,

特別是臣懷玉曰的史評內容,這個臣懷玉曰跟史記中太史公曰倒是相似,只是武懷玉表達的更直接,跟左傳中君子曰其實也是一樣的。

臣懷玉曰的史評有很多,這細讀起來,就相當於是武懷玉給太子承乾編的一份歷史教科書,既以編年體記錄歷史,而且後面還有懷玉的史評,

這個史評還不是一般的史評,而是借史實評論,傳授太子治國之道,這就是所謂的鑑於往事,有資於正道,是幫承乾總結歷史得失成敗,教他怎麼更好的統治。

說他是屠龍術可能不太妥當,但要說是治國術絕對沒問題。

長孫皇后是個很有才華的女子,也通經史,那小冊子內容不算多,也就是一講的內容,

但這切入點卻很奇特,從周威烈王開始寫,而且還是他在位二十三年時,不上不下。

這一年,距離周朝開國都約六百年了,距離周亡國也還有近二百年。

這個開頭看似莫名其妙。

“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長孫皇后指着這開篇問承乾,“大郎知曉這句話是何意嗎?”

“應當是一種紀年法,兒臣不清楚,母后知道嗎?”

這時一個聲音從旁邊響起,“這是太歲紀年法,開始於戊寅年,結止於壬子年,一共35年。”

皇帝早朝回來看皇后,恰好聽到她們母子倆的話,便笑着道。

“你們在聊什麼呢,居然還聊到太歲紀年法,這個紀年法可是少用了,漢朝時就很多儒士都不懂了。”

太歲紀年,也叫歲星紀年法,是中國古代非常古老的一種紀年法了,比天干地支紀年更加古老,

在古代,木星也叫歲星,古人認爲歲星每十二年繞周天一圈,古人就把歲星繞周天一圈也分爲十二部分,叫做十二次,分別是星紀、玄枵、娵訾等,那個時候的紀年,只需要說“歲在XX”便知道是在哪一年了,春秋戰國時古籍裡經常可見這種紀年方法,這就是歲星紀年法。

後來又從歲星紀年法升級到太歲紀年法,

但到漢代時,其實就不怎麼用了,因爲偏差較大,累計八十六年時,就會多走一個次,稱爲超辰,所以後來最終被拋棄,改爲天干地支紀年法。

當然,兩套紀年法,也是可以對照,但一般人也不會特意去學,

通鑑用這個紀年,一來漢以前確實是用這套紀年法較多,二來也有點裝逼的意思,讓人不明覺歷嘛。

“陛下你看看這本史冊,青陽先生編給太子的,寫的非常好呢,”

李世民接過,這也是位熟讀史書的帝王,尤其是當了皇帝后,更加讀書多,一眼看過去也很驚訝,

他特別驚訝的還是那臣懷玉曰的史評,這是武懷玉的夾帶私貨,從他角度的歷史解讀,也是他要給太子以史借鑑的點。

他的那些觀點,李世民既驚訝又很讚賞。

“從周朝開始講,哪怕是周威王開始,懷玉這通鑑要講到大唐,那可就很長很長啊,這開篇記錄的三十五年曆史,就寫了這麼多,

寫到大唐貞觀,那豈不得煌煌二三百萬言?”

驚歎之餘,李世民拍了拍承乾的肩膀,“朕之前讓懷玉到了嶺南後,也要跟伱保持書信通暢往來,還特意給他開專驛,看來他把這事很放在心上,

這通鑑寫的好,尤其適合你,懷玉這是把歷史嚼爛了餵給你啊,好好學,天底下沒有新鮮事,每天發生的其實都是舊事,中華幾千年,那些人和事,不過是不斷重複罷了,

你現在和將來所面對的的呢問題,其實歷史裡早就發生過。”

李世民問了皇后身體情況,得知越來越好,十分高興。

他拿着那本小冊子,“這本通鑑寫的好,雖僅有個開篇,但朕以爲堪比史書、春秋等書。

朕要去找懷玉聊聊,這書要印刷,寫一篇印一篇,不僅給承乾看,朕也要好好閱讀借鑑,還要給百官看,給諸皇子們看······”

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722章 吳王府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3章 渭北三原第891章 十年之約第596章 開竅了第28章 合作伙伴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950章 輟朝五日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1180章 太上國王第692章 銀花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762章 佳人第882章 鬧登州第196章 自墮火坑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434章 櫻桃宴第61章 涇陽狂儒第1283章 換親第1082章 握手言和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1202章 正是天山雪滿時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1178章 碎葉軍鎮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1章 道士下山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316章 秘不發喪第634章 臣斗膽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856章 武琉兒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143章 開宗立派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萬貫第1323章 引咎辭職第503章 老狐狸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650章 祖孫三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721章 臣服第859章 十三行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301章 緋聞第1267章 搶灘登陸夜奪城第118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1218章 功賞難賞皇帝憂第63章 衣錦還鄉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465章 二年夏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628章 彈劾第670章 武青天第253章 六扇門:白澤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1212章 廢立國君大權攬第180章 朝天子第1292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322章 山鹿第139章 三個貴人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1169章 你怕了嗎第675章 咬鉤第637章 把侯君集牙打掉了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332章 隔岸觀火斬樑皇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459章 香積寺第1157章 慶功酒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947章 將死第855章 開拓令第1029章 起風了第607章 太子怒第221章 逼債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22章 遲遲鐘鼓夜長安
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722章 吳王府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3章 渭北三原第891章 十年之約第596章 開竅了第28章 合作伙伴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950章 輟朝五日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1180章 太上國王第692章 銀花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762章 佳人第882章 鬧登州第196章 自墮火坑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434章 櫻桃宴第61章 涇陽狂儒第1283章 換親第1082章 握手言和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1202章 正是天山雪滿時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1178章 碎葉軍鎮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1章 道士下山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316章 秘不發喪第634章 臣斗膽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856章 武琉兒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1173章 誰與爭鋒第143章 開宗立派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萬貫第1323章 引咎辭職第503章 老狐狸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650章 祖孫三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721章 臣服第859章 十三行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301章 緋聞第1267章 搶灘登陸夜奪城第118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1218章 功賞難賞皇帝憂第63章 衣錦還鄉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465章 二年夏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628章 彈劾第670章 武青天第253章 六扇門:白澤第918章 “史詩戰役”第1212章 廢立國君大權攬第180章 朝天子第1292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322章 山鹿第139章 三個貴人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1169章 你怕了嗎第675章 咬鉤第637章 把侯君集牙打掉了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332章 隔岸觀火斬樑皇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459章 香積寺第1157章 慶功酒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947章 將死第855章 開拓令第1029章 起風了第607章 太子怒第221章 逼債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22章 遲遲鐘鼓夜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