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說的極是,在下也是這般設想。只是桑島遠在幽藍之海,從未有人知道具體所在,又從何尋找?”呂季同臉色頗爲凝重地道。
李滄海眯了下眼睛,意味深長地說道:“我們是不知道,但有人知道。”
“何人?”呂季同詫異地問道。
“明日你自會知曉。”李滄海想了想後,對呂季同道:“你暫且忍耐一時,待明日過後,本官便會放你離開。”
“一切但憑大人吩咐!”呂季同對着李滄海深深地行了一禮。
次日清晨,李滄海一早就讓人沿街喊叫,說他並沒有死,今日還要開堂審理陶昭雪遇害案。
“嘿,聽說了嗎?大人沒有死,大人還活着呢!”
“咱們大人可是神仙下凡,當然不會死了!聽說大人之所以詐死,就是爲了迷惑兇手!”
“陶家小姐遇害一案,不是早已找到兇手了嗎?爲何還要審理?”
“據說這其中另有隱情,究竟是什麼隱情,我可就不得而知了。”
“咳,說那些廢話,想要知道,就趕緊去縣衙,大人審案之時不就知道了?”
……
街道上三三兩兩的百姓聚在一起,他們興奮地談論着,不時呼朋喚友,結伴而行,朝縣衙方向走去。
對正陽縣的百姓來說,李滄海的死而復生,簡直就是上天賜給他們的恩惠。
開堂時間尚未到來,正陽縣衙外已經圍滿了人,所有人都伸長脖子,翹首以盼,耐心地等待着。
辰時三刻,李滄海穿戴整齊,然後邁着輕鬆的步伐,自後堂走出,徑直來到正堂。
“大人!快看,大人出來了!”人羣中有人欣喜地大叫了一聲。所有人紛紛對着李滄海跪了下去。
“參見大老爺!”衆人紛紛行跪拜之禮,其中竟有不少人喜極而泣。
“衆位鄉親快快請起,快快請起!”李滄海忙走出正堂,將一名老者給扶了起來。
“大人吶。您沒死真的太好了……。”那老者緊緊握着李滄海的手,老淚縱橫地道。
李滄海沒想到百姓竟然對他如此愛戴,他心中頓時充滿了感動。
“大家快起來吧,我李滄海能夠得到鄉親們的愛戴,赴湯蹈火也值了!”
此時。正堂已經佈置完畢。
陶氏夫婦也來到了堂前,許多正陽城內的大戶人家,也都紛紛趕來旁聽。
李滄海走進暖閣,暖閣上‘明鏡高懸’的匾額,熠熠生輝,昭示着天道正義。
“升堂!”
驚堂木猛地一拍,李滄海的臉色突然變得莊重起來。
“本官今日開堂,不僅僅是爲了審理陶昭雪被殺一案,還有沼澤命案,以及囚禁少女案。三案並舉。今日本官就要給死者一個公道,還天下一個真相!”李滄海驚堂木再次一拍,喝道:“帶人犯!”
隨着李滄海一聲厲喝,常風押着一名男子走到了堂前。
那男子身上多處傷痕,似乎不久前經歷過激戰,而讓人詫異的是他臉上竟還戴着面具。
“大人,不是要審小女遇害案麼,爲何不見呂季同?”陶悠然坐在堂前,臉上怒氣盡顯。
“陶公,他便是殺害令愛的兇手。”李滄海淡淡地說道。
此言一出。不僅是陶悠然,就連外面的百姓也紛紛感到莫名奇妙。
陶悠然因喪女之痛,蒼老了許多,聽聞李滄海之言後。更是情緒激動地咳嗽了起來。
“咳……咳,大人,小老兒雖年邁,但眼睛不瞎。大人之前曾連續兩次升堂,指出兇手就是呂季同,可如今爲何說兇手另有其人?”
“陶公且莫激動。待本官審完之後,你自然知曉。”李滄海對他說完之後,猛地一拍驚堂木,厲聲道:“堂下之人,你可認罪?”
面具男子眼神冰冷,對李滄海的話充耳不聞,他的心思還停留在昨天夜裡。
儘管得知了‘逆鱗玄武’造反失敗的計劃,面具男子並沒有驚慌,而是躲進了南華觀。
這一來,南華觀之中的道士與他相熟。二來,南華觀內佈置了奇門遁甲。
本來他想着,朝廷定會將所有的精力放在造反謀逆的‘逆鱗玄武’身上,不會有人在意他這個小蝦米。
何況,他也已經有了替罪羊,只要案件一結,他就會徹底安全無虞。
可是沒想到,一夥衙役竟然趁夜衝進了南華觀。
不僅如此,他們還破了奇門遁甲,找到了自己的行蹤。
本來,他的武功對付幾個三腳貓功夫的衙役,綽綽有餘。
但誰知,對方竟然來了一名少女。
那少女年紀輕輕,但武功比他不知高了多少倍,沒幾個回合自己便被打暈了過去。
等他醒來之時,就發現自己身上捆着鎖鏈,被死死的捆在了一個柴房裡。
李滄海見他不言不語,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他厲聲道:“堂下之人,本官再問你一遍,對於殺害陶昭雪一事,你可認罪?”
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了面具男子身上,他彷彿這時纔回過神來,緩緩地擡起頭,冷漠地道:“大人,我從未殺人,你爲何要冤枉於我?”
衆人也覺得詫異,衆所周知,李滄海曾兩次開堂審案,幾乎已經確定了兇手就是呂季同,可如今怎麼又說兇手是眼前這個戴着面具的男子?
“冤枉你?”李滄海冷笑了一聲,他正色道:“本官向來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但也絕對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既然大人說我殺了人,就請拿出證據來。”面具男子聲音依舊冷漠。
“好,既然你不願承認,那就讓本官來說吧!”李滄海拍了下驚堂木,道:“上證物!”
隨着李滄海一聲大喊,狄晴帶着幾名衙役,擡着一個證物桌走到堂前。
狄晴對着李滄海擠了擠眼,李滄海微微點頭,他隨即走出暖閣,來到了堂前。
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想要看清證物桌上所放置之物。
李滄海走到證物桌前,說道:“陶昭雪遇害一案,本官已經審過兩次。現在,本官再說一遍。”
“事情的起因,乃是章合璧與陶昭雪私奔而起。兩人約定在城外竹林相見,但時間卻相隔了一個時辰。關於這點,本官也已說過,此乃兇手利用陶昭雪身邊婢女冬梅,暗中替換了兩人約定的時間。兇手便是利用這相差的一個時辰,在城外竹林擄走了陶昭雪。”(。)